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闪烁探测器—-闪烁体、选择原则、光收集系统、PMT、替代产品

第四章 闪烁探测器—-闪烁体、选择原则、光收集系统、PMT、替代产品第四章闪烁探测器三大主流探测器占市场的 90 其中闪烁体占 90 的 70 80 eg 仪表盘 夜光粉 放射性物质 发出荧光

大家好,欢迎来到IT知识分享网。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1. 电离后的次级电离产生激发/直接激发 ⟶ \longrightarrow 退激 ⟶ \longrightarrow 荧光/磷光 ⟶ \longrightarrow 通过反射层聚集光 ⟶ \longrightarrow 光电倍增管(光阴极光电效应、倍增) ⟶ \longrightarrow 电信号
  2. 荧光:半衰期短,直接退激
    磷光:半衰期长一点点,退激到中间态,再退激;波长不同,可用滤波器过滤。

产生一个光子/离子对所需能量
闪烁体:300eV
气体:30eV
半导体:3eV


而受电子学影响,气体探测器和闪烁体探测器的分辨率可能差不多。

探头:实用上,闪烁体+光电倍增管+分压器+射线跟随器,暗盒内!
有时在光电倍增管周围包上坡莫合金,磁屏蔽。

闪烁体

  • 分类
  1. 无机:(晶体)
    NaI(Tl)、
    CsI(Tl)、
    ZnS(Ag) 夜光粉、
    BGO 锗酸铋 、
    锂玻璃 、
    CdWO3 钨酸镉 高能用 、
    溴化镧(铈) 能量分别率极高 、 CaF2(Eu) & BaF2 时间测量,最快,0.6ns






  2. 有机:(一般非晶体)
    蒽晶体 做标准,小,易碎、
    有机液体 效率高,测低本底、
    塑料 安检时用


  • 发光机制
    价带 ⟶ \longrightarrow 激带(穿越 禁带) ⟶ \longrightarrow 导带 ⟶ \longrightarrow 退激
    参杂元素,是为了构成激带、降低自吸收、分开吸收和发射光谱
    一般,稀有元素,eg, Tl,Ag,等,外电子分布复杂,基本只加一个元素,就能把禁带层层分布满。
    若吸收光谱与其发射光谱大部分重合,则只有少部分“逃出”,被探测。加入稀有元素之后,可以使两谱分开。



  • 发光效率
    吸收的能量转变为光的比例。
    历史原因,许多定义,主要为以下三种:

  1. 光能产额
    损失单位能量发射的光子数。
    Y p h = n p h E     ( 1 / M e V ) Y_{ph}=\frac{n_{ph}}{E}\,\,\, (1/MeV) Yph=Enph(1/MeV)
    1 Y p h \frac{1}{Y_{ph}} Yph1 : 产生一个光子所需能量。


  2. 绝对闪烁效率(发光效率)
    能量转化率;
    损失的能量中,多少是给产生光子用了。np——: nuclear–> photon
    C n p = E p b E C_{np}=\frac{E_{pb}}{E} Cnp=EEpb
    相同能量、不同种类粒子, c n p c_{np} cnp不同。
    假如整个发射光谱的光子平均能量为 h v ‾ \overline{hv} hv,有:
    C n p = Y p h ⋅ h v ‾ C_{np}=Y_{ph} · \overline{hv} Cnp=Yphhv





  3. 相对发光效率
    一般与蒽晶体比较。
    同一种辐射、相同损失能量,测量相对脉冲输出幅度 or 电流。

  • 发射光谱
  1. 闪烁体发射的光,连续光谱
  2. 了解不同闪烁体的发射光谱,为了匹配闪烁体与光电倍增管!
  • 光衰减
    指数衰减
  1. 光衰减时间(衰减常数):光强度降低到 1 e \frac{1}{e} e1时的t。
  2. 余晖:磷光,
  3. 光衰减曲线:
    α \alpha α的LET较大, β \beta β需要转化成电子,电子的LET又小于 α \alpha α,所以其光衰减时间较长。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常用闪烁体

NaI(Tl)

  1. 极易潮解,类似NaCl,必须密封, 光学玻璃板密封。不适用于潮湿环境,性能相当不稳定。
  2. 便宜,性能相对优异、大块
  3. 发光效率高,相对系数2.3
  4. 可作为标准对比物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CsI(Tl)

NaI的升级版;

  1. 不易潮解,性能差不多;
  2. 使用率偏低:1.贵;2.与光电倍增管的匹配性低
  3. 密度大、Z大,对 γ \gamma γ的吸收好。 在CT中,检测X光,很薄,成像用。

ZnS(Ag)

有机液体

塑料闪烁体

BGO 锗酸铋

探测 γ \gamma γ效率最高,高能
纯晶体
常和BGNA(中子活化分析搭配使用)

溴化镧(铈)

选择原则 ( !)

  1. 不同辐射类型:
    BGO:高能 γ \gamma γ
    有机闪烁体: β , α \beta,\alpha β,α,n
    NaI,CsI,BGO,铈: γ \gamma γ
    ZnS(Ag)、CsI(Tl): α \alpha α



  2. 与PMT的光谱匹配
  3. 阻止本领高
  4. 发光效率up,光能产额up
  5. 发光衰减时间down

光收集系统 ( !)

使闪烁体发射的光,有效地收集到光阴极上。

  1. 反射层:打毛 ⟶ \longrightarrow 漫反射 ⟶ \longrightarrow MgO
  2. 光学耦合(剂): 防止空气中光密进光疏产生的全反射
    硅油,光更多的出来
    要注意光学耦合剂对闪烁晶体的腐蚀性问题。

为什么不用水?1. 水跟硅油和硅脂比起来密度相差不大,但易挥发,耦合效果不好。2. 耦合剂有粘性会使探头耦合的更紧密,这有利于光的传输。3. 硅油和硅脂在高温或环境变化大的情况下依然可以工作。这点水肯定做不到了;4. 有些闪烁体易潮解,更要远离水了。

  1. 光导:类似光纤,全反射,连接闪烁体和光电倍增管

光电倍增管PMT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类型

  1. 外观:
    side-on type
    head-on type

  2. 光阴极类型:
    reflection mode (环状)
    transmission mode (直线)
    百叶窗式


噪声

理论:射线 ⟶ \longrightarrow 光能(100%) ⟶ \longrightarrow 光子个数 ⟶ \longrightarrow 收集(a%) ⟶ \longrightarrow 光阴极光电效应(b%) ⟶ \longrightarrow 倍增(X倍)
这些百分比、倍数都是固定的,(微观随机,宏观固定),所以可以推出入射粒子的能量。
实际上存在暗电流(噪声)
暗电流:PMT完全隔绝辐照时,产生的阳极电流。
产生来源:



  1. 热发射:热电子
  2. 欧姆漏电:工艺问题、管子不干净、有杂质
  3. 残余气体电离:真空没干净
  4. 场致发射:带脑子会聚集在尖端出,工艺问题
  5. 切伦科夫光子
    在透明介质中,带电粒子的速度,大于,光子在其中的速度,会发出可见光(蓝绿光)。
    该光子无放射性,但是发出该光子的物质有放射性!
    eg.乏燃料池内,黑暗环境下,常见水中发着幽蓝色的光。


  6. 玻璃管壳放电、玻璃荧光
  7. 光阴极曝光:提前曝光了,使其进入激发态,再测量。

渡越时间

一个光电子,从光阴极到阳极的平均时间。

PMT的替代产品

PMT易碎。

  1. MCP,微通道板
    也易碎;
    左侧的圆形,是微通道板。
    channel,在板内是由坡度的。类似光阴极和打拿极,起扩大作用。厚度就几个mm。
    一层不够用,可以再按照倾斜角度,再加一层。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1. MPPC/Si-pm,硅雪崩放大管
    很小很薄,3mm$\times $3mm,但是却有多达18000个雪崩管,近似成电。
    可联系光强和电子数量。
    不易碎。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其著作权各归其原作者或其出版社所有。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本文来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haidsoft.com/121218.html

(0)
上一篇 2025-10-24 22:15
下一篇 2025-10-24 22:20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