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路笔记】-电位差

【电路笔记】-电位差本文详细介绍了电位差的概念 解释了电势差如何影响电流 以及如何通过欧姆定律计算电流

大家好,欢迎来到IT知识分享网。

电位差

电路中任意两点之间的电压差称为电位差,正是这种电位差使电流流动。

1、概述

与以电荷形式围绕闭合电路流动的电流不同,施加的电势差不会移动或流动。

两点之间产生的电势差的单位称为伏特,通常定义为一欧姆的固定电阻上流过一安培的电流时所下降的电势差。

换句话说,1 伏特等于 1 安培乘以 1 欧姆,或者通常 V = I × R V = I \times R V=I×R

欧姆定律指出,对于线性电路,流过它的电流与它两端的电势差成正比,因此任何两点之间的电势差越大,流过它的电流就越大。

例如,如果 10Ω 电阻器一侧的电压测量为 8V,而电阻器另一侧的电压测量为 5V,则电阻器两端的电位差将为 3V (8 – 5),从而导致流过 0.3A 的电流 。

然而,如果一侧的电压从 8V 增加到 40V,则电阻器两端的电位差现在将为 40V – 5V = 35V,从而产生 3.5A 的电流。 电路中任意点的电压始终是相对于公共点(通常为 0V)来测量的。

对于电路来说,大地电位通常为零伏 (0V),并且一切都以电路中的公共点为参考。 这在理论上类似于测量高度。 我们以类似的方式测量山丘的高度,即海平面位于零英尺,然后将山丘或山脉的其他点与该水平进行比较。

以非常类似的方式,我们可以将电路中的公共点称为零伏,并将其命名为接地、零伏或接地,然后将电路中的所有其他电压点与该接地点进行比较或参考。 在电气示意图中使用公共接地或参考点可以更简单地绘制电路,因为可以理解到该点的所有连接都具有相同的电位。 例如: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电位差

由于电位差的测量单位是伏特,因此电位差主要称为电压。 串联连接的各个电压可以加在一起,得到电路的“总电压”总和,如串联电阻教程中所示。 例如,并联组件两端的电压始终与并联电阻器教程中所示的值相同。

对于串联电压: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对于并联电压: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2、电位差示例1

利用欧姆定律,流过电阻器的电流可以计算如下:

计算流过一个 100Ω 电阻的电流,该电阻的一个端子连接到 50 伏电压,另一个端子连接到 30 伏电压。

A 端电压等于 50v,B 端电压等于 30v。 因此,电阻两端的电压如下: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电阻两端的电压为20V,则流过电阻的电流为: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3、分压网络

我们从之前的教程中知道,通过将电阻器串联连接在一起,产生电势差,我们可以产生一个分压器电路,该电路将给出每个电阻器上的电压相对于整个组合上的电源电压的比率。

这产生了通常所说的分压器网络,并且该网络仅适用于串联连接在一起的电阻器,因为正如我们在并联电阻器教程中看到的那样,并联连接在一起的电阻器产生了所谓的分流器网络。 考虑下面的串联电路。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电压分配

该电路显示了分压器电路的原理,其中输出电压在串联链中的每个电阻器上下降,电阻器 R 1 R_1 R1 R 2 R_2 R2 R 3 R_3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其著作权各归其原作者或其出版社所有。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本文来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haidsoft.com/134436.html

(0)
上一篇 2025-07-12 15:20
下一篇 2025-07-12 15:33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