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学概念解释——混响时间

声学概念解释——混响时间声学概念解释 混响时间混响时间 reverberatio RT 室内声源达到稳定状态后 切断声源 平均声能密度自原始值衰变到其百分之一所需要的时间 等效于声压级衰减 60dB 所需要的时间

大家好,欢迎来到IT知识分享网。

混响时间reverberation timeRT):室内声源达到稳定状态后,切断声源,平均声能密度自原始值衰变到其百分之一所需要的时间,等效于声压级衰减60dB所需要的时间。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图1 混响时间示意图

  如上图来说:室内声场达到稳态后,从80dB经过1.35秒衰减到20dB。那么1.35秒就是该室内在该测点的混响时间。如果是完全扩散的声场条件(理想情况下为:混响室),那么室内各点的混响时间应该是基本一致的。

  通常情况下,混响时间越短,声学舒适度越高。但在某些特定场合(例如,音乐厅),较长的混响时间能够提升听觉享受。

  混响时间取决于空间尺寸和形状以及吸音表面的数量、质量和位置。房间的吸音性能越好,其混响时间越小。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图2 声波传播路径示意图

  在室内,声源辐射的声波传播的室内的各界面上,部分声能会被界面所吸收,另外一部分会被反射和扩散。通常需要进过多次反射后,声能密度才能衰减到可以被忽略的程度。当声源连续稳定的辐射声波时,空间内各点的声能是来自各方向声波叠加的结果。其中,没有经过反射直接由声源传播到某点的声波称为直达声;经过一次或多次反射声波的叠加称为混响声

  那么所谓的混响其实可以理解为:声源停止发声后,在声场中还存在着来自各界面迟到的反射声形成的声音“残留”现象。这种残留现象的长短,用混响时间来表示。

作者:李星宇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answer/
0892/answer/
来源:知乎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其著作权各归其原作者或其出版社所有。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本文来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haidsoft.com/154574.html

(0)
上一篇 2025-02-24 22:15
下一篇 2025-02-24 22:20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