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悉成都作家铁流逝世随笔

惊悉成都作家铁流逝世随笔今日清晨下了一场大雨 把笔者堵在家里 不能前往味江河畔钓鱼锻炼身体 只好上网浏览新闻

大家好,欢迎来到IT知识分享网。

今日清晨下了一场大雨,把笔者堵在家里,不能前往味江河畔钓鱼锻炼身体,只好上网浏览新闻。突见成都作家、记者铁流老先生逝世的讣告。

500

网络截图:成都作家铁流逝世讣告

讣告是铁流之子黄晓铁于9月8日发布在网络空间的。讣告称,铁流在成都青城山医院安详离世,享年92岁。还称“铁流的一生充满坎坷、幸运和传奇,是自始至终都对国家和社会充满感激的一生”。家属计划今天(10日)下午2时在都江堰殡仪馆举行追悼会。

资料显示,铁流原名黄泽荣,笔名晓风,1933年5月29日生于四川成都。他是中国记者和作家,1956年被调入当时新创办的《成都日报》担任记者,1957年反右时被划为右派,并因此被关押劳改长达23年,直到1980年获得平反,后到北京创业。2010年铁流成立“铁流新闻基金”,协助受害的记者和作家。

年逾78岁的本笔者,虽然寄居成都市崇州市街子古镇已长达逾六年之久,却不知铁流先生隐居此地。今天才从铁流先生于2022年3月7日发表的散文《风雨故人情 文化亮水榭‖铁流》中获悉,他是在“北京打拼三十年,小富后抱财归家遁居街子,办起了休闲养生的铁榭茶楼”这一信息的。

虽然笔者早年读过一些有关铁流先生的资讯,但寄居养老于街子古镇后,少有社交,耳目闭塞,铁榭茶楼究竟位于街子古镇何处,笔者至今不得而知,因而错失了拜会铁流先生的机会,改日再对铁榭茶楼寻幽探胜。

惊悉之余,现将铁流先生发表过的散文《风雨故人情 文化亮水榭‖铁流》摘录于下,权作悼念。

500

原文图:2022年3月5日,铁流(左)、田闻一(右)在崇州市街子古镇合影(铁流 供图)

文摘如下

昨天,巴蜀新一代乡土著名作家田闻一先生来崇州市街子古镇水榭茶楼拜望老叟。我们相识于上世纪80年代初,那时我是《成都日报》记者,他是四川人民出版社《文明》杂志编辑。“改正”归来没库存老窖,穷得叮当响。为增加收入,拼命写稿挣钱。他发过我几篇胡写文章,挣了两三百元稿费,一直心存感激。后去北京打拼三十年,小富后抱财归家遁居街子,办起了休闲养生的铁榭茶楼。他可早是著作等身的大作家了,先后出版了30多部写四川军阀时代的作品,得到如潮的好评。这次见面送了两部他新出版的书,《血战—川军出征》和《沿路折花》。

虽我远离故乡几十年,心里永远装着巴蜀的山山水水与一草一木。我曾写有首《怀乡诗》:人生贵拼搏,常怀故乡情。京华天地大,锦水系旧魂。何当共剪烛,对酒白发吟。富贵烟云事,千载笃忠诚。此诗由书法家张飙先生撰写裱禙挂于墙头。今天印证了诗中句:“何当共剪烛,对酒白发吟。”

500

原文图:《怀乡诗》 铁流 作 张飚 书(铁流 供图)

当年他青年我壮年,而今皆垂垂老矣!可情感依旧,心系桑梓啊!

500

原文图:崇州市街子古镇铁流水榭茶楼(铁流 供图)

我是四川人,生于成都长于成都,曾有诗曰:“条条街道有脚印,棵棵柳树扮我长。生命故乡给,智慧故乡养。我爱故乡人和物,我爱故乡每栋房!”我也曾是四川文坛一员,1953年就加入四川省作家协会,写过不少东西。为支持四川文学创作发展,我准备在铁流水榭茶楼,为新一代四川名作家出资设立专柜,支持他们名播九洲,迈步环宇,并委托田闻一先生约些朋友来商量此事,让水榭能成为作家、诗人的沙龙,变为古镇街子一个文化亮点!

2022年3月6日于崇州街子古镇

500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其著作权各归其原作者或其出版社所有。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本文来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haidsoft.com/154451.html

(0)
上一篇 2025-02-25 19:45
下一篇 2025-02-25 20:00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