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欢迎来到IT知识分享网。
RGBD相机/深度相机的简单了解
本次记录是学习了 B站视频的学习笔记,参考 深度/RGB-D相机简介和 相机的标定配准
1、什么是深度图?
像这种,随着鼠标的移动,坐标位置xy和一个value的值会变化,这个value的值就代表着深度,也就是当前的相机距离被测量物体的距离。深度图一般是16比特的(一般的图像是8bit的)
可以使用ImageJ查看工具来查看深度图。(这个工具很强大,可以调节对比度,输出多种图像格式等)
物理距离 = 像素值value/尺度因子,不同相机的尺度因子是不一样的,可以查看手册或者标定得到。
深度相机和RGBD相机的区别:
深度相机就是能够直接输出深度的相机,或者是能够通过软件间接计算出深度,或者通过物理方法直接测量深度。
RGBD相机就是特指通过物理方式测距的。得到的是RGB图+深度图。
RGB-D相机的分类:
一类是飞行时间(ToF)法,比如Kinect v2、Phab 2 Pro。
飞行时间法就是发射一束光脉冲(一般为不可见光),然后经过物体反射回去,再接收到光脉冲。通过探测飞行的这段时间来计算被测物体离相机的距离。
TOF的测量精度不会随着测量距离的增大而降低,而且抗干扰能力比较强,适合测量距离要求比较远的场合,比如无人驾驶、AR等等。但是他的功耗比较大,分辨率较低、深度图的质量较差。
RGB-D相机有哪些坑?
深黑色物体的影响: 白光中存在光的互补,即:黄光和蓝光经过一定比例进行混合会得到白光。而物体对光的选择性吸收决定了物体本身的颜色。比如一束白光经过一个溶液,溶液吸收掉黄光,那么透出溶液的就是蓝光,溶液表现的颜色也就是蓝色。深黑色物体可以吸收大量的红外光所以会导致测量不准,这就使接收到的红外光很少。
表面光滑物体的影响:
漫反射是多个角度清晰成像的基础
镜面反射容易发生过曝光和欠曝光,比如金属表面、反光表面等
上图中桌面是深黑色以及镜面物体,深度相机测量失败;而椅背虽然也是深黑色物体,但是表面是漫反射,所以深度图中是能够测量出来的。
(半)透明物体的影响:
半透明物体会经过两次反射,如果是透明物体,就会直接穿过了,导致深度测量不准。
玻璃透射导致接收不到红外光。
视差的影响:
结构光深度相机的红外发射端和接收端有一定的距离,因此在物体的边缘有明显视差。
规避纯视觉技术的弱点:
总结一下RGBD相机的缺点:
2、深度相机采集
3、立体匹配计算
内外参的标定
然后物理成像平面和相机坐标平面并不是这样平行的关系,存在一个平移和缩放的关系。
整理一下得到下面的公式:
这四个参数fx、fy、Cx、Cy就叫做相机的内参。
fx,fy为焦距,一般情况下,二者相等。Cx、Cy为主点坐标(相对于成像平面),也就是坐标原点平移的距离。
相机的外参:也就是相机坐标系到世界坐标系的一个转换,就是一个旋转矩阵和平移矩阵
当然,相机还会存在畸变的问题,也就是畸变参数。
径向畸变:
切向畸变:
总结:
棋盘格标定
深度校准
图像配准
4、数据集
TUM RGBD数据集,德国一个数据集,提供了多种情况下的视频数据、标定参数、ground truth、工具等。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其著作权各归其原作者或其出版社所有。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本文来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haidsoft.com/1280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