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欢迎来到IT知识分享网。
第六节 高阶线性微分方程
在本节及以下两节,我们将讨论在实际问题中应用得较多的高阶线性微分方程,尤其是二阶线性微分方程。
一、二阶线性微分方程举例
例1:有阻尼的物体自由振动
设一个弹簧固定在上端,下端挂一个质量为 m
的物体。当物体静止时,重力与弹性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物体处于平衡位置。设 x
轴垂直向下,平衡位置为坐标原点。如果赋予物体初始速度 v_0 ≠ 0
,物体将在平衡位置附近上下振动,其位置随时间 t
变化,可表示为 x(t)
。为了确定振动规律,我们需要找到 x(t)
。
根据力学,弹簧的弹性恢复力 f
与物体离开平衡位置的位移 x
成正比:
其中 c
是弹簧的劲度系数,负号表示弹性力与位移方向相反。
另外,物体在运动过程中会受到阻尼介质(如空气、油等)的阻力,使振动逐渐停止。实验表明,阻力 R
与物体的速度成正比:
其中 \mu
是阻力系数,负号表示阻力与运动方向相反。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物体的加速度 a
满足:
将式子移项整理,并引入
我们得到二阶线性微分方程:
这是有阻尼条件下的物体自由振动方程。
如果物体还受到一个外部干扰力:
𝐹=𝐻sin(𝑝𝑡),F=Hsin(pt),
则方程变为:
这是强迫振动的微分方程。
例2:串联电路振荡方程
设一个由电阻 R
、自感 L
和电容 C
串联组成的电路,电源 E = E_0 \sin \omega t
。设电流 i(t)
和电容器上的电荷 q(t)
满足:
根据回路电压定律:
可以得到:
这就是串联电路的振荡方程。
若撤去外电源(即 E = 0
),方程简化为:
总结
虽然例1和例2涉及不同的实际问题,但它们的微分方程:
可以归纳为相同的形式。当 f(x) = 0
时,是齐次的线性微分方程,否则为非齐次的。
我们将在接下来的讨论中研究这些方程的解及其性质。
二、线性微分方程的解的结构
我们首先讨论二阶齐次线性方程:
定理1
如果函数 𝑦1(𝑥)y1(x) 和 𝑦2(𝑥)y2(x) 是方程(6-6)的两个解,那么:
也是方程(6-6)的解,其中 𝐶1C1 和 𝐶2C2 为任意常数。
证明:将方程(6-7)代入方程(6-6)的左端:
因为 𝑦1y1 和 𝑦2y2 都是方程(6-6)的解,所以右侧括号内的两个表达式恒等于零,方程的整体也等于零。因此,方程(6-7)是方程(6-6)的解。
注意:解(6-7)形式上包含两个任意常数 𝐶1C1 和 𝐶2C2,但它不一定是方程(6-6)的通解。例如,如果 𝑦2(𝑥)=2𝑦1(𝑥)y2(x)=2y1(x),那么方程(6-7)变为:
这显然不是方程(6-6)的通解。要确定方程(6-7)在何种情况下是通解,需要引入线性相关与线性无关的概念。
线性相关与线性无关
设 𝑦1(𝑥),𝑦2(𝑥),…,𝑦𝑛(𝑥)y1(x),y2(x),…,yn(x) 是定义在区间 𝐼I 上的 𝑛n 个函数。如果存在 𝑛n 个不全为零的常数 𝑘1,𝑘2,…,𝑘𝑛k1,k2,…,kn,使得在 𝑥∈𝐼x∈I 时有恒等式:
那么称这 𝑛n 个函数在区间 𝐼I 上线性相关,否则称为线性无关。
定理2
如果 𝑦1(𝑥)y1(x) 和 𝑦2(𝑥)y2(x) 是方程(6-6)的两个线性无关的特解,那么:
𝑦=𝐶1𝑦1(𝑥)+𝐶2𝑦2(𝑥),𝐶1,𝐶2为任意常数y=C1y1(x)+C2y2(x),C1,C2为任意常数
是方程(6-6)的通解。
例子:方程 𝑦′′+𝑦=0y′′+y=0 是二阶齐次线性方程,其中 𝑃(𝑥)=0P(x)=0,𝑄(𝑥)=1Q(x)=1。其解为:
𝑦1=cos𝑥,𝑦2=sin𝑥,y1=cosx,y2=sinx,
并且它们线性无关。因此,方程 𝑦′′+𝑦=0y′′+y=0 的通解为:
𝑦=𝐶1cos𝑥+𝐶2sin𝑥.y=C1cosx+C2sinx.
推论
如果 𝑦1(𝑥),𝑦2(𝑥),…,𝑦𝑛(𝑥)y1(x),y2(x),…,yn(x) 是 𝑛n 阶齐次线性方程:
𝑦(𝑛)+𝑎1(𝑥)𝑦(𝑛−1)+…+𝑎𝑛−1(𝑥)𝑦′+𝑎𝑛(𝑥)𝑦=0y(n)+a1(x)y(n−1)+…+an−1(x)y′+an(x)y=0
的 𝑛n 个线性无关的解,那么通解为:
𝑦=𝐶1𝑦1(𝑥)+𝐶2𝑦2(𝑥)+…+𝐶𝑛𝑦𝑛(𝑥),𝐶1,𝐶2,…,𝐶𝑛为任意常数。y=C1y1(x)+C2y2(x)+…+Cnyn(x),C1,C2,…,Cn为任意常数。
定理3
设 𝑦∗(𝑥)y∗(x) 是二阶非齐次线性方程:
𝑦′′+𝑃(𝑥)𝑦′+𝑄(𝑥)𝑦=𝑓(𝑥)(方程6-5)y′′+P(x)y′+Q(x)y=f(x)(方程6-5)
的一个特解,𝑌(𝑥)Y(x) 是对应的齐次方程(6-6)的通解,则:
𝑦=𝑌(𝑥)+𝑦∗(𝑥)(方程6-8)y=Y(x)+y∗(x)(方程6-8)
是二阶非齐次线性微分方程(6-5)的通解。
证明:将方程(6-8)代入方程(6-5)的左端:
(Y” + y^*”) + P(x) (Y’ + y^*’) + Q(x) (Y + y^*) = [Y” + P(x) Y’ + Q(x) Y] + [y^*” + P(x) y^*’ + Q(x) y^*].
因为 𝑌Y 是方程(6-6)的解,而 𝑦∗y∗ 是方程(6-5)的解,所以左侧两个括号内的表达式分别等于零和 𝑓(𝑥)f(x),从而方程(6-8)两端相等,证明了它是方程(6-5)的解。
定理4
设非齐次线性方程(6-5)的右端 𝑓(𝑥)f(x) 是两个函数之和,即:
而 𝑦1(𝑥)y1(x) 和 𝑦2(𝑥)y2(x) 分别是方程:
𝑦′′+𝑃(𝑥)𝑦′+𝑄(𝑥)𝑦=𝑓1(𝑥),y′′+P(x)y′+Q(x)y=f1(x),
与:
𝑦′′+𝑃(𝑥)𝑦′+𝑄(𝑥)𝑦=𝑓2(𝑥)y′′+P(x)y′+Q(x)y=f2(x)
的特解,则:
𝑦=𝑦1(𝑥)+𝑦2(𝑥)y=y1(x)+y2(x)
是原方程的特解。
证明:将方程(6-9)的左端代入:
因此,𝑦1+𝑦2y1+y2 是方程(6-9)的一个特解。
这一定理被称为线性微分方程的解的叠加原理。定理3和定理4也可以推广到 𝑛n 阶非齐次线性方程。
三、常数变易法
在第四节中,为了解一阶非齐次线性方程,我们使用了常数变易法。其特点是:如果 𝐶⋅𝑦1(𝑥)C⋅y1(x) 是齐次线性方程的通解,那么可以利用变换 𝑦=𝑢⋅𝑦1(𝑥)y=u⋅y1(x)(将齐次方程通解中的常数 𝐶C 替换为未知函数 𝑢(𝑥)u(x))去解非齐次线性方程。这一方法也适用于解高阶线性方程。下面以二阶线性方程为例进行讨论。
如果已知齐次方程 (6-6) 的通解为:
那么可以用如下的常数变易法去求非齐次方程 (6-5) 的通解。令:
我们要确定未知函数 𝑣1(𝑥)v1(x) 和 𝑣2(𝑥)v2(x),使 (6-10) 所表示的函数满足非齐次方程 (6-5)。为此,对 (6-10) 式求导,得:
由于两个未知函数 𝑣1v1 和 𝑣2v2 只需满足 (6-5) 一个关系式,因此我们还可以令它们满足另一个关系式:
𝑦1𝑣′+𝑦2𝑣′=0.y1v′+y2v′=0.
从而:
𝑦′=𝑦1′𝑣1+𝑦2′𝑣2.y′=y1′v1+y2′v2.
再求导,得:
𝑦′′=𝑦1′′𝑣1+𝑦2′′𝑣2+𝑦1′𝑣′+𝑦2′𝑣′.y′′=y1′′v1+y2′′v2+y1′v′+y2′v′.
将 𝑦y、𝑦′y′ 和 𝑦′′y′′ 代入方程 (6-5),得:
(𝑦1′′𝑣1+𝑦2′′𝑣2+𝑦1′𝑣′+𝑦2′𝑣′)+𝑃(𝑦1′𝑣1+𝑦2′𝑣2)+𝑄(𝑦1𝑣1+𝑦2𝑣2)=𝑓.(y1′′v1+y2′′v2+y1′v′+y2′v′)+P(y1′v1+y2′v2)+Q(y1v1+y2v2)=f.
整理得:
𝑦1′𝑣′+𝑦2′𝑣′+(𝑦1′′+𝑃𝑦1′+𝑄𝑦1)𝑣1+(𝑦2′′+𝑃𝑦2′+𝑄𝑦2)𝑣2=𝑓.y1′v′+y2′v′+(y1′′+Py1′+Qy1)v1+(y2′′+Py2′+Qy2)v2=f.
注意到 𝑦1y1 和 𝑦2y2 是齐次方程 (6-6) 的解,因此上式即为:
𝑦1′𝑣′+𝑦2′𝑣′=𝑓.y1′v′+y2′v′=f.
联立方程 (6-11) 与 (6-12),在系数行列式:
𝑊=∣𝑦1𝑦2𝑦1′𝑦2′∣≠0W=∣∣y1y1′y2y2′∣∣=0
时,可以解得:
𝑣1′=−𝑦2𝑓𝑊,𝑣2′=𝑦1𝑓𝑊.v1′=W−y2f,v2′=Wy1f.
对上两式积分(假定 𝑓(𝑥)f(x) 连续),得:
𝑣1=∫−𝑦2𝑓𝑊 𝑑𝑥,𝑣2=∫𝑦1𝑓𝑊 𝑑𝑥.v1=∫W−y2fdx,v2=∫Wy1fdx.
于是,非齐次方程 (6-5) 的通解为:
𝑦=𝐶1𝑦1+𝐶2𝑦2+𝑦1∫−𝑦2𝑓𝑊 𝑑𝑥+𝑦2∫𝑦1𝑓𝑊 𝑑𝑥.y=C1y1+C2y2+y1∫W−y2fdx+y2∫Wy1fdx.
例 3
已知齐次方程 (𝑥−1)𝑦′′−𝑥𝑦′+𝑦=0(x−1)y′′−xy′+y=0 的通解为:
𝑌(𝑥)=𝐶1𝑥+𝐶2𝑒𝑥,Y(x)=C1x+C2ex,
求非齐次方程 (𝑥−1)𝑦′′−𝑥𝑦′+𝑦=(𝑥−1)2(x−1)y′′−xy′+y=(x−1)2 的通解。
解:把所给方程写成标准形式:
𝑦′′−𝑥𝑥−1𝑦′+1𝑥−1𝑦=𝑥−1.y′′−x−1xy′+x−11y=x−1.
令:
按照 (6-11) 和 (6-12) 的关系,有:
解得:
积分得:
于是所求非齐次方程的通解为:
三、常数变易法
在第四节中,为了解一阶非齐次线性方程,我们使用了常数变易法。其特点是:如果 𝐶⋅𝑦1(𝑥)C⋅y1(x) 是齐次线性方程的通解,那么可以利用变换 𝑦=𝑢⋅𝑦1(𝑥)y=u⋅y1(x)(将齐次方程通解中的常数 𝐶C 替换为未知函数 𝑢(𝑥)u(x))去解非齐次线性方程。这一方法也适用于解高阶线性方程。下面以二阶线性方程为例进行讨论。
如果已知齐次方程 (6-6) 的通解为:
那么可以用如下的常数变易法去求非齐次方程 (6-5) 的通解。令:
𝑦=𝑦1(𝑥)𝑣1+𝑦2(𝑥)𝑣2,y=y1(x)v1+y2(x)v2,
(6-10)
我们要确定未知函数 𝑣1(𝑥)v1(x) 和 𝑣2(𝑥)v2(x),使 (6-10) 所表示的函数满足非齐次方程 (6-5)。为此,对 (6-10) 式求导,得:
𝑦′=𝑦1𝑣′+𝑦2𝑣′+𝑦1′𝑣1+𝑦2′𝑣2.y′=y1v′+y2v′+y1′v1+y2′v2.
由于两个未知函数 𝑣1v1 和 𝑣2v2 只需满足 (6-5) 一个关系式,因此我们还可以令它们满足另一个关系式:
𝑦1𝑣′+𝑦2𝑣′=0.y1v′+y2v′=0.
从而:
𝑦′=𝑦1′𝑣1+𝑦2′𝑣2.y′=y1′v1+y2′v2.
再求导,得:
𝑦′′=𝑦1′′𝑣1+𝑦2′′𝑣2+𝑦1′𝑣′+𝑦2′𝑣′.y′′=y1′′v1+y2′′v2+y1′v′+y2′v′.
将 𝑦y、𝑦′y′ 和 𝑦′′y′′ 代入方程 (6-5),得:
(𝑦1′′𝑣1+𝑦2′′𝑣2+𝑦1′𝑣′+𝑦2′𝑣′)+𝑃(𝑦1′𝑣1+𝑦2′𝑣2)+𝑄(𝑦1𝑣1+𝑦2𝑣2)=𝑓.(y1′′v1+y2′′v2+y1′v′+y2′v′)+P(y1′v1+y2′v2)+Q(y1v1+y2v2)=f.
整理得:
𝑦1′𝑣′+𝑦2′𝑣′+(𝑦1′′+𝑃𝑦1′+𝑄𝑦1)𝑣1+(𝑦2′′+𝑃𝑦2′+𝑄𝑦2)𝑣2=𝑓.y1′v′+y2′v′+(y1′′+Py1′+Qy1)v1+(y2′′+Py2′+Qy2)v2=f.
注意到 𝑦1y1 和 𝑦2y2 是齐次方程 (6-6) 的解,因此上式即为:
𝑦1′𝑣′+𝑦2′𝑣′=𝑓.y1′v′+y2′v′=f.
联立方程 (6-11) 与 (6-12),在系数行列式:
𝑊=∣𝑦1𝑦2𝑦1′𝑦2′∣≠0W=∣∣y1y1′y2y2′∣∣=0
时,可以解得:
𝑣1′=−𝑦2𝑓𝑊,𝑣2′=𝑦1𝑓𝑊.v1′=W−y2f,v2′=Wy1f.
对上两式积分(假定 𝑓(𝑥)f(x) 连续),得:
𝑣1=∫−𝑦2𝑓𝑊 𝑑𝑥,𝑣2=∫𝑦1𝑓𝑊 𝑑𝑥.v1=∫W−y2fdx,v2=∫Wy1fdx.
于是,非齐次方程 (6-5) 的通解为:
𝑦=𝐶1𝑦1+𝐶2𝑦2+𝑦1∫−𝑦2𝑓𝑊 𝑑𝑥+𝑦2∫𝑦1𝑓𝑊 𝑑𝑥.y=C1y1+C2y2+y1∫W−y2fdx+y2∫Wy1fdx.
例 3
已知齐次方程 (𝑥−1)𝑦′′−𝑥𝑦′+𝑦=0(x−1)y′′−xy′+y=0 的通解为:
𝑌(𝑥)=𝐶1𝑥+𝐶2𝑒𝑥,Y(x)=C1x+C2ex,
求非齐次方程 (𝑥−1)𝑦′′−𝑥𝑦′+𝑦=(𝑥−1)2(x−1)y′′−xy′+y=(x−1)2 的通解。
解:把所给方程写成标准形式:
𝑦′′−𝑥𝑥−1𝑦′+1𝑥−1𝑦=𝑥−1.y′′−x−1xy′+x−11y=x−1.
令:
𝑦=𝑥𝑣1+𝑒𝑥𝑣2.y=xv1+exv2.
按照 (6-11) 和 (6-12) 的关系,有:
𝑣1′=−𝑒𝑥(𝑥−1)2𝑥−(𝑥−1)𝑒𝑥,𝑣2′=𝑥(𝑥−1)2𝑥−(𝑥−1)𝑒𝑥.v1′=x−(x−1)ex−ex(x−1)2,v2′=x−(x−1)exx(x−1)2.
解得:
积分得:
于是所求非齐次方程的通解为: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其著作权各归其原作者或其出版社所有。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本文来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haidsoft.com/1553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