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干系统或非相干系统

相干系统或非相干系统相干 BPSK 系统能提供更好的性能 包括更高的解调灵敏度和信噪比优势 但它们需要复杂的载波相位估计技术和精确的同步

大家好,欢迎来到IT知识分享网。

相干(Coherent)和非相干(Incoherent)在通信系统中的区别主要集中在接收机的解调策略,尤其是如何处理和利用相位信息。

相干性是信号的某个特定标记(如振幅、频率、相位等)在时间坐标上有规定的时间关系,具有这种性质的信号称为相干信号。

由于相干信号具有上述特性,可以对相干信号于噪声的混合波形进行某种时域的运算,再根据某种法则进行判别,把原来的相干信号与噪声(或干扰)加以分离,称为相干检测,实现相干检测的常用方法是相关接收。

相干通信系统:

  1. 载波同步:相干系统需要精确的载波相位和频率同步来解调接收到的信号。
  2. 解调性能:相干系统能够提供更高的性能,在信噪比(SNR)低时依然保持较好的误码率(BER)。
  3. 技术复杂度:相干解调需要复杂的电路或算法来估计并跟踪接收信号的相位,这通常需要使用普遍的相位锁定环(PLL)等技术。
  4. 敏感性:相干检测更敏感,能够检测到信号的更细微变化,如微小的相位调整。

非相干通信系统:

  1. 无需载波同步:非相干系统不需要关于载波相位的信息,通常也不需要精确的频率同步。
  2. 解调性能:通常情况下,非相干系统的性能略逊色于相干系统,因为它无法使用相位信息,这可能在信噪比较低的情况下导致更高的误码率。
  3. 技术简单:非相干解调如基于包络检测的方法不需要复杂的相位估计,使得电路设计更简单。
  4. 鲁棒性:非相干检测系统通常在存在载波频率偏移或相位抖动的情况下更鲁棒,因为它们不依赖于精确的相位信息。

总结来说,相干检测为了达到更好的性能而牺牲了系统的简单性,而非相干检测以系统的简单性和较弱的性能为代价。在实际应用中,系统设计者需要权衡不同因素,根据系统的可靠性、成本和实现的复杂度来选择最合适的方法。

在数字通信系统中,BPSK(Binary Phase Shift Keying,二进制相移键控)是一种常见的调制技术,根据接收机进行解调的方式,可以分为相干系统和不相干系统。

BPSK相干系统:

在相干BPSK系统中,接收机通过与发送信号具有相同相位的本地振荡信号来解调接收信号。这意味着接收机需要能够精确估计载波的相位,以便将接收信号与本地振荡信号进行相位比较。相干解调依赖于对接收信号相位的精确测量,从而可以最大限度地恢复出发送的数据。

相干解调的关键优点在于它能够提供较高的接收灵敏度和更好的信噪比性能。这是因为相干解调可以准确地利用相位信息来区分不同的信号点。

BPSK不相干系统:

与相干解调不同,不相干BPSK系统不依赖于对载波相位的精确估计。不相干解调通常通过使用包络检测器或方形律检测等技术来实现,这些技术只需要测量信号的幅度而不是相位。因此,不相干解调的系统结构通常更简单,对同步的要求也更低。

不相干BPSK的主要缺点是其性能通常不如相干BPSK,特别是在信噪比较低的情况下,因为不利用相位信息会损失一定的检测精度。

总结:

  • 相干BPSK系统能提供更好的性能,包括更高的解调灵敏度和信噪比优势,但它们需要复杂的载波相位估计技术和精确的同步。
  • 不相干BPSK系统以其简单的系统结构和较低的同步要求为特点,适用于对性能要求不高或者系统资源受限的应用场合。
  • 实际应用中需根据特定的系统要求、成本和复杂度等因素来选择适合的解调方式。
  1. 基带解调与载波同步

在扩频技术中,直接序列系统常用的解调器有锁相环解调器原理、平方环和科斯塔斯环解调器。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其著作权各归其原作者或其出版社所有。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本文来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haidsoft.com/156694.html

(0)
上一篇 2025-02-10 18:33
下一篇 2025-02-10 18:45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