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欢迎来到IT知识分享网。
1.以太网协议
以太网帧格式
- 目的地址和源地址指的是MAC地址,各六个字节。MAC地址在设备出厂的时候就写死了,六个字节已经足够为每台设备分配一个MAC地址了。
- 帧类型有三个值,分别为
0800
、0806
、8035
分别表示数据里放的是IP
、ARP
还是RARP
数据报。 - 数据部分的大小最低为
46
个字节,最高为1500
个字节。 - 4个字节的CRC校验码。
帧类型的几个值对应的以太网帧。
1.类型的值为0800,对应IP数据报。
2.类型的值为0806,对应ARP(Address Resolution Protocol
)数据报。
3.类型的值为8035,对应的RARP(Reverse Address Resolution Protocol
)数据报。
2.MTU
MTU,全称为Maximum Transmission Unit
,翻译过来就是最大传输单元。
也就是数据链路层数据帧的最大载荷,也就是数据链路层最大能传输的数据。
就拿以太网协议来说,在以太网协议中,以太网帧的MTU是1500。
如图:
MTU对IP协议的影响
如果IP数据报过大,超过了MTU,大的IP数据报会被拆分成一个一个的小的IP数据报,保证整个IP数据报在MTU之内。
IP数据报格式的几个对分包有作用的几个报文段:
- 16位标识:一个大的IP数据报分成多个小的IP数据报之后,这些小的IP数据报是的标识是一样的。
- 3位标志:有一位是不用的,有一位用来表示这个IP数据报是否分包了,有一位表示这个IP数据报是不是分包之后的最后一个数据报(结束标记)。
- 13位片偏移:表示每个小的数据报的先后顺序,方便分包后重新组包。
为什么要分包?
网路中的各个设备的传输能力是不同的,每个设备使用的数据链路层协议可能不一样,所以MTU也不一样。比如:路由器A使用的数据链路层协议的MTU是7000,而路由器B使用的数据链路层协议的MTU是1500。当数据包从A传到B那里的时候,路由器B就需要对数据进行分包。
分包的具体过程
1.主机A发送数据包到路由器中。
2.由于主机A和路由器用的数据链路层协议不同,所以路由器要对数据进行分包处理,然后再发送给B,然后B对数据进行重新组装
3.ARP和RARP
ARP是什么
ARP是地址解析协议(Address Resolution Protocol)
的简称,是一种用于将IP地址
解析为MAC
地址的协议。
ARP的作用
它主要是为了解决IP地址和MAC地址之间的映射关系问题,使得在数据在不同的节点之间传递时,能够正确地发送到目标节点。
这很抽象,那就看个通俗易懂的例子。
这里有三个人,分别是小李,小明,小张,他们各自有各自的身份证号。
小张找小明。
小张的脑中记着小明的身份证号码是 ,检查了一下发现是匹配的,身份证的号码是匹配的,所以这个小明是小张所认识的小明。
后来,小明把名字改了,改成了小帅。
小张的表更新了。
下次小张要找小帅,就不会找错人。
上图的情况在计算机中也是一样的,人的名字
就相当于IP地址
,人的身份证
相当于MAC地址
,IP地址可能会变,但是MAC是不会变的,我们的计算机中都有一个ARP缓存表,记录了各个IP对应的MAC地址,计算机会把IP地址转换为MAC地址,从而找到正确的主机。
在windows中输入arp/a就可以看到当前计算机的ARP缓存表。
RARP是什么
RARP是反向地址解析协议(Reverse Address Resolution Protocol)
的简称,功能与ARP相反。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其著作权各归其原作者或其出版社所有。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本文来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haidsoft.com/1521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