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固件的简单解释

关于固件的简单解释固件固件固件 固件

大家好,欢迎来到IT知识分享网。

  我不喜欢等人也不喜欢被别人等——赤砂之蝎

关于固件的简单解释

简而言之 固件是什么

固件(Firmware)是一种软件类型,它是嵌入式系统中的一部分,通常存储在设备的非易失性存储器中,如闪存或ROM(只读存储器)。与操作系统不同,固件是一种被嵌入到硬件设备中的软件,用于控制设备的基本功能和操作。它通常用于控制硬件设备的低级别操作,例如启动过程、初始化设备、控制硬件功能和与其他设备通信等。

固件通常被写入到设备中并在设备制造时设置,但有时也可以通过更新方式来更新。固件更新可以修复错误、改进性能、增加功能或提供安全补丁。

在许多电子设备中,例如路由器、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数字相机和家用电器等,都包含固件。

 

 

那是固件先运行还是软件系统先运行或者是软件先运行呢

在大多数情况下,固件会在设备上电时首先运行。固件负责初始化设备的基本硬件和设置,并在必要时启动操作系统或其他软件系统。一旦固件完成了其初始化任务,它通常会引导加载操作系统或其他软件。操作系统和其他软件系统在加载后,负责管理设备的高级功能和用户交互。

所以,简而言之,一般来说,固件先于软件系统运行。

举个例子,说的明白一点

当你打开计算机时,固件会首先运行。在大多数个人计算机中,固件是称为BIOS(基本输入/输出系统)或UEFI(统一可扩展固件接口)的软件。这个固件会执行一系列自检(POST,电源自检),然后初始化系统硬件,例如内存、硬盘驱动器、键盘和显示器。

一旦固件完成了初始化,它会检查引导设备,通常是硬盘或固态驱动器,以寻找引导加载程序(Bootloader)。引导加载程序负责加载操作系统,例如Windows、macOS或Linux。

所以,在这个例子中,固件(BIOS或UEFI)是首先运行的软件,它负责引导加载程序的加载,然后由引导加载程序加载操作系统。

 

我们经常用电脑的话,会使用到那些固件

在日常使用电脑的过程中,你可能会涉及到以下几个固件:

  1. BIOS/UEFI:作为计算机的基本固件,负责启动计算机、初始化硬件,并加载操作系统。
  2. 硬盘固件:硬盘驱动器中内置的固件,用于控制磁盘的操作,例如寻道、错误检测和纠正、读写数据等。
  3. 图形卡固件:图形处理器(GPU)中内置的固件,用于控制图形渲染、显示输出和视频解码等。
  4. 网络适配器固件:网卡或无线网络适配器中的固件,负责管理网络连接、处理数据包和实现协议等。
  5. 固态硬盘固件:固态硬盘(SSD)中的固件,用于管理闪存存储、垃圾回收、坏块管理和性能优化等。
  6. 主板芯片组固件:主板上的芯片组(Chipset)中的固件,负责管理与主板相关的功能,如USB控制器、SATA控制器、PCIe控制器等。

这些固件在日常使用中通常是无需用户干预的,但它们确保了计算机的正常运行和各种硬件设备的有效操作。

 下面是一篇文章 可以学习帮助理解

文章目录
一、软件 硬件 固件
二、BIOS(Basic Input/output System)
三、百度百科的解释
四、固件的工作原理
五、应用
六、参考链接

一、软件 硬件 固件
通常我们会将硬件和软件分开看待,二者协同工作为我们提供计算机的体验。
硬件是摸得着的实体,而软件是一行行代码。
电脑照着这些代码显示出游戏、推特还有那些乱七八糟的东西。

再加上,它非常“接近硬件”,人们就认为它算是某种软硬件的结合体。但是啊“接近硬件”又是什么意思?
构成固件的代码会非常直接地与硬件沟通,而常规的软件要做到这一点则一般需要经过API操作系统还有设备驱动。其原因在于固件的作用就是连结着软硬件的底层且基础的纽带,也是控制系统硬件的方式。

二、BIOS(Basic Input/output System)

举个例子在PC内部会有UEFI或BIOS芯片。你一按下开机键BIOS就开始运作了,它会根据你的配置初始化硬件并检查错误。

然而老电脑里的BIOS则是为键盘等外设与系统软件提供了一个简单可靠的沟通渠道,在操作系统开始运行后仍在运作。

所以说,就算是遥控器这样很简单的设备,也需要固件,才能将按键操作转换成电视能理解的红外信号。
因为固件对于这些底层的联动非常重要,所以它有时候也需要升级才能提供特定的功能或者修复bug。

主板的BIOS升级是一个绝佳的例子。比如,升级才能让主板支持同款插槽的新的CPU,不过由于大部分电子设备没了固件就无法运行,通常不建议对它进行改动,除非是出现了特定的问题,而你知道升级能够修复。毕竟,如果出现了停电之类的意外,导致没能成功升级,设备可能会永远“变成砖头”

还有些固件是完全不能升级的,要么是因为存在ROM(Read Only Memory)里,也就是只读芯片,这在硬件上就是没办法升级的,也有可能是因为有软件锁。
有些设备是不需要固件升级的,比如简单的U盘。而也有些设备使用固件存储独家功能,加大竞争对手给它“搞清楚”难度。然而,软件上的固件限制通常很容易绕过,要么是安装自制固件,这种做法有时候可以启用额外的功能,要么是有坏人将固件用作攻击的方式。固件通常没有加密什么的,而且开发者大都专注于提高操作系统和应用程序的安全性,而不是固件,这也使得固件成了黑客和间谍的目标。
这主要是因为被黑的固件在格式化硬盘之后,即使会留存下来,也很难检测,而且由于固件直接控制硬件,固件被黑甚至会导致硬件损坏。几年前甚至有研究人员做了哥概念验证,黑进苹果MacBook电池的固件,让电池过充,永久损坏。

三、百度百科的解释
固件(Firmware)就是写入EPROM(可擦写可编程只读存储器)或EEPROM(电可擦可编程只读存储器)中的程序。
固件是指设备内部保存的设备“驱动程序”,通过固件,操作系统才能按照标准的设备驱动实现特定机器的运行动作,比如光驱、刻录机等都有内部固件。
固件是担任着一个系统最基础最底层工作的软件。而在硬件设备中,固件就是硬件设备的灵魂,因为一些硬件设备除了固件以外没有其它软件组成,因此固件也就决定着硬件设备的功能及性能。
固件是计算机启动时连接硬件和操作系统的底层代码。

四、固件的工作原理
固件(firmware)一般存储于设备中的电可擦除只读存储器EEPROM(Electrically Erasable Programmable ROM)或FLASH芯片中,一般可由用户通过特定的刷新程序进行升级的程序。一般来说,担任着一个数码产品最基础、最底层工作的软件才可以称之为固件,比如计算机主板上的基本输入/输出系统BIOS(Basic Input/output System),在以前其实更多的专业人士叫它固件。
通常这些硬件内所保存的程序是无法被用户直接读出或修改的。在以前,一般情况下是没有必要对固件进行升级操作的,即使在固件内发现了严重的Bug也必须由专业人员带着写好程序的芯片把原来机器上的更换下来。早期固件芯片一般采用了ROM设计,它的Firmware代码是在生产过程中固化的,用任何手段都无法修改。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修改固件以适应不断更新的硬件环境成了用户们的迫切要求,所以,可重复写入的可编程可擦除只读存储器EPROM(Erasable Programmable ROM),EEPROM和flash出现了。这些芯片是可以重复刷写的,让固件得以修改和升级。

五、应用
其实任何数码设备都有固件,只是我们有时忽略它的存在而已。
先举一些例子:手机、数码相机、mp3、mp4、路由器、电子书、交换机、猫、PSP、PS3、NDS、XBOX、U盘、主板、打印机的BIOS(BIOS就是一种固件)、显卡的BIOS。
鼠标、显示器、光驱、硬盘、键盘、数码卫星接收器、GPS终端、精密的电子仪器(比如核磁共振仪)等等。
固件既然是软件,就有大小之分。大的可有几百兆,小的也许只有几K,甚至不足1K。
对于独立可操作的电子产品,固件一般指它的操作系统(“担任着一个数码产品最基础、最底层工作的软件才可以称之为固件”,这和操作系统的定义很一致)。比如PSP的固件,就是指PSP 的操作系统。同理,IPHONE的固件也是其操作系统,路由器的固件就是路由器的操作系统,MP4的固件就是MP4的操作系统等。
而对于非独立的电子产品,比如硬盘、鼠标、BIOS、光驱、U盘等设备,固件就是指其最底层的,让设备得以运行的程序代码。

六、参考链接
百度百科-固件
B站-TechQuickie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其著作权各归其原作者或其出版社所有。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本文来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haidsoft.com/143729.html

(0)
上一篇 2025-05-01 17:20
下一篇 2025-05-01 17:26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