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欢迎来到IT知识分享网。
MII 接口
- TXD (Transmit Data)[3:0]:数据发送信号,共4根信号线;
- RXD (Receive Data)[3:0]:数据接收信号,共4根信号线;
- TX_ER (Transmit Error): 发送数据错误提示信号,同步于 TX_CLK,高电平有效,表示 TX_ER 有效期内传输的数据无效。对于 10Mbps 速率下,TX_ER 不起作用;
- RX_ER (Receive Error): 接收数据错误提示信号,同步于 RX_CLK,高电平有效,表示 RX_ER 有效期内传输的数据无效。对于 10Mbps 速率下,RX_ER 不起作用;
- TX_EN (Transmit Enable): 发送使能信号,只有在 TX_EN 有效期内传的数据才有效;
- RX_DV (Reveive Data Valid): 接收数据有效信号,作用类型于发送通道的 TX_EN;
- TX_CLK:发送参考时钟,100Mbps 速率下,时钟频率为 25MHz,10Mbps 速率下,时钟频率为 2.5MHz。注意,TX_CLK 时钟的方向是从 PHY 侧指向 MAC 侧的,因此此时钟是由 PHY 提供的。
- RX_CLK:接收数据参考时钟,100Mbps 速率下,时钟频率为 25MHz,10Mbps 速率下,时钟频率为 2.5MHz。RX_CLK 也是由 PHY 侧提供的。
- CRS:Carrier Sense,载波侦测信号,不需要同步于参考时钟,只要有数据传输,CRS 就有效,另外,CRS 只有 PHY 在半双工模式下有效;
- COL:Collision Detectd,冲突检测信号,不需要同步于参考时钟,只有 PHY 在半双工模式下有效。
MII接口一共有16根线。
RMII 接口
RMII 即 Reduced MII,是 MII 的简化板,连线数量由 MII 的16根减少为8根。
- TXD [1:0]:数据发送信号线,数据位宽为2,是 MII 接口的一半;
- RXD [1:0]:数据接收信号线,数据位宽为2,是 MII 接口的一半;
- TX_EN (Transmit Enable):数据发送使能信号,与 MII 接口中的该信号线功能一样;
- RX_ER (Receive Error):数据接收错误提示信号,与 MII 接口中的该信号线功能一样;
- CLK_REF:是由外部时钟源提供的 50MHz 参考时钟,与 MII 接口不同,MII 接口中的接收时钟和发送时钟是分开的,而且都是由 PHY 芯片提供给 MAC 芯片的。这里需要注意的是,由于数据接收时钟是由外部晶振提供而不是由载波信号提取的,所以在 PHY 层芯片内的数据接收部分需要设计一个 FIFO,用来协调两个不同的时钟,在发送接收的数据时提供缓冲。PHY 层芯片的发送部分则不需要 FIFO,它直接将接收到的数据发送到 MAC 就可以了。
- CRS_DV:此信号是由 MII 接口中的 RX_DV 和 CRS 两个信号合并而成。当介质不空闲时,CRS_DV 和 RE_CLK 相异步的方式给出。当 CRS 比 RX_DV 早结束时(即载波消失而队列中还有数据要传输时),就会出现 CRS_DV 在半位元组的边界以 25MHz/2.5MHz 的频率在0、1之间的来回切换。因此,MAC能够从 CRS_DV 中精确的恢复出 RX_DV 和 CRS。
SMII 接口
SMII 即 Serial MII,串行 MII 的意思,跟 RMII 相比,连线进一步减少到4根;
- TXD:发送数据信号,位宽为1;
- RXD:接收数据信号,位宽为1;
- SYNC:收发数据同步信号,每10个时钟周期置1次高电平,指示同步。
- CLK_REF:所有端口共用的一个参考时钟,频率为125MHz,为什么 100Mbps 速率要用 125MHz 时钟?因为在每8位数据中会插入2位控制信号,请看下面介绍。
TXD/RXD 以10比特为一组,以 SYNC 为高电平来指示一组数据的开始,在 SYNC 变高后的10个时钟周期内,TXD 上依次输出的数据是:TXD[7:0]、TX_EN、TX_ER,控制信号的含义与 MII 接口中的相同;RXD 上依次输出的数据是:RXD[7:0]、RX_DV、CRS,RXD[7:0]的含义与 RX_DV 有关,当 RX_DV 为有效时(高电平),RXD[7:0]上传输的是物理层接收的数据。当 RX_DV 为无效时(低电平),RXD[7:0]上传输的是物理层的状态信息数据。见下表:
SSMII 接口
SSMII 即 Serial Sync MII,叫串行同步接口,跟 SMII 接口很类似,只是收发使用独立的参考时钟和同步时钟,不再像 SMII 那样收发共用参考时钟和同步时钟,传输距离比 SMII 更远。
SSSMII 接口
SSSMII 即 Source Sync Serial MII,叫源同步串行 MII 接口,SSSMII 与 SSMII 的区别在于参考时钟和同步时钟的方向,SSMII 的 TX/RX 参考时钟和同步时钟都是由 PHY 芯片提供的,而 SSSMII 的 TX 参考时钟和同步时钟是由 MAC 芯片提供的,RX 参考时钟和同步时钟是由 PHY 芯片提供的,所以顾名思义叫源同步串行。
GMII 接口
RGMII 接口
SGMII 接口
TBI 接口
RTBI 接口
XGMII 接口
- TXD [31:0]:数据发送通道,32位并行数据。
- RXD [31:0]:数据接收通道,32位并行数据。
- TXC [3:0]:发送通道控制信号,TXC=0时,表示TXD上传输的是数据;TXC=1时,表示TXD上传输的是控制字符。TXC[3:0]分别对应TXD[31:24], TXD[23:16], TXD[15:8], TXD[7:0]。
- RXC [3:0]:接收通道控制信号,RXC=0时,表示RXD上传输的是数据;RXC=1时,表示RXD上传输的是控制字符。RXC[3:0]分别对应RXD[31:24], RXD[23:16], RXD[15:8], RXD[7:0]。
- TX_CLK:TXD和TXC的参考时钟,时钟频率156.25MHz,在时钟信号的上升沿和下降沿都采样数据。156.25MHz * 2 * 32 = 10Gbps 。
- RX_CLK:RXD和RXC的参考时钟,时钟频率156.25MHz,在时钟信号的上升沿和下降沿都采样数据。
XGMII 接口共74根连线,单端信号,采用 HSTL/SSTL_2 逻辑,端口电压 1.5V/2.5V,由于 SSTL_2 的端口电压高,功耗大,现在已很少使用。HSTL 即 High Speed Transceiver Logic,高速发送逻辑的意思。SSTL,即 Stub Series Terminated Logic,短路终止逻辑,主要用于高速内存接口,SSTL 目前存在两种标准,SSTL_3是3.3V标准;SSTL_2 是 2.5V 标准。
XAUI接口
文章转自:http://blog.chinaunix.net/uid-24148050-id-131084.html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其著作权各归其原作者或其出版社所有。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本文来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haidsoft.com/1291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