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系统-操作系统体系结构(内核 外核 模块化 宏内核 微内核 分层结构)

操作系统-操作系统体系结构(内核 外核 模块化 宏内核 微内核 分层结构)外核给用户进程直接分配未经抽象的硬件资源 当用户进程经常要随机访问自己所分配到的虚拟外存空间时 此时由于实际对应的物理空间是离散的 在随机访问各个位置时可能需要大量的移动磁头

大家好,欢迎来到IT知识分享网。

大内核与微内核

总览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操作系统的内核

所以此时就有两种内核设计方法

大内核与微内核的性能差异

采用微内核时,进程管理,存储管理,设备管理都涉及到需要请求内核的工作,此时需要变态

而大内核只需要两次变态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小结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分层结构与模块化与外核

总览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分层结构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每层只会下一层的接口

从底层开始调试,从而保证上一层关于底一层方面的接口没有问题,从而只需关注本层的相关调试

扩充方便,只需要提供对于层与层之间的接口即可

有时候底层可能需要高层的功能,此时就与高层只能调用底层这个规定不同了,所以说难以合理定义各层的边界

模块化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模块调用多,所以接口的定义实现有时不够完善从而使得每个模块都正好满足

都能相互调用,此时如果某个模块出现问题,可能出现的问题是调用的模块的问题,也有可能是自身模块的问题

宏内核,微内核

内核中每个模块之间的依赖性很强,所以当内核中某个模块出现问题,可能会导致整个系统出现问题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外核

程序通过库函数调用普通内核的一些内核功能,也可以调用外核的一些功能

在普通操作系统中,进程申请内存空间时得到的时虚拟的地址空间(连续的),此时虚拟页面对应到实际的物理页框中,这些物理页框在内存中其实是离散的。给进程(一般是存文件)分配的外存空间也是虚拟的地址空间(连续),对应物理磁盘的存储空间也可能是离散的

外核给用户进程直接分配未经抽象的硬件资源,当用户进程经常要随机访问自己所分配到的虚拟外存空间时,此时由于实际对应的物理空间是离散的,在随机访问各个位置时可能需要大量的移动磁头。而如果采用外核分配,直接得到一块连续的物理外存空间,当随机访问各个地址时,磁头移动的距离减少,性能从而提升

外核也能申请连续物理内存空间,此时用户看到就是实实在在的物理内存地址空间。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其著作权各归其原作者或其出版社所有。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本文来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haidsoft.com/127521.html

(0)
上一篇 2025-09-06 21:26
下一篇 2025-09-06 21:33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