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SR技术概述

第29章-SR技术概述分段路由 SegmentRouti 简称 SR 是基于源路由理念而设计的在网络上转发数据包的一种协议

大家好,欢迎来到IT知识分享网。

1. SR技术的产生背景

2. SR技术的基本概念

3. SR技术的基本原理


1. SR技术的产生背景

        1.1 传统的路由器设备因其转发性能较低

第29章-SR技术概述

        ① 最长匹配算法的缺点,需要遍历整个路由表;

        ② 早期路由器多采用通用CPU进行转发处理,性能有限;

        ③ 路由转发属于面向无连接的,QoS保障效果差;

        1.2 MPLS转发的特点和缺点

第29章-SR技术概述

        定义:MPLS(Multiprotocol Label Switching,多协议标签交换)的基本概念是用一个短而定长的标签来封装网络层分组;

        ① 在数据包的三层头部前二层头部后添加一个MPLS数据头部;

第29章-SR技术概述

        ② 将标签封装后的报文转发到已升级改进过的交换机或者路由器;

        ③ 交换机或路由器根据标签值转发报文;

第29章-SR技术概述

        特点:

        MPLS协议采用定长的标签代替IP地址,数据包抵达路由器或交换机后只需要一次查表,就能找出与其唯一匹配的表项,确定报文的出接口。与传统IP路由方式相比,它在数据转发时,只在网络边缘分析IP报文头,而不用在每一跳都分析IP报文头,从而节约了处理时间。

        MPLS的标签转发本质上是一种隧道技术,天然兼容多种网络层和链路层协议,非常适合在各种VPN业务中充当公网隧道。此外MPLS的报文转发依靠一条固定的标签交换路径,是一种面向连接的转发技术,这使得 MPLS在流量工程(Traffic Engineering,TE)、服务质量(Quality of Service,QoS)等领域也有着广泛的应用。

        MPLS的缺点:

第29章-SR技术概述

        MPLS在广域网场景已经得到了大量部署,为广域网业务提供VPN隔离以及差异化的流量调度方案。但随着网络规模的不断扩大,云计算的发展以及用户对网络精细化管控需求的增强,MPLS 协议种类多、部署复杂、管理困难、可扩展性差等劣势也更加凸显,无法满足新代广域网所要求的动态部署、灵活调度、快速、可扩展等方面的要求。

        在控制协议方面,除了IGP和BGP协议外,MPLS 转发需要部署额外的标签分发控制协议,协议种类多,配置复杂,不利于维护:

在网络扩展能力方面,MPLS转发需要网络中各个节点逐个进行路径计算,且为了维护节点间链接状态,节点间需要发送大量消息维持邻居和路径,浪费了链路带宽及设备资源,设备控制层面压力大,对MPLS协议规模部署造成一定阻碍;

        被称为“下一代MPLS”的Segment Routing技术很好地继承了MPLS的优势,同时也对MPLS的劣势进行了颠覆和创新。

2. SR技术的基本概念

        2.1 SR技术的优势:

        与MPLS相比,SR(Segment Routing)技术的优势主要有以下3个方面:

        在转发平面,可以从MPLS直接继承,原有MPLS转发平面不需要做任何修改或进行小的修改就可以应用于SR网络,所以天然支持传统MPLS网络:IP6网络针对SR技术定义一个新的扩展头,叫 Segment Routing Header (SRH),来提供基于源的路由能力。

        在控制平面,不需要部署复杂的标签分发协议,通过对现有的IGP 协议和BGP协议进行扩展和优化,实现全网SR标签信息的通告和交:同时也可以通过SDN 控制器集中控制SR标签的分发和同步,从全局视角来为流量进行路径的规划,下发路径转发指导信息;

        在路径选择方面,采用源路由的方式进行转发,中间节点不需要维护路径信息,只需维持部分标签转发表项即可,简化了设备控制平面,而且这也正符合 SDN 转控分离的思想,可以说SR理念上天然支持 SDN。

3. SR技术的基本原理

        3.1 什么是SR?

第29章-SR技术概述

        分段路由(Segment Routing,简称 SR)是基于源路由理念而设计的在网络上转发数据包的一种协议。SR 将网络路径分成一个个段,并且为这些段和网络节点分配 Segment ID(SID)。通过对SID进行有序排列 (Segment List,SID 列表), 就可以得到一条转发路径。

        SR采用源路径选择机制,预先在源节点封装好路径所要经过节点分配的SID(Segmentdentifier,段标识),当报文经过 SR 节点时,该节点根据报文的SID对报文进行转发。除源节点外,其它节点无需维护路径状态。

        3.2 SR的基本概念

第29章-SR技术概述

        SR 有以下基本概念:

        SR节点:开启SR功能的设备通常被称为SR节点。其中,负责为进入SR网络的报文添加标签的入口节点称为源节点;负责剥离报文中标签、并将报文转发给目的网络的出口节点称为尾节点。

        Segment:段,表示网络指令,用来指明节点对入报文所执行的操作,指引报文去哪,怎么去。在MPLS SR 中是指对标签的操作,即压入标签、交换标签和弹出标签。

        SID:段标识,用来标识SR域内唯一的段,在MPLS SR中为MPLS标签,在SRv6中为IPv6 报文头。

        SR将网络路径分成一个个的段(Segment),并且为这些段分配 SID(Segment ID)。SID的分配对象有两种,转发节点或者链路。本例中转发节点SID1600X,X为路由器编号:链路SID XOX,X表示链路两端的节点编号

        3.3 SR转发案例

第29章-SR技术概述

        如图所示,R1、R2、R3、R6 为链路分配的SID分别为102、203、306、607。R1将报文转发到R7 时,需要为报文指定出标签栈为(102、203、306、607)。报文转发过程如下:

        1.在源节点R1根据栈顶标签102查找标签转发表项,判断该标签对应的下一跳为R2,R1为报文封装标签栈 (203,306,607) 后,将该报文转发给 R2。

        2.中间节点 R2 接收到报文后,根据入标签 203 查找标签转发表项,判断该标签对应的下“跳为 R3。R2 删除标签栈最外层标签 203 后,发送给下一个中间节点 R3 继续转发

        3.中间节点 R3 接收到报文后,根据入标签 8 查找标签转发表项,判断该标签对应的下跳为 R6。R3 删除标签栈最外层标签 306 后,发送给下一个中间节点 R6 继续转发

        4.中间节点 R6 接收到报文后,根据入标签 607 查找标签转发表项,判断该标签对应的下4一跳为 R7。R6 删除标签栈最外层标签 607 后,发送给 R7 继续转发。

        5.R7 收到是一个IP 报文,按 IP 转发即可。

        3.4 SR的应用场景

第29章-SR技术概述

        相比 MPLS 协议,SR 虽然有很多优势,但仍然需要计算和设计路转发路径。谁更合适来做这件事?显然是拥有网络全局视角的 SDN。可以说 Segment Routing 协议本身就是面向SDN 架构设计的协议,融合了设备自主转发和集中编程控制的优势,所以 SR 更多的是搭配SDN 控制器一同使用。

        如图所示,设备通过 BGP-LS (BGP Link-state)将网络拓扑信息同步到 SDN 控制器控制器知晓整个网络拓扑以及网络质量后,根据业务不同的质量需求进行路径的选择,并通过NETCONF 协议将相关选路配置下发到设备上。

        BGP-LS 主要的作用是汇总IGP 协议收集的拓扑信息上送给上层控制器。BGP-LS 特性产生前,路由器使用IGP (OSPF 或IS-IS) 协议收集网络的拓扑信息,IGP 协议将各个域的拓扑信息单独上送给上层控制器,在这种拓扑收集方式下,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对上层控制器的计算能力要求较高,且要求控制器也支持 IGP 协议及其算法:

        当涉及到跨IGP 域拓扑信息收集时,上层控制器无法看到完整的拓扑信息,无法计算端到端的最优路径。

        不同的路由协议分别上送拓扑信息给上层控制器,控制器对拓扑信息的分析处理过程比较复杂。

        BGP-LS 特性产生后,IGP 协议发现的拓扑信息由 BGP 协议汇总后上送给上层控制器利用 BGP 协议强大的选路和算路能力,可产生以下几点优势:

        降低对上层控制器计算能力的要求,且不再对控制器的IGP 能力有要求:

        BGP 协议将各个进程或各个 AS 的拓扑信息做汇总,直接将完整的拓扑信息上送给控制器,有利于路径选择和计算。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其著作权各归其原作者或其出版社所有。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本文来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haidsoft.com/126440.html

(0)
上一篇 2025-09-18 19:26
下一篇 2025-09-18 19:33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