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Script中的新数组切片表示法——array[start:stop:step]

JavaScript中的新数组切片表示法——array[start:stop:step]使用这种新的切片表示法 我们将不再编写如下的 slice 代码 而是可以像这样编写代码 这种写法不仅更简洁 可读性更强 而且更直观

大家好,欢迎来到IT知识分享网。

使用这种新的切片表示法,我们将不再编写如下的 slice() 代码:

5293aa788b641f8aac49da1c88a81a93.png

而是可以像这样编写代码:

7db74e60d2508d606aa86210bfa6d275.png

这种写法不仅更简洁、可读性更强,而且更直观。

更棒的是,我们不必等到它正式发布——现在就可以使用它。你可以通过扩展 Array 类来实现这个功能:

975efabc057029ded1cd08c7d963187f.png

处理未指定的结束索引

如果我们省略第二个数字(即 end 参数),数组会切片到最后一个元素吗?

0c765ec789c6085d0de3ebd4761dad85.png

它不会这样做?

c5dc5ab54ca21ca10c63580b4568c113.png

这是因为 end 被赋值为空字符串,而 Number('') 的结果是 0,所以我们得到了 arr.slice(n, 0),它总是返回一个空数组。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可以对 r() 方法进行升级,使其能够正确处理这种情况:

fc1da4d35295e5ba07c4ed2275d72953.png

9313b24925c13e49378616d075e5fe2c.png

处理负索引

这个新方法能处理负索引吗?

f72aeed2ae7723f368cf1da3478efa19.png

当然可以!

1344df1cd7909100b93cdd9895de97f0.png

负的 startend 值会直接传递给 slice(),因为它已经内置了对负索引的支持。

起始-结束-步长

我们再次升级,支持 array[start:stop:step],也就是支持以固定的间隔跳过数组中的元素。

正如我们在 Python 中所见的那样:

9691d5f2287be16307738e71bb4570ae.png

然而,slice() 本身并不支持步长,所以我们需要使用一个 for 循环来快速遍历数组:

897e0f89335e65bfb86f22f2e3a6cad5.png

101f8e2f129dd7574643c38f9f0b08ec.png

Array.reduce() 以不可变的方式完成了完全相同的任务。我认为,在数据转换的过程中,函数式编程的流动性使得它显得格外优雅。

可读性受到影响了…

e1d760e70fe25294e769a4a29c5d80a4.png

如果我们想要反向遍历数组呢?

当然 Python 有它:

5fb1d5d7b7f87dad988cb89bc8747724.png

在这种情况下,start 应该大于 stop,因为你是从右向左计数,所以 start 应该更大一些。

73cefb34db2f7523bef5e6f16527d052.png

我们需要再次调整 slice() 的使用方式,当 step 为负数时交换 absStartabsEnd

6296cb5480172f2b1a234b43520717c9.png

slice()end > start 时会返回一个空数组,这样我们就能够使用它进行一些基础操作。

4f9db59bfa9242b1a5a3b2edca0ad97d.png

现在,让我们将所有功能组合在一起:

0ed6c6fd970ba02b00154f1feba05696.png

eb5078836929df1f36e45a1f1cc0fd7a.png

bbb87b871f8ebffde362cb04bc021955.png

回顾一下我们是如何开始的:

c8270974e249f555fe25346e461c261e.png

这不仅简化了代码,而且成功将 Python 中的酷炫数组切片语法带入了 JavaScript。

当然,代码中我们还没有添加对错误类型和边界情况的检查,花了不少时间调试这些问题。如果我们进一步添加多维数组支持,比如 numpy,代码会变得更加复杂,但这也是值得尝试的。

a590a741f5efdbc84ebf8ce1eea0d449.png

通过这个新的 Array r() 方法,我们成功地将 Python 的数组切片语法引入了 JavaScript。

最后:

CSS技巧与案例详解

vue2与vue3技巧合集

VueUse源码解读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其著作权各归其原作者或其出版社所有。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本文来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haidsoft.com/134021.html

(0)
上一篇 2025-07-15 19:33
下一篇 2025-07-15 19:45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