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欢迎来到IT知识分享网。
项目沟通管理是确保及时、正确地处理项目信息所需的过程。项目经理需要花费大量的、无规律的时间与各方进行沟通、联络。所谓各方,其中最重要的就是项目干系人。
一、项目沟通管理基础
1、项目沟通管理的重要性
IT项目失败的重要原因,是沟通的失败。
IT项目成功至关重要四因素:主管层的支持、用户参与、有经验的项目经理和清晰的业务目标。所有这些因素都依赖项目经理和团队良好的沟通能力,特别是与非IT人员的沟通能力,因为用户与开发者之间存在越来越大的信息差。
项目沟通管理是确保及时、正确地产生、收集、分发、储存和最终处理项目信息所需的过程。其过程揭示了实现成功沟通所需的人员、观点、信息这三项要素之间的一种联络过程。
2、项目沟通管理的相关理论
1)沟通模型
沟通的基本模型,用于显示信息如何在发送方与接收方之间被发送和被接收。包括一系列要素,如编码、发送、接收、解码等等。
2)沟通渠道
沟通渠道分为个人渠道和非个人渠道。组织中的渠道,又可以分为正式渠道和非正式渠道。
非个人沟通渠道,包括媒体、活动、氛围等。氛围是特别设计的环境,建立并加强买主购买某一产品的倾向(就是一个设计好的局)。
(1)正式沟通渠道
指在组织系统内,依据一定的组织原则所进行的信息传递与交流,比如传达文件、召开会议、上下级之间的定期的信息、情报交换等,还包括团体组织的参观访问、技术交流、市场调查等。
正式沟通的优点是,沟通效果好,比较严肃,约束力强,易于保密,信息沟通具备权威性;缺点是较为刻板,沟通速度慢。重要信息传达一般采取正式沟通方式。
(2)非正式沟通渠道
指正式沟通渠道以外的信息交流和传递渠道,不受组织监督,自由选择。如团体成员私下交换看法、朋友聚会、传播谣言和小道消息等。
非正式沟通是正式沟通的有机补充。同正式沟通相比,非正式沟通往往能更灵活迅速地适应事态的变化,省去许多繁琐的程序,并且能提供大量的,循正式渠道难以获取的信息,还能反映员工的思想、态度和动机。
即,非正式沟通优点:沟通形式灵活,直接明了,速度很快,容易了解到正式渠道难以提供的“内幕消息”。缺点是难以控制和把握,传递的信息不确切,容易失真和被曲解,导致小圈子,影响团队凝聚力。
项目经理应对非正式沟通的优缺点有充分的认识,杜绝起消极作用的小道消息,利用好非正式沟通为组织目标服务。高度的非正式沟通可以节省很多时间,避免正式场合的拘束感,是许多长年累月难以解决的问题在轻松的气氛下得到解决,减少团体内人际关系的摩擦。
(3)渠道数量
理论上的沟通渠道数量:n*(n-1)/2,n为相关方数量,包括己方。
一个项目中有20 个相关方,项目结束时,又确定了另外5 个相关方。在项目结束时存在多少个沟通渠道? 25 * 24 / 2 = 300
3)沟通技巧
技巧很多,其中表述的技巧为:
(1)预先准备思路和提纲
(2)及时调整和修订编码
(3)及时合理地征询意见
(4)避免过度表现自己
(5)尽量言简意赅
二、项目沟通管理过程
项目沟通管理的过程包括规划沟通管理、管理沟通、控制沟通。
1、规划沟通管理
根据干系人的信息需要,以及组织的可用资产情况,制订合适的项目沟通方式和计划的过程。本过程的主要作用是识别和记录与干系人最有效率、最有效果的沟通方式。
及早进行沟通规划工作,便于给沟通活动分配适当的资源。
2)沟通管理计划
通用术语表
干系人的沟通需求
需要沟通的信息
发布信息的原因
相关人员
管理计划更新方法
资源
工作流程
制约因素,等等
2、管理沟通
根据沟通管理计划,生成和处理项目信息的过程。本过程的主要所用是促进项目干系人之间实现有效率、有效果的沟通。
本过程包括发布、发送、接收信息,以及选择相关技术等。
3、控制沟通
在整个项目生命周期中对沟通进行监督和控制的过程,以确保满足项目干系人对信息的需求。本过程的主要作用是,随时确保所有沟通参与者之间的信息流动的最优化。
控制沟通可能引发重新开展沟通规划和沟通管理过程,甚至有些特定信息的沟通,如问题或关键绩效指标(成本、进度等),可能会立即引发修正措施。需要仔细评估和控制项目沟通的影响,以及相关反应,以确保在正确的时间,将正确的信息传递给正确的受众。
【输入】
1)项目管理计划
2)项目沟通
控制沟通过程中,需要开展活动,监督沟通情况,以采取行动,并向干系人通知相关情况。项目沟通可能包括:
(1)可交付成果状态
(2)进度进展情况
(3)已发生的成本
【输出】
1)工作绩效信息
2)变更请求
3)项目管理计划更新
4)项目文件更新
预测
绩效报告
问题日志
5)组织过程资产更新
三、项目沟通管理的技术和工具
1、会议
把干系人召集在一起解决问题或制定决策。会前拟定议题,有一份讨论清单。
2、沟通需求分析
确定项目干系人的信息需求,包括所需信息的类型和格式,以及信息对干系人的价值。
假设干系人人数为n,则潜在沟通渠道总量为 n * (n – 1) / 2。规划项目沟通过程中,需要确定和限制谁应该与谁沟通,以及谁将接收何种信息。
3、沟通技术
可以采用各种技术在项目干系人之间传递信息。考虑的因素有紧迫性、易用性、可用性、安全性、保密性、敏感性、环境等。环境如时区、语言之类。
4、沟通方法
5、信息管理系统
6、报告绩效
报告绩效是指收集和发布绩效信息,包括状况报告、进展测量结果及预测结果。
7、专家判断
听取专家意见来指导行动。专家意见可以来自拥有特定知识或受过特定培训的小组或个人。
8、干系人参与评估矩阵
四、项目干系人管理基础
1、项目干系人的重要性
2、项目干系人管理的主要内容
3、项目干系人的管理依据
五、项目关系人管理过程
应该把干系人满意度作为一个关键的项目目标来进行管理,过程如下:
1、识别干系人
识别对项目有比较大影响力的人,或者受项目影响比较大的人或群体、组织,分析并记录他们的信息。项目干系人除了当事人,可能还包括政府、社区、媒体、市场竞争对手和合作伙伴等,甚至项目干系人的家属。
项目早期就应该识别干系人,并进行分析。
2、规划干系人管理
基于干系人的需求、利益及对项目成功的潜在影响的分析,制定合适的管理策略,以有效调动干系人参与整个项目生命周期的过程。本过程主要作用是为与项目干系人沟通提供清晰、可操作的计划。规划干系人管理是一个反复过程,应由项目经理定期开展。
3、管理干系人
在整个项目生命周期中,与干系人进行沟通和协作,以满足他们的需求与期望,解决实际出现的问题,并促进干系人合理参与项目活动的过程。此过程的作用是帮助项目经理提升来自干系人的支持,并把干系人的抵制降到最低,从而显著提高项目成功的机会。
干系人对项目的影响能力通常在项目启动阶段最大,而后随着项目进展逐渐降低。
4、控制干系人参与
全面监督项目干系人之间的关系,调整策略和计划,以调动干系人参与的过程。本过程的作用是,随着项目进展和环境变化,维持并提升干系人参与活动的效率和效果。
六、项目干系人管理的技术和工具
1、干系人分析
系统地收集和分析各种信息,确定整个项目中应该考虑哪些人的利益。
通过干系人分析,识别出干系人的利益、期望和优先级,并把他们与项目的目的联系起来。同时也有助于了解干系人之间的关系,以便利用来建立联盟或者伙伴合作,从而增加项目成功的可能性。在项目不同阶段应该对干系人施加不同的影响。
【干系人分析步骤】
1)识别干系人及其相关信息
2)分析干系人的影响并分类、排序
3)评估干系人对不同情况可能做出的反应,制定相应策略
【干系人分类模型】
1)权利/利益方格
按干系人的职权大小和对项目结果的关注(利益)程度分类。
2)权利/影响方格
按干系人职权大小以及主动参与(影响)项目程度分类。
3)影响/作用方格
根据干系人主动参与(影响)项目程度及执行能力进行分类。
4)凸显模型
将干系人的权力、对项目需求的紧迫程度,合法性分门别类。
2、专家判断
3、会议
4、分析技术
5、沟通方法
6、人际关系技能
7、管理技能
8、信息管理系统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其著作权各归其原作者或其出版社所有。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本文来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haidsoft.com/1251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