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电路与系统基础

电子电路与系统基础电流由带电粒子的移动产生 带电粒子的定向运动则必须施加定向的电场 电场又是由于电动势产生的

大家好,欢迎来到IT知识分享网。

1.1基本电量

1.带电粒子运动形成电流

电流由带电粒子的移动产生,带电粒子的定向运动则必须施加定向的电场,电场又是由于电动势产生的

2.电流的描述、电荷能量守恒

电子电路与系统基础

电子电路与系统基础

某种能量形式->电动势->电场(电能)->电压->其他能量形式

3.有源无源网络,功率

电子电路与系统基础

最基本的抽象元件:

电子电路与系统基础

储能:

电子电路与系统基础

端口定义:这里说的是一个端口

电子电路与系统基础

4.器件基础:二极管

电子电路与系统基础

3.电路定理

1.几种电压源电流源表现形式

电子电路与系统基础

2.线性内阻电源:

理想电压源电流源是没有内阻的但一般情况下都想有内阻的,且一般都不是直线,但实际的分析中我们可以把曲线抽象成直线,这样可以简化分析过程(直线伏安特性)

电子电路与系统基础

上面有流控形式即带内阻电压源表现形式图(与电阻串联,戴维南电压源)

分析方法:把i-v图像特性曲线化为数学语言成为约束方程,画出等效电路

同理,我们可以从上面线性内阻电源公式推出压控形式即带内阻的电流源(与电阻并联,诺顿电压源)

电子电路与系统基础

3.源负载功率分析

1.最大功率条件推导:

电子电路与系统基础

电子电路与系统基础

电子电路与系统基础

2.戴维南电压源和诺顿电流源的端口转化:v->i   R->G 可推出诺顿电流源的端口额定功率

电子电路与系统基础

3.由此可推出对偶定理

串联RLC对应并联GCL

对偶电路元器件摆置
串联 电压源 电阻 L C 开路电压
并联 电流源 电导 C L 短路电压
分压系数 电阻 v
分流系数 电导 i

串联总电阻等于串联总电阻之和

并联总电导等于并联总电导之和

4.单端口网络等效   加压求流,加流求压

1.不含源的端口等效:

示例:电子电路与系统基础

上面有加压、加流、量纲验证方法、极端情况验证方法

下面是惠斯通电桥推导过程

电子电路与系统基础

2.推出替代定理

电子电路与系统基础

3.含源的端口等效

电子电路与系统基础

4.推出戴维南定理

电子电路与系统基础

5.由戴维南定理类比推出诺顿定理

电子电路与系统基础

6.回顾,更新解题方式

电子电路与系统基础

5.二端口网络等效

1.例子

1.等效示意图

电子电路与系统基础

2.对端口1进行加压分析

电子电路与系统基础

3.对端口2进行加流分析

电子电路与系统基础

4.将两个端口合并运用叠加定理

电子电路与系统基础

 我们可以看出这个二端口的网络之间端口1,2参量之间互相影响,为了简化网络,引入了受控源。

2.受控源

1.引入受控源的概念

电子电路与系统基础

受控源实际上是端口之间作用关系的抽象描述

2.对每个量进行分析:

电子电路与系统基础

3.转换表述形式:(更简便)

电子电路与系统基础

4.多种受控源

电子电路与系统基础

5.基本单向放大器

电子电路与系统基础

4.完备方程列写方法

1.二端口的戴维南定理和诺顿定理

1.无独立源

电子电路与系统基础

2.有独立源

电子电路与系统基础

3.根据对偶定理推诺顿定理

电子电路与系统基础

4.由此推出二端口网络的多种表达形式:

电子电路与系统基础

教材:《电子电路系统基础》李国林主编

暂定更新目录:

8.27更新网络参量 二极管

8.28-29晶体管 MOSFET 

8.30  BJT

8.31反相电路 数字门

9.1小信号放大 大信号放大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其著作权各归其原作者或其出版社所有。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本文来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haidsoft.com/141602.html

(0)
上一篇 2025-05-16 12:15
下一篇 2025-05-16 12:20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