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欢迎来到IT知识分享网。
一.摩尔纹产生的原理
1.介绍
用数码相机拍摄景物时,如果有密纹的纹理,常常出现莫名其妙的水波样条纹。这就是摩尔纹。
简单的说,摩尔纹是差拍原理的一种表现,在空间频率中,空间频域略有差异的条纹叠加,由于条纹间隔的差异,重合位置逐渐偏移,也会形成差拍。
图1是两个空间频率略有差异的条纹,它们左端黑线位置相同,由于间隔不同,向右边逐渐线条就不能重合了
图1
图2是这两个条纹重叠的结果,左边由于黑线重合,所以可以看到白线。而右边逐步错位、白线对着黑线,重叠结果变得全黑。有白线和全黑的变化,组成了摩尔纹。为了让大家看到摩尔纹产生过程,两组条纹没有完全重合,上下各有一段独立。
图2
图3的两个条纹的空间频率相差较大,结果在画面中出现了四次重合-错位过程,形成的摩尔纹空间频率提高了4倍!
图3
图4:将图3的两组条纹完全重合、后退几步去掉眼镜,就可以看到典型的摩尔纹了!
图4
图5、图6:如果空间频率相差很大,理论上将形成很密的摩尔纹。而实际上由于每个周期所占的像素减少、反而不明显了!
图5
图6
2.总结
从上面分析可以看出:
①如果感光元件CCD/CMOS像素的空间频率与影像中条纹的空间频率接近,就会产生摩尔纹。
②要想消除摩尔纹,应当使镜头分辨率远小于感光元件的空间频率!当这个条件满足时,影像中不可能出现与感光元件相近的条纹,也就不会产生摩尔纹了!
3.为了更好的理解,思考一下摩尔纹是数据相机才特有的瑕疵,为何摩尔纹会出现在数码影像,却不会出现在底片上?
①由于底片上密布了随机分布的均匀感光粒子,可以将其视为完整的感光界面,其感光粒子可能有一千万,也可能一亿,不存在规律分布的像素,也就没有固定的空间频率;
②而CCD和CMOS则不同、那是完整的、排列整齐的电子感光器件【矩阵】,具有固定的空间频率。
二.消除摩尔纹方法
1、改变相机角度。由于相机与物体的角度会导致摩尔波纹,稍微改变相机的角度(通过旋转相机)可以消除或改变存在的任何摩尔波纹。
2、改变相机位置。此外,通过左右或上下移动来改变角度关系,可以减少摩尔波纹。
3、改变焦点。细致图样上过于清晰的焦点和高度细节可能会导致摩尔波纹,稍微改变焦点可改变清晰度,进而帮助消除摩尔波纹。
4、改变镜头焦长。可用不同的镜头或焦长设定,来改变或消除摩尔波纹。
5、用软件处理。如Nikon Capture或Photoshop插件等,消除最终影像上出现的任何摩尔波纹。
6、用算法消除。如深度学习、纹理检测等。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其著作权各归其原作者或其出版社所有。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本文来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haidsoft.com/1585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