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SCII、Unicode、UCS-2、UTF-8互转编码原理

ASCII、Unicode、UCS-2、UTF-8互转编码原理Unicode 的范围为 0 0x10FFFF 换算成 10 进制为 0 有 0 1 114 112 个字符 所以 100 多万个字符是足以支持世界上的任何语言的世界上存在着多种编码方式

大家好,欢迎来到IT知识分享网。

基础

ASCII (American Standard Code for Information Interchange),1967年

GB2312 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汉字信息交换用编码,国家标准总局发布,1981年5月1日实施,对应的国标标准号:GB/T 2312-1980

Unicode 1990年开始研发,1994年发布初版

其实还有比如日本 Shift-JIS,韩国EUC-KR

各式各样的编码,其实原理就是把用到的符号定义一个编号。

背景

在文件流读写的时候,对字节流和字符流的一个匹配关系产生了兴趣,比如一个文本文件存储结构是什么,为什么文件会乱码等一系列探索做个记录

正文

1. ASCII码

其中:

0~31及127(共33个)是控制字符或通信专用字符(其余为可显示字符)
32~126(共95个)是字符(32是空格),其中48~57为0到9十个阿拉伯数字。
65~90为26个大写英文字母,97~122号为26个小写英文字母,其余为一些标点符号、运算符号等。

ASCII码表具体情况可以参考

ASCII、Unicode、UCS-2、UTF-8互转编码原理

ASCII缺点

2. Unicode

Unicode官网:https://home.unicode.org/ 
2.1 Unicode的定义

Unicode的范围为 【0-0x10FFFF】,换算成10进制为【0-】有0-1,114,112个字符,所以100多万个字符是足以支持世界上的任何语言的

世界上存在着多种编码方式, 同一个二进制数字可以被解释成不同的符号. 因此, 要想打开一个文本文件, 就必须知道它的编码方式, 否则用错误的编码方式解读, 就会出现乱码.为什么电子邮件常常出现乱码?就是因为发信人和收信人使用的编码方式不一样.

可以想象, 如果有一种编码, 将世界上所有的符号都纳入其中. 每一个符号都给予一个独一无二的编码, 那么乱码问题就会消失. 这就是Unicode, 就像它的名字都表示的, 这是一种所有符号的编码.

Unicode也是一种字符编码方法, 不过它是由国际组织设计, 可以容纳全世界所有语言文字的编码方案. Unicode的学名是”Universal Multiple-Octet Coded Character Set”,简称为UCS. UCS可以看作是”Unicode Character Set”的缩写.

Unicode当然是一个很大的集合, 现在的规模可以容纳100多万个符号. 每个符号的编码都不一样, 比如, U+0639表示阿拉伯字母Ain, U+0041表示英语的大写字母A, U+4E2D表示汉字中国的”中”. 具体的符号对应表, 可以查询unicode.org, 或者专门的汉字对应表.

2.2 Unicode的问题

需要注意的是, “Unicode只是一个符号集, 它只规定了符号的二进制代码, 没规定这个二进制代码应该如何存储”。

比如, 汉字”中”的unicode是十六进制数4E2D, 转换成二进制数足足有15位(1101), 也就是说这个符号的表示至少需要2个字节. 表示其他更大的符号,可能需要3个字节或者4个字节, 甚至更多。

这里就有两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是, 如何才能区别unicode和ascii?计算机怎么知道三个字节表示一个符号, 而不是分别表示三个符号呢?

第二个问题是, 我们已经知道,英文字母只用一个字节表示就够了, 如果unicode统一规定, 每个符号用三个或四个字节表示, 那么每个英文字母前都必然有二到三个字节是0, 这对于存储来说是极大的浪费,文本文件的大小会因此大出二三倍, 这是无法接受的.

它们造成的结果是:

注意:Unicode只是一个符号集,它只规定了各个字符所对应的二进制数,并不是为了计算机系统专门设计的,没有规定在计算机中如何存储。

2.3 UCS(Unicode的定长字符编码)

【这部分参考了:https://blog.csdn.net/_/article/details/】
  通用多八位编码字符集(Universal Multiple-Octet Coded Character Set)也叫通用字符集(Universal Character Set, UCS),是由ISO制定的ISO 10646(或称ISO/IEC 10646)标准所定义的标准字符集。

通用多八位编码字符集包括了其他所有字符集。它保证了与其他字符集的双向兼容,即,如果你将任何文本字符串翻译到UCS格式,然后再翻译回原编码,你不会丢失任何信息。

UCS-2

定长2个字节,这个不等于UTF-16
UCS-2(Universal Character Set coded in 2 octets),是用定长2个字节来表示字符(定长编码,ASCII码部分的字符存储也是2个字节),其取值范围为 U+0000~U+FFFF。Unicode当前默认的版本是UCS-2,UCS-2 编码 与 Unicode码 完全一样,6w+的字符量已经足以用于全球的主要语言的大多数字符。

可以参考以下截图:中(4e2d)国(56fd)A(0041)a(0061)

ASCII、Unicode、UCS-2、UTF-8互转编码原理

UCS-4
定长4个字节,这个等同于UTF-32,但这种我实践过程中是很少用,因为最少需要4个字节存储一个符号,比如一个字母A就需要4个字节存储(原本一个字节就够了),会特别浪费资源。

UCS-4,用四个字节表示代码点,最高位为0,取值范围为 (U+00000000~U+7FFFFFFF),允许表示一百多万个字符

比如,英文字母“A”对应的Unicode(十六进制)是U+0041,转换为十进制是65,转换为二进制是0100 0001,和ASCII码一致,只需要一个字节表示。

比如,中文“一”对应的Unicode(十六进制)是U+4E00,转换为十进制是19968,转换为二进制是100 1110 0000 0000,这个二进制有15位,需要至少2个字节表示。

具体的符号对应表,可以查询Unicode官网,也可以查询专门的汉字对应表,还有字符与Unicode编码在线转换。

3. UTF-8

UTF-8最大的一个特点, 就是它是一种变长的编码方式. 它可以使用1~4个字节表示一个符号, 根据不同的符号而变化字节长度。

互联网的普及, 强烈要求出现一种统一的编码方式. UTF-8就是在互联网上使用最广的一种unicode的实现方式. 其他实现方式还包括UTF-16和UTF-32, 不过在互联网上基本不用.重复一遍, 这里的关系是, UTF-8是Unicode的实现方式之一。

对比 UTF-8 UTF-16 UTF-32 UCS-2 UCS-4
编码空间 0 ~ 10FFFF 0 ~ 10FFFF 0 ~ 10FFFF 0 ~ FFFF 0 ~ 7FFFFFFF
最少编码字节数 1 2 4 2 4
最多编码字节数 4 4 4 2 4
是否依赖字节序

3.1 UTF-8的编码规则
UTF-8的编码规则很简单, 只有两条:
1) 对于单字节的符号, 字节的第一位设为0, 后面7位为这个符号的unicode码. 因此对于英语字母, UTF-8编码和ASCII码是相同的。
2) 对于n字节的符号(n>1), 第一个字节的前n位都设为1, 第n+1位设为0, 后面字节的前两位一律设为10. 剩下的没有提及的二进制位, 全部为这个符号的unicode码。

下表总结了编码规则, 字母x表示可用编码位

ASCII、Unicode、UCS-2、UTF-8互转编码原理

4. Little endian和Big endian

Unicode码可以采用UCS-2格式直接存储. 以汉字”中”为例, Unicode码是4E2D, 需要用两个字节存储, 一个字节是4E, 另一个字节是2D. 存储的时候, 4E在前,2D在后, 就是Big endian方式; 2D在前, 4E在后, 就是Littleendian方式.// Big Endian(4E2D) Little Endian(2D4E)

因此, 第一个字节在前, 就是”大头方式”(Big endian), 第二个字节在前就是”小头方式”(Little endian)。

4.1 计算机如何判定是哪一种编码?(零宽度非换行空格(FEFF)),这个也就BOM
Unicode规范中定义, 每一个文件的最前面分别加入一个表示编码顺序的字符, 这个字符的名字叫做”零宽度非换行空格”(ZERO WIDTH NO-BREAK SPACE), 用FEFF表示. 这正好是两个字节, 而且FF比FE大1.// Big Endian(FEFF),Little Endian(FFFE)
如果一个文本文件的头两个字节是FE FF, 就表示该文件采用大头方式; 如果头两个字节是FF FE, 就表示该文件采用小头方式。
此处使用Notepad++进行演示

ASCII、Unicode、UCS-2、UTF-8互转编码原理以二进制方式打开效果(插件里有一个HEX-Editor可以查看二进制):

ASCII、Unicode、UCS-2、UTF-8互转编码原理

5. Unicode与UTF-8之间的转换(javascript)

ASCII、Unicode、UCS-2、UTF-8互转编码原理

6.思考探索

我在用python获取文件的编码格式,发现没有那种一个属性就可以获取到这个编码格式,其实这个就可以理解什么是BOM 字节顺序标记(Byte Order Mark),通过通过占用几个字符来标记编码格式

import chardet def get_file_encoding(file_path): with open(file_path, 'rb') as f: raw_data = f.read() result = chardet.detect(raw_data) encoding = result['encoding'] return encoding

举例,可以看到我文件中有两个字符,实际文件大小只有2个字节,也就是这个文件中其实是没有地方去记录自己是用的是UTF-8还是GB2312的

ASCII、Unicode、UCS-2、UTF-8互转编码原理

然后我使用UTF-8 BOM格式存储,前面放置了3个字符用来标记 自己是UTF-8的格式,可以看到大小已经变为5个字节

ASCII、Unicode、UCS-2、UTF-8互转编码原理

ASCII、Unicode、UCS-2、UTF-8互转编码原理

总结 

如非特别指定,建议还是使用UTF-8编码,毕竟浏览器的网络流已经指定默认的编码就是UTF-8,一般系统默认了UTF-8,减少因编码带来的排障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其著作权各归其原作者或其出版社所有。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本文来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haidsoft.com/145159.html

(0)
上一篇 2025-04-21 19:15
下一篇 2025-04-21 19:20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