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欢迎来到IT知识分享网。
华(拼音:huá,huà,huā)是汉语常用字,此字初文见于西周金文。华的古字形像花朵,本义指草木的花,读huā。用作动词,指开花。南北朝时期产生了“花”字,用于花朵义。花朵是美丽的,故“华”又引申为光彩、华丽。再引申指事物的精华,又引申指文采,用作名词,读huá。中国古称“华夏”,后来“华夏”就成了汉民族的代名词,再后来引申指“中国”。“华”又读huà,用于五岳之一的“华山”,也用作姓氏。
一、文字溯源
“华”最早作“𠌶”,无“艸(艹)”字头。西周金文(图1-2)的“𠌶”像花朵的形状,就是“花”的本字:上部像花瓣,中部两横画像花萼和花托,下部像茎和根。也有人认为“𠌶”像株繁花盛开的草木。中有株,下有根,旁有枝,上有花。“华”是在“𠌶”的基础上加旁繁化而来的。可能是因为“𠌶”不能直观地表达汉字本义,大约到战国,“𠌶”字上部被加上“艸”字头,造出“华”字(图5-6),并用以表示花朵义,这样就成了个形声兼会意字。草字头作形符,表示与花草有关。下部的“𠌶”作声符,“𠌶”也有花或花朵的意思,所以,以此为声符兼表意。小篆基本沿袭战国文字,《说文解字》小篆像花茎叶的部分讹变为“亏(简体)”字形(图8)。汉代隶书(图9-12)为了书写的方便,将断笔减省作连笔,为楷书所沿袭。简化字“华”是重组的形声字,上部“化”为声旁,下部“十”作简化记号。
二、详细释义
序号 | 释义 | 英译 | 例词 |
---|---|---|---|
1 | 果实 | fruit | 《礼记·郊特牲》:“天子树瓜华。” 《吕氏春秋·本味》:“菜之美者,昆仑之苹,寿木之华。”高诱注:“华,实也。” |
2 | 出现在太阳或月亮周围的光环 | halo | 李白《峨眉山月歌送蜀僧晏入中京》:“黄鹤楼前月华白,此中忽见峨眉客。” |
3 | 时光(多指美好的) | time | 刘方平《秋夜泛舟》:“岁华空复晚,相思不堪愁。” |
4 | 精华;华美的东西 | essence | 韩愈《进学解》:“沉浸醲郁,含英咀华。” |
5 | 化妆用的粉 | powder | 曹植《洛神赋》:“芳泽无加,铅华弗御。” |
6 | 泉水中的矿物质因沉积而形成的物质 | sinter | 自然界最常见的泉华有硫华、硅华、钙华、盐华和金属矿物五大类。 |
7 | 指中国(中国古称华夏,后称中华) | China | 春秋·左丘明《左传·定公十年》:“裔不谋夏,夷不乱华。” 林纾《送大学文科毕业诸学士序》:“诸君力延古文之一线,使不至于颠坠,未始非吾华之幸也。” |
8 | 光采;光辉 | magnificent, gorgeous | 《礼记·乐记》:“乐者,德之华也。” 王安石《次韵酬段约之见招》:“淮流南宛岸西斜,风有晶光露有华。” |
9 | 华美;有文采 | rich and bright color | 《礼记·檀弓上》:“童子曰:‘华而睆,大夫之箦与!’” 刘勰《文心雕龙·时序》:“岳湛曜联璧之华,机云标二俊之采。” |
10 | 繁盛 | luxuriant | 《史记·商君传》:“有功者显荣,无功者虽富无所芬华。” |
11 | 表面上的华丽,不切实际的虚荣 | flashy, extravagant | 《庄子·列御寇》:“从事华辞,以支为旨。” 应贞《晋武帝华林园集诗》:“行舍其华,言去其辩。” |
12 | (头发)花白 | grey |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
13 | 花 | flower | 《易·大过卦》:“枯杨生华,老妇得其士夫,无咎无誉。” 《诗经·小雅·皇皇者华》:“皇皇者华,于彼原隰。” |
14 | 开花 | bloom | 《礼记·月令》:“(仲春之月)始雨水,桃始华,仓庚鸣。” |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其著作权各归其原作者或其出版社所有。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本文来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haidsoft.com/1502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