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欢迎来到IT知识分享网。
2.1 项目所受的影响
2.2 事业环境因素
Enterprise Environmental Factors(EEF)
定义:项目团队不能控制的、将对项目产生影响、限制或指令作用的各种条件
特点:
- 大多数项目管理过程的输入(例外:人力资源管理过程)
- 可能提高或限制项目管理的灵活性
- 可能对项目结果产生积极或消极影响
- 项目管理过程不能反向影响事业环境因素
2.2.1 组织内部EEF
内部因素 | 因素实例 |
---|---|
组织文化、结构和治理 | 企业文化和价值观 愿景、使命、价值观、信念、文化规范、领导风格、等级制度、职权关系、组织风格、道德和行为规范等 |
设施和资源的地理分布 | 工作BASE地 工厂位置、虚拟团队、共享和统和云计算等 |
基础设施 | 现有设施、设备、组织通讯渠道、IT硬件、可用性和性能等 |
信息技术软件 | 项目管理软件或工具 |
资源可用性 | 合同和采购制约因素、已批次的供应商、分包商和合作协议 |
员工能办 | 团队成员的专业知识、技能、能力和特定知识 |
2.2.2 组织外部EEF
外部因素 | 因素实例 |
---|---|
市场条件 | 竞争都、市场份额、品牌认知度、商标等 |
社会和文化影响和问题 | 政治保护、行为规范、道德、观念 |
法律限制 | 与安全、数据保护、商业行为、雇佣与采购等有关国家和地方法律法规 |
商业数据库 | 标杆对照结果、标准化的成本估算数据、行业风险研究信息、风险数据库等 |
学术研究 | 行业研究、出版物、准杆对照结果 |
政府或业行标准 | 与产品、生产、环境、质量、工艺等有关的监管机构法规和标准 |
财务考虑因素 | 货币汇率、利率、通货膨胀率、关税、地理位置,会计核算规则 |
物理环境因素 | 工作条件、天气、制约因素等 |
2.2.3 组织文化与风格
- 组织是对实体的系统化安排,以便通过开展项目、运营等方式实现某种目的
- 文化与风格是经过长期积淀而形成的群体现象
- 组织文化由组织成员的共同经验积淀而成,包括:
- 共同的愿景、使命、价值观、信念和期望
- 规章、政策、方法和程序
- 激励和奖励制度
- 风险承受力
- 对领导力、层级体系和职权关系的看法
- 行为准规、职业道德
- 运营环环等
2.3 组织过程资产
Organization Process Assets(OPA)
定义: 执行组织所特有并使用的计划、流程、政策、程序和知识库,包括来自任何项目参与组织的,可用于执行或治理项目任何产物、实践或知识。
特点:
- 项目管理过程的输入
- 在整个项目期间,项目团队成员可对OPA进行必要的更新和增补
- OPA包括两大类:
1、过程、政策和程序(通常由PMO更新)
2、组织知识库(通常由项目更新)
2.3.1 过程、政策与程序
- 启动和规则
- 指南和标准,用于裁剪的标准流程和程序以满足项目的特定要求。
- 特定的组织标准,例如:各种政策(HR、安保与保密、质量、采购和环境等等政策)
- 产品和项目生命周期、方法和程序(如项目管理方法、评估指标、过程审计、改进目标、核对单、组织内使用的标准化的过程定义等)
- 模板(如:项目管理计划、项目文件、项目登记册、报告格式、合同模板、风险分类、风险描述模板)
- 预先批准的供应商清单和各种合同协议类型(如:总价合同、成本补偿合同和工料合同)
- 执行和监控
- 变更控制程序
- 风险控制程序
- 问题与缺陷管理程序
- 跟踪矩阵
- 财务控制程序
- 资源的可用性控制和分配管理
- 组织对沟通的要求
- 确定工作优先顺序、批准工作签发工作授权的程序
- 模板(如风险登记册、问题日志和变更日志)
- 标准化的指南、工作指示、建议书评价准则和绩效测量准则
- 产品、服务或成果的核实和确认程序
- 收尾
- 项目收尾指南和要求(如:项目终期审计、项目评价、可交付成果验收、合同收尾、资源分配、以及向生成和(或)运营转移知识等)
2.3.2 组织知识库
- 配置管理知识库
- 财务数据库
- 历史信息与经验教训知识库
- 问题与缺陷管理数据库
- 度量指标数据库
- 以往项目的项目档案
2.4 组织系统
- 系统是各种组件的集合,可实现单个组件无法实现的成果
- 系统具有适应变化的动态特性
- 系统通常由组织管理层负责
组织系统构成:治理框架、管理要素、组织结构类型
2.4.1 治理框架
治理是针对管理的管理,通过设定治理框加架,使得管理符合组织要求。
决策、监督、控制、整合
一致性、风险、绩效、沟通
规则、政策、程序、规范、关系、系统、过程
2.4.2 管理要素
- 基于专业技能和可用性进行工作分工
- 授予工作职权
- 基于技能和经验等属性合理分派工作职责
- 行为纪律
- 统一指挥原则
- 统一领导原则
- 组织的总体目标优先于个体目标
- 支付合理的薪酬
- 资源的优化使用
- 畅通的沟通渠道
- 在正确的时间让正确的人使用正确的材料做正确的事情
- 公正、平等地对待所有员工
- 确保员工人身安全
- 允许每位员工参与规划和执行
- 保持员工士气
2.4.3 组织结构(基本)
2.4.3.1 职能型组织
- 优点:
清楚的上下级关系,按职能专业组织的团队易于提高专业技术 - 缺点:
职能部门利益优于项目,项目间的跨部门沟通困难,妨碍客户参与项目。项目经理对项目没有足够的控制授权,分层级决策影响对问题的反应的速度
2.4.3.2 弱矩阵型组织
弱矩阵中的项目经理角色
- 项目联络员(Expeditor)
- 类似于项目经理角色
- 没有任何权力
- 起到联络沟通作用
- 项目协调员(Coordinator)
- 地位比联络员稍高
- 有一定的决定权
- 可直接向高层经理汇报
2.4.3.3 平衡矩阵型组织
平衡矩阵型组织的典型特点
优点 | 缺点 |
---|---|
项目经理负责制项目目标明确 | 项目经理正式权不足 |
职能部门成员参与项目,充分提高人力资源利用效率 | 项目成员有二个老板,项目工作与职能工作容易决突 |
PM与FM共同促进项目的优化 | 决策周期长 |
有利于跨部门横向沟通 | 结构复杂、沟通复杂,管理难度大,需良好的系统支持 |
项目完成以后成员”有家可归” | 有退路,项目团队认同不够高 |
2.4.3.4 强矩阵型组织
矩阵组织的职权分员工
- 项目经理(PM)负责项目成功
- Why 为什么要做?(目的)
- What 做什么? (范围)
- When 什么时候做? (进度)
- How much 花多少钱? (成本)
- 职能经理(FM)负责提供资源
- Who 谁去做?(人力资源)
- How 怎么做?(专业技术)
2.4.3.5 项目型组织
- 优点
- 项目经理对项目强有力的控制,职责清晰的团队,沟通容易,各种情况易于跟踪控制,反应速度快。
- 缺点
- 项目型组织缺乏稳定性,员工缺乏事来的连续和保障。
- 资源配置重复,使用效率低。
三种基本组织结构最大优缺点:
PMO的三种基本类型
类型 | 特点 |
---|---|
指令型 | PMO直接管理和控制项目。项目经理由PMO指定并向其报告 |
控制型 | PMO不仅给项目提供支持,而且通过各种手段要求项目服从,包括:项目管理框架和方法论; 使用特定模板、表格和工具; 服从治理。 |
支持型 | PMO担任顾问的角色,向项目提供项目模板、最佳实践、培训、经验教训等资源支持 |
PMO的两大作用
- 决策作用,PMO可以
- 提出建议
- 领导知识传递
- 终止项目
- 根据需要采购其他行动
- 支持项目经理作用,PMO可通过各种方式,包括(但不限于):
- 对PMO所辖的全部项目的共享资源进行管理
- 识别和制定项目管理方法、最佳实践和标准
- 指导、辅导、培训和监督
- 通过项目审计,监督对项目管理标准、政策、程序和模板的遵守程度
- 制定和管理项目政策、程充、模板和其他共享文件(组织资产过程)
- 对跨项目的沟通进行协调。
PMO的层级设立
项目经理与PMO的角色差异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其著作权各归其原作者或其出版社所有。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本文来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haidsoft.com/1478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