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欢迎来到IT知识分享网。
1、基础知识
1.1 技术状态管理目的
- 对于产品寿命周期内的有关技术状态数据信息的技术状态文件进行有效管理。
- 通过基线(功能基线、分配基线、产品基线)管理,清晰确定产品不同研制阶段,技术状态项及其文件的标识与控制。
- 在重要节点、里程碑,固化产品技术状态,确保生产交付产品实物的技术状态和技术状态文件规定的功能特性、物理特性的一致性。
- 实施技术状态管理,记录技术状态管理信息、生产、试验数据,确保可追溯性。
- 使所有参与人员在其寿命周期的任意时间能够使用正确和准确的文件,掌握产品的技术状态,避免状态不一致导致的差错和风险。
1.2 技术状态管理的范围、对象和活动
- 技术状态管理的适用范围:在产品寿命周期内(包括设计、开发、生产和服务)实施技术状态管理,随产品各个阶段的特点和要求,逐步建立完善技术状态管理。
- 技术状态管理对象:产品、技术状态项、技术状态文件。
- 技术状态管理活动:用技术和行政手段对产品、技术状态项及其技术状态文件实施指挥、控制和监督,包括技术状态标识、技术状态控制、技术状态纪实和技术状态审核等活动。
1.3 技术状态管理责任主体及职责
<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其著作权各归其原作者或其出版社所有。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本文来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haidsoft.com/1562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