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找到合适自己的文献,并有效的去阅读?

如何找到合适自己的文献,并有效的去阅读?既然要攀登科研高峰 文献就是 巨人的肩膀 只有充分阅读文献之后 才有能力理解科研的脉络和进展 终能开始实验探索 内心中储备的论文量 切记 打印了 可不等于 看过了 直接决定了对于科研问题的思考广度与深度 因此读论文的能力就可以说是科

大家好,欢迎来到IT知识分享网。

既然要攀登科研高峰,文献就是“巨人的肩膀”,只有充分阅读文献之后,才有能力理解科研的脉络和进展,终能开始实验探索。内心中储备的论文量(切记,「打印了」可不等于「看过了」),直接决定了对于科研问题的思考广度与深度,因此读论文的能力就可以说是科研的基本功了。

一篇较好的期刊论文,基本引用文献应当是40篇左右。但这不代表你只要阅读40篇论文即可,为了完善学科背景知识,你实际需要阅读的论文量得达到更多。倘若还要开展自己的研究那就得读更多。这些论文不一定和你的直接研究相关,但却能给你的知识体系奠基。

浏览备选论文的摘要和引言部分,可大致了解论文所解决的问题和使用的方法。这就像翻看书的前言和目录一样,如果论文不对胃口,就要赶紧放弃。找到和自己契合度高的论文,就可以开始精读了。

读论文要带着问题去读,首先要了解这篇文献是讲什么的,采用了什么研究方法,得出了什么成果,以及对于你的研究以及专业的价值和意义。如果文中有图表,要弄清数据的来源和解释。

如何找到合适的文献

当你刚刚开始科研的时候,你不一定有评判优秀论文的品味,看多了不好的论文,岂不是整个基础都打歪了么?

因此,自己在科研早期盲目找到的论文很多都是价值有限的,既可能带坏你的研究品味,也会浪费不少的时间,更学不到太多东西。

如果你想高效率地进入学术状态,不妨从三个方向入手:

1.从经典教材中了解学术发展的脉络和品味

2.从自己师门的论文开始,了解自己实验室的方法和研究领域

3.向同门学习文献

其次文献的阅读顺序也很重要:

1. 摘要、引文、引用的主要信息,研究背景;

2.图表,了解主要数据和解释;

3. 讨论和结论,将图表和结论联系起来,根据图表判断结论是否恰当;

4. 结果,详细阅读结果,看数据是如何得到的,又是如何分析的;

5. 材料和方法,详细阅读材料和实验方法,看实验是如何进行的;

6. 讨论和结果,进一步掌握论文,注意讨论中的关于从已知的知识和研究如何解释本文获得的结果。

你平时是如何读文献的?你在文献阅读中,遇到过什么困难吗?你是如何解决的?你有更好阅读文献的方法与技巧吗?欢迎留言,把你的经验和思考分享给大家,我们一起交流讨论!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其著作权各归其原作者或其出版社所有。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本文来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haidsoft.com/145471.html

(0)
上一篇 2025-04-20 14:15
下一篇 2025-04-20 14:26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