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学常识:什么是“五戒十善”?

佛学常识:什么是“五戒十善”?无规矩不成方圆 家有家规 国有国法 佛家为了约束弟子的思想言行 更好地修行 也有自己的规矩 就是不杀有情的生命 因为这是一种残忍的行为 与佛教慈悲为怀的原则是相违背的 所以应该戒杀

大家好,欢迎来到IT知识分享网。

无规矩不成方圆,家有家规,国有国法,佛家为了约束弟子的思想言行,更好地修行,也有自己的规矩。最基本的就是我们熟悉的“五戒十善”。下面简单为大家分享一下。

五戒:

一、杀生戒

就是不杀有情的生命,因为这是一种残忍的行为,与佛教慈悲为怀的原则是相违背的,所以应该戒杀。

二、偷盗戒

偷盗就是不予取,别人的财物,没有经过别人同意,就占为己有或者挪用,或者借后抵赖不还,都属于偷盗。

三、邪淫戒

凡是与自己妻子之外的女人发生关系的行为,都属于邪淫。即使是自己的妻子,如果在非时、非道、非处(如清净道场)发生关系,也属于邪淫。

佛学常识:什么是“五戒十善”?

四、妄语戒

妄语,就是虚妄不实的语言,有心欺骗别人,不管别人信不信,自己就已经犯了妄语戒。

、饮酒戒

酒精有麻醉神经的作用,喝了以后,会扰乱人的神经,使人失掉本来平静的心,甚至颠倒狂乱,做出违背道德伦理的事情,酿成祸事。佛陀为了避免修行人放逸乱性,造作恶业,所以才制定了不饮酒戒。

在这五条戒律中,前四戒是性戒,本性就是一种恶法,不管受不受戒,谁作了都是造作恶业。而最后一条饮酒戒,属于遮戒,因为在饮酒的本性上来讲,并不是恶行,但饮酒可以乱性,开不善之门,成造恶之因,为了避免因此而造恶,佛陀才制定此戒,所以称为遮戒。

佛学常识:什么是“五戒十善”?

十善

一、不杀生

不但不杀生,甚至连杀生的念头都没有,还要生起护生的心,念念帮助众生,利益众生,爱护众生。

二、不偷盗

偷盗其实就是占别人便宜,不偷盗就是决定没有占别人便宜的念头,更不能占公家的便宜,一切时、一切处都念念帮助别人,尊重别人。

三、不邪淫

万恶淫为首,百善孝为先。要将邪淫从念头上拔除,没有这个念头了,才不会起现行。

四、不妄语

就是不说谎话,不会有意无意欺骗别人,真诚待人,言而有信。

五、不两舌

就是不搬弄是非,斗乱两头,让别人发生矛盾或冲突。看到别人有好事,应该随喜赞叹,而不是嫉妒怨恨,挑拨是非。

六、不恶口

就是不说粗鲁的话,言语要有礼貌,这也是一个人修养、行为与受教育程度的体现。

佛学常识:什么是“五戒十善”?

七、不绮语

就是不说花言巧语,不说那些冠冕堂皇的话,那些话说起来好听,其实目的都是害人,让人做不善的事情。

八、不贪

人心不足蛇吞象,贪心永无止境,人的很多烦恼和祸患,都是因为贪心而起,所以一定要远离贪欲。

九、不嗔

一念嗔心起,百万障门开。人们常说“冲动的惩罚”,人的嗔恨心一起,就会失去平和心,做出不理智的事情,造成祸事。所以一定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绪,不能乱发脾气。

十、不痴

痴就是愚痴,就是迷惑颠倒,不明事理,不辨是非,并因此做出一些蠢事来。所以一定要勤修戒定慧,开启自性本具的智慧与德能。

十善之中,前三条属于身业,中间四条属于口业,最后三条属于意业,包括了我们身、口、意三业,做到这十条,就算佛经上常讲的“善男子、善女人”了。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其著作权各归其原作者或其出版社所有。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本文来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haidsoft.com/162706.html

(0)
上一篇 2024-12-16 16:00
下一篇 2024-12-16 16:15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