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单盲与双盲评审?

什么是单盲与双盲评审?具体而言 单盲模式下 评审人会选择更少 22 的论文来评审 而且专门挑选著名学者和高声望机构的提交上来的论文

大家好,欢迎来到IT知识分享网。

什么是单盲与双盲评审?

单盲(single-blind)与双盲(double-blind)是期刊的两种评审形式。

所谓单盲评审,是指匿名评审人知道作者的名字和所属机构。而双盲评审是指,匿名评审人看到的论文也是匿名的,即双方都不知道对方是谁。

初看上去,双盲似乎比单盲要公平些。那么,我们有实施依据吗?既然两者都存在这么多年了,必定各有其优点。

这两者各自的优缺点是什么呢?

者们又是怎么评价的呢?

在著名学术期刊PNAS上,Tomkins博士发表了关于单盲和双盲评审的看法。文中指出,自17世纪以来,同行评审一直是科研发表的基石,很多讨论都肯定了单盲评审的优点。为了科学地评价这两者,Tomkins进行了科学对照组实验。

以计算机科学为例,科研报告通常先出现在学术会议上而不是期刊杂志上。因此,该实验使用了2017年度高规格的学术会议中收录的论文。

每篇文章都送出去分别进行单盲和双盲评审。结果表明,单盲评审中著名学者和高声望的机构享有显著优势。具体而言,单盲模式下,评审人会选择更少(22%)的论文来评审,而且专门挑选著名学者和高声望机构的提交上来的论文。更甚的是,评审人更易于接收这些论文。

双盲评审就真的比单盲占优势吗?

首先,我们必须认识到,这个双盲是相对的。也就是说,如果作者不想匿名,总有办法透露身份和机构的。

同时,评审人也是总有办法找出作者的身份和机构。这就导致了更加严重的信息不对称。

其次,有研究表明在有条件选择单盲或双盲评审的情况下,作者更乐于选择单盲评审,因为双盲评审的拒稿率比单盲要高,70%对50%——这也许是因为评审人更加客观了,或是觉得比较差劲的作者才会选择双盲评审。

显然,单盲有单盲的偏见,双盲有双盲的顾虑。只因双盲评审的缺点更隐蔽和不可控,所以受到更多质疑。许多期刊为了改进同行评审机制,使用了各种方法避免有利益关系的评审人和作者碰头。

既然这样,我们也许可以考虑开放式同行评审了。也就是说,论文的作者和评审人都知道彼此的名字和所属机构,并且两者没有任何利益关系。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其著作权各归其原作者或其出版社所有。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本文来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haidsoft.com/147726.html

(0)
上一篇 2025-04-05 16:10
下一篇 2025-04-05 16:15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