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欢迎来到IT知识分享网。
从高光到中年失业:拼多多前P9高管吴可的四页半简历
在脉脉上,一位名叫吴可的拼多多前P9高管引发了广泛讨论。他的职场履历涵盖了国内互联网行业过去十多年的发展,且每一段职业生涯都能与行业风口完美重叠。然而,吴可的最新消息却是“被逼”失业,正面临着中年危机。这个现象引发了许多职场人的共鸣和反思:在一个快速变迁的时代里,个人的命运如何与时代共舞?当风口停滞,中年危机真的不可避免吗?
从安徽农业大学到P9高管:一步一个风口
吴可的简历颇为有趣,他的职场生涯像一部行业发展史。2001年毕业于安徽农业大学,他的第一份工作是在袁氏农业做一名普通员工。这一阶段平淡无奇,像大多数刚出校门的年轻人一样,吴可度过了一个缓慢积累、默默耕耘的时期。
2011年,吴可迎来了他职业生涯的转折点——他创立了“小蚂蚁优选”,涉足生鲜宅配领域。这一决定看似偶然,实际上却与时代的脉搏紧密相连。2011年正是智能手机和移动互联网蓬勃发展的时期,各类创新服务正迅速占领市场,而吴可抓住了生鲜配送这一垂直细分领域的风口。后来的事实证明,他的选择非常正确。
从2014年到2020年,吴可通过跳槽和积累行业经验,从阿里的P6资深运营经理一路跃升到拼多多的全国生鲜总经理(相当于阿里的P9级别)。在这短短六年里,吴可经历了阿里巴巴、谊品生鲜、拼多多等多家互联网巨头,几乎每一次跳槽都踩中了行业的风口。
然而,吴可的职业生涯并非仅靠幸运。能在这些巨头企业中迅速攀升,证明了他在运营和生鲜领域的深耕与专注。吴可在谊品生鲜担任全国总经理(合伙人)期间,带领公司从区域性企业扩展至全国,他的能力和领导才能得到了市场的认可。紧接着,在拼多多,他承担起了全国生鲜总经理的重任,汇报对象直接为副总裁,职业上升势头迅猛。
风口与跳槽:火箭般的职场跃升
吴可从P6升至P9,仅用了三年多的时间。在互联网行业,P系列职级体系常被用来衡量职场人的职位和能力,尤其在巨头公司中,P8、P9这样的职级意味着极高的岗位责任和决策权。吴可的“火箭式”晋升速度,究其原因,无外乎两点:风口与跳槽。
从吴可的简历来看,他每次职级晋升都伴随着跳槽,而他每一次跳槽都选择了处在行业风口的公司。无论是谊品生鲜还是拼多多,这些公司都在当时的生鲜新零售领域有着强劲的资本支持和发展潜力,而吴可恰好站在了时代的风口浪尖。
回看2019年,那是生鲜行业资本涌入的高峰期,各路资本、巨头、创业公司纷纷涌入这个市场,打得不可开交。吴可作为一位深耕生鲜行业多年的人才,自然成了“香饽饽”,得以迅速借助这股东风,在各大公司之间跳来跳去,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与资源。这个过程中,吴可的职业路径实现了前所未有的跃升,攀上了P9的高位。
这也是职场人常讨论的一个问题:究竟是跳槽快还是晋升慢?在吴可的职业轨迹中,跳槽成为了他快速晋升的手段。然而,跳槽虽带来了更高的职位和薪水,但也埋下了另一种隐忧:当行业风口过去,频繁跳槽未必能带来稳定的职业发展。
从高光到失业:时代机遇终究会停滞
在风口之下快速崛起,吴可也享受了职业生涯的高光时刻。然而,当风口停滞,命运的走向也变得不再明朗。2023年,生鲜行业的资本狂潮渐渐退去,大量公司偃旗息鼓。吴可所处的行业不再炙手可热,拼多多也逐渐收紧预算,重新审视各业务板块的投入产出比。
吴可在脉脉上的帖子透露了他目前的状态:中年失业、无法找到合适的项目、面临着无事可做的困境。这种转变让人震惊,也让人开始思考:风口之下的职场成功,究竟能否持续?
事实上,吴可的职业经历并不孤单。生鲜行业的疯狂扩张时期,资本热钱涌入,为无数高管和行业人才带来了看似无限的机遇和高薪职位。然而,当市场逐渐冷静,风口过去,资本回归理性时,这些高薪职位往往成为公司“止损”的首选对象。吴可的失业并非偶然,它是行业规律和个人抉择共同作用的结果。
中年危机:当风口不再,如何应对命运的考验?
中年失业对任何人来说都是一个巨大的打击,尤其是对那些曾经站在高位、年薪百万的高管来说。吴可的失业故事引发了许多职场人的思考:当风口过去,当个人体力和精力不再能与年轻人相比,我们是否还有足够的能力和底气继续在职场中打拼?
中年危机往往伴随着三大挑战:体力不足、经验贬值、薪酬过高。首先,中年职场人很难与二十多岁的年轻人竞争,尤其是在体力和精力方面。其次,过去积累的经验未必能在新的市场中直接复用,尤其是在互联网这样的快速变化的行业里。最后,高管们的薪酬往往已经超过了很多中小企业的承受能力,这也让他们难以找到合适的职位。
吴可的故事提醒我们,无论职业生涯如何辉煌,时代机遇如何诱人,终有一天我们需要面对风口停滞后的现实。如何在职场中做到居安思危、提前布局,是每一位职场人都需要思考的问题。
结语:未来何去何从?
吴可说:到了一定的年龄之后,根本找不到工作。因为普通公司是不会要你的,你在大厂混不下去,为什么?大厂的那个人才密度特别高,你到40岁之上,人家才二三十岁,还是非常优秀的人才,体力也好,大厂凭什么要你?所以在大厂是没有机会的。所以个人离开平台后能做什么可能才是临近中年人更应该思考的方向吧.
当风口停滞,我们是否能够从容应对,继续走向职场的下一阶段?这或许是每一位职场人在年复一年中都需要重新思考的问题。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其著作权各归其原作者或其出版社所有。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本文来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haidsoft.com/1482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