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欢迎来到IT知识分享网。
原文链接:用例图介绍
目录
对于用例图来说我们需要了解的是什么叫用例图,构成用例图的要素,用例图有哪些重要的元素,各个用例之间的关系。当然最重要的是如何根据需求创建用例图。具体的创建通过一个简单的学生管理的例子说明创建的过程和例子。
1 什么是用例图
1.1 用例图的含义
由参与者(Actor)、用例(Use Case)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构成的用于描述系统功能的动态视图称为用例图。要在用例图上显示某个用例,可绘制一个椭圆,然后将用例的名称放在椭圆的中心或椭圆下面的中间位置。
要在用例图上绘制一个参与者(表示一个系统用户),可绘制一个人形符号。参与者和用例之间的关系使用带箭头或者不带箭头的线段来描述,箭头表示在这一关系中哪一方是对话的主动发起者,箭头所指方是对话的被动接受者。
在用例建模中,为了更加清楚的描述用例或者参与者,会使用到注释。
1.2 用例图的作用
2 用例图的构成要素
2.1 参与者
在用例图中使用一个人形图标来表示参与者,参与者的名字写在人形图标下面。
2.2 参与者间的的关系
由于参与者实质上也是类,所以它拥有与类相同的关系描述,即参与者与参与者之间主要是泛化关系(或称为“继承”关系)。泛化关系的含义是把某些参与者的共同行为提取出来表示成通用行为,并描述成超类。泛化关系表示的是参与者之间的一般/特殊关系,在UML图中,使用带空心三角箭头的实线表示泛化关系。
2.3 系统边界
3 用例的重要元素
3.1 如何识别用例
3.2 用例的粒度
比如:网站后台管理系统中的会员信息维护用例,管理员需要进行添加会员信息、修改会员信息、删除会员信息等操作。
我们还可以根据具体的操作把它抽象成3个用例,它展示的系统需求和单个用例是完全一样的。
3.3 用例规约
4 用例之间的关系
4.1 包含
包含关系指用例可以简单地包含其他用例具有的行为,并把它所包含的用例行为作为自身行为的一部分。在UML中,包含关系是通过带箭头的虚线段加<>字样来表示,箭头由基础用例(Base)指向被包含用例(Inclusion)。
4.2 扩展
4.3 泛化
泛化的示例:银行存款有两种方式,一种是银行柜台存款,一种是ATM机存款。在这里,银行柜台存款和ATM机存款都是存款的一种特殊方式,因此“存款”为父用例,“银行柜台存款”和“ATM机存款”为子用例。
使用Rose创建用例的步骤说明
1. 需求分析
2.识别参与者
3.构建用例模型
系统管理员直接参与的用例为登录、找回密码、查看班级基本信息、删除班级基本信息、修改班级基本信息和录入班级基本信息。校领导直接参与用例登录、找回密码和查看班级基本信息。当登录过程中发生忘记密码的情况,就需要使用找回密码的功能来找回密码,而在正常情况下用不到找回密码这个功能所以用例找回密码”和用例登录之间是扩展关系。
教师参与用例录入成绩、修改成绩、保存成绩、查询成绩、删除成绩和登录。学生参与用例登录和查询成绩。因为修改成绩和录入成绩的时候都要保存成绩,所以将保存成绩抽象出来作为单独的一个用例。用例录入成绩、修改成绩和用例保存成绩之间是包含关系,用例找回密码和用例登录之间是扩展关系。
学生作为参与者直接参与用例查看课程信息、按课程编号查看、按课程名查看、选择课程、删除已选课程、登录和找回密码。系统管理员参与用例登录、找回密码和“维护课程信息”。其中查看课程信息有两种方式,一种是按照课程名查看,另一种是按照课程编号查看。所以查看课程信息是父用例,而按照课程名查看和按照课程编号查看是子用例,他们之间的关系是泛化关系。用例找回密码和用例登录之间是扩展关系。
系统管理员参与用例创建新账号、设置账号、设置账号基本信息、设置账号权限、查看账号和删除账号。在设置帐号时,主要分为设置账号的基本信息和设置账号的权限,为了便于修改和维护,将这两个功能分别抽象为两个用例。所以用例设置账号基本信息、设置账号权限和用例设置账号之间是包含关系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其著作权各归其原作者或其出版社所有。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本文来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haidsoft.com/1340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