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新风系统的基本知识,以备不时之需

中央新风系统的基本知识,以备不时之需新风系统以其健康 舒适 节能的优点 被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于工程中 很多人对新风这个词并不陌生 但要对其做个概述 或许就有些勉为其难了 因此本文提供 新风系统

大家好,欢迎来到IT知识分享网。

新风系统以其健康、舒适、节能等优点在工程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许多人都熟悉“新鲜空气”这个词,但可能很难对其进行概述。 因此,本文提供了解中央新风系统的基本知识,以备不时之需。 #我要上头#

新风系统设备尺寸_新风系统主机尺寸多少_主机新风尺寸系统图片

一、住宅新风系统简介

住宅新风系统主要利用位于建筑物厨房或卫生间的新风机,将风机提供的新风通过新风管道源源不断地送入卧室、客厅。 在安装机组的厨房或浴室的墙壁上设置污浊空气入口,以排出污浊空气。 室外或烟道,通过交换器与新风同时进行能量交换,降低能耗。 至此,鸡舍内的通风过程已经完成。

中央新风系统的安装包括主机的安装、送排风管道的安装、污风口和新风口的安装。

新风主机:一般放置在厨房或卫生间的天花板上。

吸风口:安装在厨房或卫生间的墙壁上或安装在客厅等处。

进风口:安装在卧室、客厅等处。

风道系统:连接出风口和新风主机。 组织所需的送风路径。

新风系统设备尺寸_主机新风尺寸系统图片_新风系统主机尺寸多少

2、中央新风系统的分类

中央新风系统分为:单向流中央新风系统、双向流中央新风系统、全热交换新风系统。

(1)单向流中央新风系统

单向流系统是一种“强制排气、自然进气”的系统。 以住宅为例,在厨房、卫生间等污浊空气聚集的地方安装排风口,通过排风扇将污浊空气排出室外。 它会在房间内产生负压。 在它的作用下,自平衡进风口安装在需要保持新鲜的卧室和客厅的窗户上方。 新风经自平衡进风口处理后流入室内。

该系统的优点是:避免了第一次新风系统带来的新风管道污染问题,可按需通风,隔离灰尘,抗风压,防蚊,成本低,运行成本低,隐蔽安装,不影响内部空间的使用; 同时,可更换的滤膜和消音套延长了电机的使用寿命,使其更加清洁。

缺点是:室内能量损失随新风交换量的变化而变化。

(2)双向流中央新风系统

双向流是“强制排风、强制送风”系统,由一套强制送风系统和一套强制排风系统组成。 与单向流的区别在于送风形式由自然送风改为强制送风。 新鲜空气通过送风系统的风道进入室内,废气通过排风系统的风道排出室外。 新风和排风的流向、新风口和排风口的布局可根据具体要求实现和布置。

这种系统要求室内布置新风管道和排风管道,还必须有总进风口和总出风口。 该系统的优点是:由于没有换热芯,成本低,送排风量可调。

缺点:室内屋顶有管道,也存在清洗新风管道的问题。 存在造成二次污染的可能性。

(3)全热交换平衡新风

采用空气全热交换设备实现室内排风与新风同时等量转换。 新风在进行空气交换的同时,通过全热交换器回收排风中的大部分热(冷)和水分,使排风造成的空调能量损失减少到最低限度。

使用该系统需要在室内分别布置新风管道和排风管道,还必须有总进风口和总出风口。 该系统的优点:热效率高,可利用室内空气来加热或冷却新进入的新风,减少室内能量损失。 缺点:室内屋顶有管道,还存在清洁新风管道的问题。 存在造成二次污染的可能性。

新风系统主机尺寸多少_主机新风尺寸系统图片_新风系统设备尺寸

新风系统主机尺寸多少_新风系统设备尺寸_主机新风尺寸系统图片

3、新风系统的选择

(1)选型计算

根据建筑物的性质、用途、结构以及室内人数,应从“室内人数”和“室内换气次数”两个方面计算建筑物内所需新风量Q ”,机械通风主机应选择较大值。

QH=建筑容积×换气次数(QH建筑所需新风量)

QR=每人新风量×计算室内人数(QR人体所需新风量)

国际通用标准-1989规定室内每小时最小新风量大于0.35倍。 所需新风量(CMH)=房间面积(平方米)×净楼层高度(米)×每小时换气次数(ACH)

出于经济原因,民用建筑换气次数可按每小时0.8~1.5次计算,而商业区域一般按2~5次计算。 当单独设置新风系统且换气量较大时,应充分考虑新风对采暖负荷和空调负荷的影响。 从节能角度考虑,建议使用全热交换新风机组。

我国《室内空气质量标准》规定,居住环境的新风量每人至少应为30CMH,并取两个值中的最大值。 例如:120平方米的住宅单元净层高为2.6米(不含吊顶空间)

QH=30CMH/人×5人=

QR=×2.6m×0.35ACH=109.2CMH

取QH=。

(二)选择新风时的注意事项

①一般来说,为保证环境对流顺畅,系统排风量=新风量。 但卫生间、厨房必须保持一定的负压,而手术室必须保持一定的正压。 因此,卫生间通常只设排风系统,并在距离室内地面不超过1.2m处安装自然送风口。

② 体育馆、会议厅、影剧院等可根据入住率和换气次数来确定新风量。

主机新风尺寸系统图片_新风系统设备尺寸_新风系统主机尺寸多少

4、新风管道及室内出风口

(1)通风管道计算有两个基本任务

一是确定管道的阻力;

其次是确定管道的尺寸。 管道设计是否合理直接影响系统的投资成本和运行成本。

(2)管段风速范围:

主管:6-8m/s 支管:4-6m/s。 根据假定的风速V和确定的风量L计算风道面积尺寸,计算公式如下:A=L/V

根据给定的管径规格选择风管直径尺寸,并根据确定的风管直径面积计算管道内的实际流速:V=L/A

5、中央新风系统管道材质

(1)新型超级风管(复合玻纤板风管)

是近年来最新的风管材料。 它以离心玻璃纤维板为基础,堆积密度为64kg/m3,厚度为25mm。 内部覆盖玻璃丝布,喷胶,外部贴防潮铝箔。 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材料工业》标准》JC/T591-1995复合玻纤板风管标准。 该产品具有消音、保温、防火、防潮、漏气小、经济实用等优点,材质轻,便于运输和吊装,易于现场改造,施工方便,易于组装,需要密封的连接点很少。 节省安装空间,热效率高,运行安静,使用寿命长,性价比最优,综合成本低。 但施工时必须防止长时间浸泡在水中和人为损坏。

(2) 软管

一般采用复合软管,也有采用塑料软管的。 由于塑料软管比较细,容易老化和脆化,因此很少用于新风系统,因为一旦破裂不易更换。

软管外面有一层PVC保护膜,里面有两片铝箔和钢条支撑管道。 钢筋的作用是防止管道在弯曲时粘在一起并不易被压碎。

优势:

① 施工周期短(与PVC管相比);

②可与天花板、墙壁紧密贴合;

③由于软管转动方便,延展性强,非常适合吊顶上多而复杂的管道(如空调管、冷暖水管、消防管等),且无需破坏太多的墙;

④可用于吊顶已完工或旧房翻新的场合,不用担心损坏部分吊顶;

⑤ 方便以后改变管路及进出风口的位置。

缺点:

新风系统主机尺寸多少_主机新风尺寸系统图片_新风系统设备尺寸

①由于软管折叠,内壁不光滑,导致风阻较大,通风效果受损;

②又由于软管内部风阻较大,风量应比硬管主机大,且软管不能送得太远或弯曲太多;

③软管不如PVC硬管坚固,更容易被割伤或划伤。

(3)PVC管

PVC管材的主要成分是聚氯乙烯,添加了其他成分来增强其耐热性、韧性、延展性等。这些都是我们家里常见的下水管道,但是那些是为了漏水,新风系统的用于通风。

优势:

① 坚固耐用,即使使用多年也不易损坏;

新风系统主机尺寸多少_主机新风尺寸系统图片_新风系统设备尺寸

②内壁光滑,风阻小,风量衰减不明显,可将风送至较远的房间;

缺点:

① 施工周期长(与软管相比),成本较高;

② 不能在已安装吊顶的场所使用,且架空空间内管道复杂时不便于使用;

③由于固定硬管和转弯需要较多的空间,吊顶的高度一般高于软管的高度;

④ 后期改造管道或改变进出风口位置较困难。

鉴于两者的优缺点,软管在新风系统中常与PVC管组合使用。 主管为PVC管,支管与主机连接采用软管连接。

新风系统设备尺寸_新风系统主机尺寸多少_主机新风尺寸系统图片

6、中央新风系统安装

①主机安装在各厨房或卫生间的吊顶,主卧室、客厅、厨房、卫生间安装排风口,形成以厨房、卫生间为主的负压区域,形成合理的出风口窗户上有新的通风口。 组织气流产生对流,使室内浑浊空气排出室外,将室外新鲜空气引入室内;

②中央新风管道与新风机、新风出口与管道之间采用软连接;

③合理安排排气口位置,尽量减少空气死角;

新风入口与排风口应保持一定距离,防止气流短路; 当进风口和排风口在同一侧时,排风口应比进风口高6m; 进风口和出风口在同一侧同一高度时,水平距离不宜小于10m,中央新风口应保证新鲜空气,进风口下缘不宜小于2m距室外地面,新风入口应低于排风口;

④室内送风、排风管道方向应尽量沿墙,尽量减少对原房屋结构的影响,室内送风口和回风口距离应大于3m;

⑤室外进风口需保温,主要是防止凝露;

⑥ 全换热器维护空间需预留400*400mm以上的检查口;

⑦ 室内送排风管道不允许穿过梁,需从梁下穿过。 现在很多厂家都有专门的新风管道。

主机新风尺寸系统图片_新风系统设备尺寸_新风系统主机尺寸多少

7、住宅新风系统的维护

住宅新风系统的维护非常简单。 主要是过滤器的清洗。 过滤器的堵塞会对新风量产生很大的影响。 安装新风机主机时,应留有检修口,以便于更换过滤器等。对于热回收新风机组,还需要每六个月或一年将换热器取出清洗一次,以免减少恢复效率。 检修口的另一个目的是在鼓风机电机损坏时可以进行更换。 一般检查口尺寸为400×400mm。

八、结论

新风系统为人们提供更加舒适的空间,不断推动当代社会的居住文化。 新风系统的原理很简单,但要提供一个清新、舒适、健康的空间,就需要精心的设计和安装。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其著作权各归其原作者或其出版社所有。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本文来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haidsoft.com/142705.html

(0)
上一篇 2025-05-08 17:45
下一篇 2025-05-08 18:00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