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算放大器基础1——用作比较器

运算放大器基础1——用作比较器文章通过介绍 LM741 运算放大器的引脚定义 展示了如何将其用作比较器

大家好,欢迎来到IT知识分享网。

运算放大器基础1——用作比较器

运算放大器,运放,在电路设计中非常常见。通过运放,能够实现很多复杂的电路,但也因此成为最难理解的电子元器件。在此,我们以LM741作为例子,学习运放的基本特性。


一、运放IC

LM741应该是史上最为成功的IC之一了。先来看一下它的引脚定义:运算放大器基础1——用作比较器

                                                    图1-LM741经典运放引脚定义

重点关注:

  • Inverting input,反相输入
  • Non-Inverting input,正相输入
  • Output,输出
  • Positive supply,电源正极
  • Negative/Ground supply,电源负极/接地

二、比较器电路搭建

运放最简单的应用,就是作为比较器。由于运放的放大倍数很大,一般来说都会接上反馈来使用。但是,作为比较器时,可以不用接反馈,电路也相应简单:运算放大器基础1——用作比较器

                                          图2-运放作为比较器的简单电路图

图中,三角形符号用于表示运放,其中,只显示了正相输入、反相输入和输出,没有显示电源正负极。虽然符号里面没有电源正负极,但仿真软件(我使用的是EveryCircuit软件)在运放的设置参数中是有电源正负极输入的,目前设置的是±9V。

运算放大器基础1——用作比较器

                                                        图3-运放的电源正负极设置

回到图2,在“正相输入”和“负相输入”接有电压表,在“输出”也接有电压表。

可以看到“正相输入”连接一个开关,开关可以切换到0.1V(100mV)和0V。“负相输入”直接接地。


三、比较器工作方式

在图2中,当前状态下,开关切换到0V,“正相输入”和“负相输入”都是接地,运放两个输入端电压相同。通过电压表读数,看到运放输出是0V。

当开关切换到0.1V,“正相输入”比“负相输入”大,运放输出是+9V,如下图:运算放大器基础1——用作比较器

                                                        图4-比较器输出正电压

好,现在我们将0.1V电源换个方向,这样实际“正相输入”的是-0.1V,比“负相输入”的电压要低,看看输出是什么?运算放大器基础1——用作比较器

                                                            图5-比较器输出负电压

输出是-9V。

想一想,比较器这种工作方式是不是符合预期?

我来解释一下:

  1. 运放作为比较器,正相和反相两个输入端,谁电压大,输出就是正或负。
  2. 所谓输出的正或负,就是电源的正或负。
  3. 因为运放开路增益非常大,两个输入端就算是微小的差异,也会获得极大的输出,导致输出直接饱和(saturation)的状态,即达到电源的正或负。实际上比电源正或负,还会略小一点。

四、动手实验

我们在面板上搭建一个运放比较器实验电路,如下:

运算放大器基础1——用作比较器

                                图6-面包板上用运放搭建比较器(LM741,LM324,LM358皆可)

等效电路图为:运算放大器基础1——用作比较器

                                                       图7-运放搭建比较器电路

首先,万用表查看稳压管两端电压,为3.37V,作为运放反相输入。运算放大器基础1——用作比较器

                                                       图8-万用表检查稳压管两端电压

其次,调节可变电阻,使其两端电压小于3.37V,比如2.09V,作为运放正相输入,由于电压小于反相输入,LED不点亮。运算放大器基础1——用作比较器

                     图9-万用表检查可变电阻两端电压,小于反相端,LED不点亮

最后,调节可变电阻,使其两端电压大于3.37V,比如3.43V,作为运放正相输入,由于电压大于反相输入,LED点亮(运放输出为5V)。运算放大器基础1——用作比较器

图10-万用表检查可变电阻两端电压,大于反相端,LED点亮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其著作权各归其原作者或其出版社所有。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本文来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haidsoft.com/155460.html

(0)
上一篇 2025-02-18 22:33
下一篇 2025-02-18 22:45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