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WSGI使用详解

uWSGI使用详解uWSGI 是一个实现 WSGI 协议的 Web 服务器和应用服务器 用于连接 Web 服务器如 Nginx 与 PythonWeb 应用程序如 Django 或 Flask

大家好,欢迎来到IT知识分享网。

什么是uWSGI?

uWSGI(官方写法为”uWSGI”)是一个Web服务器和应用服务器,用于将Web应用程序和Web服务器之间进行通信。它充当Web服务器和Python Web应用程序之间的桥梁,实现了WSGI协议(Web Server Gateway Interface)的处理。

uwsgi、uWSGI和WSGI辨析

总结来说,WSGI是Python Web应用程序与Web服务器之间的接口规范,uWSGI是一个实现了WSGI协议的Web服务器和应用服务器,而uwsgi是uWSGI服务器与Web服务器之间的通信协议。它们共同构成了将Python Web应用程序与Web服务器进行连接和通信的基础架构。

为什么需要uWSGI?

在生产环境中部署Python Web项目时,uWSGI负责处理Nginx转发的动态请求,并与我们的Python应用程序沟通,同时将应用程序返回的响应数据传递给Nginx。

客户端 <-> Nginx <-> uWSGI <-> Python应用程序(Django, Flask) 

Nginx本身就是Web服务器,我们为什么还需要uWSGI这个Web服务器呢? Django不是自带runserver服务器?Flask不是自带Werkzeug吗? 答案是Nginx处理静态文件非常优秀,却不能直接与我们的Python Web应用程序进行交互。Django和Flask本身是Web框架,并不是Web服务器,它们自带的runserver和Werkzeug也仅仅用于开发测试环境,生产环境中处理并发的能力太弱。

为了解决Web 服务器与应用程序之间的交互问题,就出现了Web 服务器与应用程序之间交互的规范。最早出现的是CGI,后来又出现了改进 CGI 性能的FasgCGI,Java 专用的 Servlet 规范。在Python领域,最知名的就是WSGI规范了。

WSGI 全称是 Web Server Gateway Interface,也就是 Web 服务器网关接口,是一个web服务器(如uWSGI服务器)与web应用(如用Django或Flask框架写的程序)通信的一种规范。WSGI包含了很多自有协议,其中一个是uwsgi,它用于定义传输信息的类型。

uWSGI的安装

pip install uwsgi 

为了测试uWSGI安装是否成功,可以编写一个test.py的测试文件,添加如下代码:

def application(env, start_response):
    start_response('200 OK', [('Content-Type','text/html')])
    return [b"Hello World"]

然后使用如下命令启动uWSGI Web服务器, 端口8080.

uwsgi --http :8080 --wsgi-file test.py 

如果你已经有了一个现成的Django项目,你可以使用如下命令启动Web服务。

# 使用uwsgi命令行启动Django项目,端口8000 $ uwsgi --http :8000 --module myproject.wsgi 

在生产环境中我们通常不会使用命令行启动Python Web项目,而是通常编辑好uWSGI配置文件uwsgi.ini, 然后使用如下命令启动Python Web项目。

# 使用uwsgi.ini配置文件启动Django应用程序 $ uwsgi --ini uwsgi.ini 

uWSGI 常用命令

# 启动uWSGI服务器 $ uwsgi --ini uwsgi.ini # 重启uWSGI服务器 $ sudo service uwsgi restart # 查看所有uWSGI进程 $ ps aux | grep uwsgi # 停止所有uWSGI进程 $ sudo pkill -f uwsgi -9 

uWSGI常用配置
uWSGI常用配置选项如下所示,稍加修改(项目名,项目根目录)即可部署大部分Python Web项目。

[uwsgi] uid=www-data # Ubuntu系统下默认用户名 gid=www-data # Ubuntu系统下默认用户组 project=mysite1 # 项目名 base = /home/user1 # 项目根目录 home = %(base)/Env/%(project) # 设置项目虚拟环境,Docker部署时不需要 chdir=%(base)/%(project) # 设置工作目录 module=%(project).wsgi:application # wsgi文件位置 master=True # 主进程 processes=2 # 同时进行的进程数,一般 # 选项1, 使用unix socket与nginx通信,仅限于uwsgi和nginx在同一主机上情形 # Nginx配置中uwsgi_pass应指向同一socket文件 socket=/run/uwsgi/%(project).sock # 选项2,使用TCP socket与nginx通信 # Nginx配置中uwsgi_pass应指向uWSGI服务器IP和端口 # socket=0.0.0.0:8000 或则 socket=:8000 # 选项3,使用http协议与nginx通信 # Nginx配置中proxy_pass应指向uWSGI服务器一IP和端口 # http=0.0.0.0:8000 # socket权限设置 chown-socket=%(uid):www-data chmod-socket=664 # 进程文件 pidfile=/tmp/%(project)-master.pid # 以后台守护进程运行,并将log日志存于temp文件夹。 daemonize=/var/log/uwsgi/%(project).log # 服务停止时,自动移除unix socket和pid文件 vacuum=True # 为每个工作进程设置请求数的上限。当处理的请求总数超过这个量,进程回收重启。 max-requests=5000 # 当一个请求花费的时间超过这个时间,那么这个请求都会被丢弃。 harakiri=60 #当一个请求被harakiri杀掉会,会输出一条日志 harakiri-verbose=true # uWsgi默认的buffersize为4096,如果请求数据超过这个量会报错。这里设置为64k buffer-size=65536 # 如果http请求体的大小超过指定的限制,打开http body缓冲,这里为64k post-buffering=65536 #开启内存使用情况报告 memory-report=true #设置平滑的重启(直到处理完接收到的请求)的长等待时间(秒) reload-mercy=10 #设置工作进程使用虚拟内存超过多少MB就回收重启 reload-on-as=1024 

uWSGI和Nginx之间的通信方式
unix socket,http-socket和http。Nginx的配置必需与uwsgi配置保持一致。

# 选项1, 使用unix socket与nginx通信 # 仅限于uwsgi和nginx在同一主机上情形 # Nginx配置中uwsgi_pass应指向同一socket文件地址 socket=/run/uwsgi/%(project).sock # 选项2,使用TCP socket与nginx通信 # Nginx配置中uwsgi_pass应指向uWSGI服务器IP和端口 socket==0.0.0.0:8000 或则 socket=:8000 # 选项3,使用http协议与nginx通信 # Nginx配置中proxy_pass应指向uWSGI服务器IP和端口 http==0.0.0.0:8000 

如果你的nginx与uwsgi在同一台服务器上,优先使用本地机器的unix socket进行通信,这样速度更快。此时nginx的配置文件如下所示:

location / { include /etc/nginx/uwsgi_params; uwsgi_pass unix:/run/uwsgi/django_test1.sock; } 

如果nginx与uwsgi不在同一台服务器上,两者使用TCP socket通信,nginx可以使用如下配置:

location / { include /etc/nginx/uwsgi_params; uwsgi_pass uWSGI_SERVER_IP:8000; } 

如果nginx与uwsgi不在同一台服务器上,两者使用http协议进行通信,nginx配置应修改如下:

location / { # 注意:proxy_pass后面http必不可少哦! proxy_pass http://uWSGI_SERVER_IP:8000; } 

include字段解析
include字段在Nginx配置中的作用是包含外部文件或模块的配置内容。它允许将其他文件中的配置指令包含到当前的配置文件中,以便实现代码的模块化和重用。

具体来说,include指令用于将指定路径下的文件内容包含到当前位置。这些被包含的文件可以包含Nginx的配置指令、变量定义、映射规则、缓存规则等。

include指令可以用于以下场景:

分割配置文件:将大型的Nginx配置文件分割为多个小文件,使得配置更加清晰和易于维护。可以根据不同的功能或服务,将相关的配置指令放在不同的文件中,并使用include指令将它们包含到主配置文件中。

共享配置片段:如果有多个Nginx服务器或虚拟主机需要共享一些相同的配置片段,可以将这些公共配置片段放在一个独立的文件中,并在需要的地方使用include指令进行引用。这样可以避免重复编写相同的配置,提高代码的重用性和可维护性。

引入第三方模块的配置:某些功能可能需要额外的第三方模块或插件来实现。这些模块通常会提供自己的配置文件,我们可以使用include指令将这些配置文件包含到主配置文件中,以启用这些模块的功能。

uwsgi_pass和proxy_pass的区别

uwsgi_pass和proxy_pass是Nginx配置中用于将请求转发到不同类型后端服务器的指令,它们有以下区别:

所以,主要区别在于通信协议的不同。uwsgi_pass用于与uwsgi服务器之间的uwsgi协议通信,而proxy_pass用于与HTTP或HTTPS服务器之间的HTTP协议通信。具体使用哪个指令取决于后端服务器的类型和所需的通信协议。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其著作权各归其原作者或其出版社所有。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本文来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haidsoft.com/119390.html

(0)
上一篇 2025-11-05 20:26
下一篇 2025-11-05 20:45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