基于三极管的开关电路

基于三极管的开关电路本节对三极管的基础知识了解程度只需要达到一下要求

大家好,欢迎来到IT知识分享网。

一、三极管基础知识

基于三极管的开关电路

本节只需要了解以下三极管的基础知识即可。

1.1三极管三个级

b:基级

c:集电极

e:发射级(符号中箭头可朝里可朝外)

1.2三极管的开关作用

三极管工作在饱和状态,基于三极管的开关电路 U_{on}”>,基于三极管的开关电路 U_{ce}”>,U_{ce}可以近似看成是0。

be之间通信号:通小电流、小电压,则管子打开

ce之间通电流:管子打开,通大电流

后续如果有需要了解的知识点会在后续的笔记中提及。

二、NPN开关电路

蜂鸣器并联二极管或者电阻的原因:蜂鸣器发声原理是需要电感,产生感应电动势,需要有二极管将其吸收、钳位。

2.1特点

NPN管在下,发射级接地。

2.2原理

基于三极管的开关电路

(1)导通过程:

  1. STM32的PA0口电压为3.3v时,be导通→ce导通→蜂鸣器发声
  2. STM32的PA0口电压为0v时,be截止→ce截止→蜂鸣器无声

(2)基级限流电阻R_{b}的选择

(就是上图的R_{37}

假设PA0的低电平为0,高电平为3.3v;灯(同上的蜂鸣器)的参数2V/20mA 。

基于三极管的开关电路

灯的限流电阻为(5V-2V)/20mA=150欧姆。

为了让三极管CE间的电压尽可能小,三极管处于一个深度饱和的状态。

一般I_{B}=\frac{1}{10}I_{C}=2mA,三极管导通电压V_{BE}=0.7V

R_{b}=\frac{3.3-0.7}{2mA}= 1.3K\Omega

(3)下拉电阻R_{38}

一般是10K,作用如下:

  1. 由于STM32上电时,其状态一般为输入状态,为了让三极管上电时有一个稳定的电平,不会误动作。采用下拉电阻,一般是10K,会分走基级约0.07mA的电流,可以忽略。
  2. BE之间有等效电容,R_{38}也用于放电。

2.3注意事项

  1. STM32正常工作的IO口驱动电流为正负8mA,只当做信号,不要用该口去驱动。一方面是电流太小根本驱动不了;另一方是即使驱动,增加单片机的功耗,单片机是一个信号芯片。
  2. VCC电压不受单片机IO的限制。简而言之是因为VCC的电流不流向单片机,两者无电气连接,故VCC可以是12V、24V。

三、PNP开关电路

2.1特点

PNP管在上,发射级接VCC。

2.2原理

基于三极管的开关电路

导通过程:同上,略。

2.3注意事项

单片机和VCC有电气连接,VCC的电流会流向单片机,VCC的电压值不能超过3.3v。

(1)单片机无法控制蜂鸣器开关

  1. 当单片机的IO口为3.3v时,VCC为5v时,eb导通,蜂鸣器发声。
  2. 当单片机的IO口为0v时,VCC为5v时,eb导通,蜂鸣器发声。

(2)VCC=12V或者其他更高电压值,经过电阻支路,超过单片机IO的耐压,烧坏单片机的IO口。

三、三极管选型

需要特别关注下面的参数

基于三极管的开关电路

四、复合管(达林顿管)

4.1定义

(1)复合管的组成

多只管子合理连接等效成一只管子。  

(2)目的

增大\beta,减小前级驱动电流,输出电流变大,还可以改变管子的类型。

4.2简单示例

4.2.1增大输出电流

基于三极管的开关电路

i_{B1}i_{B2}= \left ( 1+\beta _{1} \right )i_{B1}

i_{E}= \left ( 1+\beta _{2} \right )i_{B2}= \left ( 1+\beta _{2} \right ) \left ( 1+\beta _{1} \right )i_{B1}

\beta \approx \beta _{1}\beta _{1}

两跟NPN管子,组合变成一个新的NPN管具有更大的\beta

可以达成小电流(i_{B1})撬动大电流(i_{E})的目的。

4.2.2改变管子类型

基于三极管的开关电路

PNP管+NPN管→PNP管

4.2.3NPN驱动PNP

基于三极管的开关电路

简而言之,前面说到PNP管(上)驱动放大电路有很多问题,上图的双管旗下可以避免这个问题。

1路:PA0→驱动N管

2路:+12V得以导通,P管的基级也有电流

3路:P管导通,灯亮

4.3芯片ULN2803

4.3.1原理图

将电阻、电容全部集成在芯片内部。

其中原理图上方的二极管类似前面蜂鸣器并联的二极管,用于消除有感应电动势的负载的感应电动势,如蜂鸣器、继电器。

基于三极管的开关电路

4.3.2特点

(1)简介

新型八路高耐压、大电流(达林顿晶体管阵列常用来驱动继电器,蜂鸣器,小功率步进电机,小功率直流电机,LED灯等。

(2)特点

  1. 耐高压(输出端到公共端耐压可达50V)
  2. 500mA 集电极输出电流(单路)
  3. 输入兼容 TTL/CMOS 逻辑信号,即输入(B)处可以是5V和3.3V的单片机。
  4. 广泛应用于继电器驱动
  5. 静电能力:8000V(HBM)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其著作权各归其原作者或其出版社所有。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本文来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haidsoft.com/118934.html

(0)
上一篇 2025-11-09 11:33
下一篇 2025-11-09 12:00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