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诸语言的记数概念

世界诸语言的记数概念2016 年 11 月 29 日上午 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研究所民族文字文献研究室主办的学术讲座在该所第三会议室举行 主讲人为香港学者陈西林先生 Eugene S L

大家好,欢迎来到IT知识分享网。

世界诸语言的记数概念

2016年11月29日上午,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研究所民族文字文献研究室主办的学术讲座在该所第三会议室举行,主讲人为香港学者陈西林先生(Eugene S. L. Chan,德国莱比锡马克斯·普朗克进化人类学研究所语言学部合作者,2006年6月 – 2015年5月),报告题目是《世界诸语言的记数概念》。尹虎彬副所长出席讲座并讲话,该所和中央民族大学的专家学者共二十余人参加了本次讲座。

陈西林先生认为,世界目前存在的7,000多种语言是全人类的不可见文化遗产。然而,根据一些语言学家预测:下一世纪,现存7,000语种的一半即将消失。近年来,一些国家采取紧急行动拯救和记录濒危语言。

而在众多的濒危语言中,数词系统尤其有特殊价值。一种原始的计数系统甚至比语言的其他部分更容易受到生存威胁,即使该语言本身并未遭遇生存危机。这是因为在快速全球化的过程中,一种少数民族语言传统计算方法使用者通常只剩下族群中老年的一辈,而年轻一代通常因羞于在公众场合使用土里土气的传统计算方法而更喜欢采用英语或邻近优势语言的计算方法。其结果就是大多数小语种的传统计算方法快速地被占优势语言的计算方法所取代。即使使用人口众多语言的计数方法也存在濒危的危险,例如:日语和泰语的固有数词就基本上被汉语的数词所取代(Comrie,2005年)。甘瑞教授为此得出结论说:“数词系统甚至比语言受到的生存威胁更大”。

陈西林先生依靠自身调查和仰仗世界各地语言学家的支持,30余年一直持续对世界各地诸多语言的数词进行收集和研究,在过去三十年里,记录和分析了世界上许多语言的计数系统,到目前为止已收集了超过4,200种的语言基本计数系统的资料。这些资料大部分由全世界几千位语言学家,人类学家和在各自领域工作的学者提供。大多数资料是用标准的国际音标符号或音位转写记录的。由于小语种的传统计数系统经常容易被主流语言的计数系统迅速取代,因此在这些重要的语言资料被完全忘记之前,陈西林先生认为记录这些重要的语言资料是紧迫任务。然而,剩余3,000种左右语言的更完整的资料还没有记录到,因此需要其他语言学家及相关学者的进一步慷慨支持。

在这次演讲中,陈西林先生介绍了他正在进行的项目:记录世界诸语言的计数系统及其谱系分类,语音系统和计数概念。世界上数以千计的民族使用着各种各样的计算系统:十二进制、十进制、八进制,六进制、五进制、四进制、三进制、二进制、不完全十进制、混合型计数法、用身体部位标记数目等等。某种南美土著语言仅能辨别“一”和“许多”这两个字,在巴西和秘鲁的亚马逊流域地区有几种土著语言甚至没有计数的概念,这些有趣的奇特现象,就像一个万花筒,反映了人类在计数概念的多样性和不同的发展阶段。

本次讲演的主题对计数概念及计数系统的研究,不仅是一个十分有趣的课题,而且还为那些从事语言学、人类学、民族学、历史和数学哲学等学科的学者们提供有学术价值的参考资源。学术演讲内容丰富、学术视野宏阔,世界语言的诸多新颖的材料令人耳目一新,得到与会专家学者好评。众学者从民族学、人类学、语言人类学、社会语言学、人类语言的谱系分化、类型迁徙分布等诸多视角出发对演讲主体作了交流和讨论。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其著作权各归其原作者或其出版社所有。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本文来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haidsoft.com/159524.html

(0)
上一篇 2025-01-15 20:20
下一篇 2025-01-15 20:25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