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欢迎来到IT知识分享网。
文章目录
1、小孔成像的缺陷
1.1 引入透镜
2、薄透镜成像原理
薄透镜是一片制作成具有特殊表面形状的玻璃
手机摄像头上有很多透镜,包括凹透镜、凸透镜,透镜的材质有的是玻璃,有的是塑料
2.1 薄透镜工作原理
光进入不同介质时会发生折射
薄透镜可以让光按需进行折射
2.2 光线穿过透镜如何前进
薄透镜模型近似了精心设计的透镜的光学模型
2.3 光线追踪
3、薄透镜成像公式
3.1 高斯成像公式
3.2 物距、像距、放大率之间特殊的关系
4、透镜成像特性
透镜成像有2个优点:1、锐利的图像,2、高信噪比
透镜成像的缺点:1、如果传感器不在透镜的焦距上,会成像模糊,这个现象叫做失焦
除非场景是一个平面,否则永远会有部分场景失焦
4.1 对焦
我们通过改变镜头(透镜)与传感器之间的相对距离来对焦到特定的物体
相机镜头上的对焦环用于控制传感器和镜片之间的距离
4.2 景深
如下图,模糊环是从物体发出的光线经过透镜没有聚焦到传感器上,从而在传感器上形成的环状。
D D D 是光圈直径,由相似三角形可得: y D / 2 \frac{y}{D/2} D/2y= ∣ O − S ∣ O \frac{|O-S|}{O} O∣O−S∣
图中的 y y y 是物高的一半,模糊环的直径是 c c c,由物高与像高的关系可得如下图中的公式,
景深范围(Depth Of Field) :使得模糊环直径足够小的一个对焦范围,也就是说让观察者观察时觉得依旧像是一个点,由上面2个公式联立可得 c c c 的等式,如下图中所示,
假设存在一个直径 ϵ \epsilon ϵ 满足模糊环满足观察者观察时觉得依旧像是一个点,则:
∣ O − S ∣ |O-S| ∣O−S∣ 为景深的一半,即 ∣ O − S ∣ |O-S| ∣O−S∣ 等于 D O F 2 \frac{DOF}{2} 2DOF,即:
而在实际中,镜头的景深并不对称
4.3 光圈
许多镜头都可以改变光圈大小。
- 我们用 “𝑓/𝑛𝑢𝑚𝑏𝑒𝑟”来描述光圈大小:固定焦距时,number越大,光圈直径越小,它的值实际上是透镜的焦距除以透镜的直径的大小,(存疑)
- 光圈越小,景深越大,比如光圈越小接近于小孔,而小孔的景深是无限大的,
如下图白色区域表示光圈,
改变光圈大小可以改变景深范围,光圈越小,景深越大,
不同的光圈的形状会形成不同的模糊图案
如果光圈直径减小,模糊环直径会减小
现实中,光圈并不是越大越好,也不是越小越好
为了突出主体,在摄影中我们需要更浅的景深,
为了突出主体,在摄影中我们需要更浅的景深,
思考:如果光圈逐渐变小,成像效果会如何?
- 镜头将等效为一个小孔
- 没有失焦,所有点都清晰,无论其物距多大.
- 入射光很少,信噪比很低,就跟小孔一样
4.4 小孔成像和薄透镜成像的重要区别
在小孔成像中,焦距指小孔与传感器之间的距离,
在透镜成像中,焦距(Focal Length)是指平行光聚焦点与镜头的距离,
景深 D O F DOF DOF的公式:
D O F = 2 ϵ O m D DOF=\frac{2 \epsilon O}{mD} DOF=mD2ϵO
其中 ϵ \epsilon ϵ是满足模糊环满足观察者观察时觉得依旧像是一个点的直径, O O O是实际物距, m m m是成像时的放大倍率, D D D是光圈的直径,
模糊环直径的公式:
c = m D ∣ O − S ∣ O c=mD\frac{|O-S|}{O} c=mDO∣O−S∣
其中 S S S是对焦物距,
4.5 视场
现在我们来引入视场的概念,想象你凑近这个树洞会看到什么变化?
视场的概念:描述成像物的范围——可以用视场角来描述,或者传感器能投影多大范围的场景
如果对焦平面靠近会如何?视场范围和视场角都会变小
对于小孔成像,如果目标靠近会如何?视场范围变小,但变小的幅度和透镜成像不一样,视场角不变,
透镜成像在景深范围内不需要重对焦,表现和小孔成像一致,需要透镜有足够大的景深,在景深范围内成立
视场还与传感器尺寸相关,如果传感器尺寸变小会怎样?视场变小
补充知识:
• Full frame指的是全画幅传感器,即对应35mm胶片尺寸的传感器,具体尺寸为36mm × 24mm;
• 由于生产工艺和设备尺寸要求,数码传感器具有较小的尺寸(现在这些限制已经基本克服);
• 镜头通常用在胶片上的视场范围来描述,而不是以焦距来描述,
裁剪系数:描述数字相机图像传感器尺寸与全画幅传感器相对大小的概念
4.6 放大率
放大倍率与对焦距离相关,对焦距离越远,则放大率越小,因为从下面的2行公式就可以直接看出来,
1 物距 + 1 像距 = 1 焦距 \frac{1}{物距}+\frac{1}{像距}=\frac{1}{焦距} 物距1+像距1=焦距1
放大率 m = 像距 物距 m=\frac{像距}{物距} m=物距像距
对于小孔成像,也可以用如下公式表示:
放大率 m = 像距 物距 放大率m=\frac{像距}{物距} 放大率m=物距像距
物体变近不需要重新对焦,放大率变小幅度不一样,在景深范围内,透镜成像和小孔成像表现一致
近大远小的透视现象:
上图的拍摄原理如下图,
一个关于透视现象的链接,http://www.isc.meiji.ac.jp/~kokichis/
4.7 变焦
变焦意味这个改变焦距,这与对焦有很大不同,
如果透镜焦距变大,视场会变小,这叫做zoom in,
焦距越大,视场角越小,
相机镜头上有对焦环,也有变焦环,
手机通过切换不同的摄像头来改变焦距,
相同的场景,不同焦距的透镜成像有区别吗?
先看一个小孔成像的例子,焦距从 2 f 2f 2f变为 f f f,像高变为原来的一半,
不同的焦距会有不同的透视畸变,
什么样的焦距最适合拍人像?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其著作权各归其原作者或其出版社所有。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本文来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haidsoft.com/1546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