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欢迎来到IT知识分享网。
不知你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拍摄一幅不错的风光作品,共享给别人的时候,却发现反响平平?之所以会出现这种状况,很可能就是因你的照片没有 “空间尺度感”,让观众体会不到你所拍摄的景物的规模和气势。

什么是“空间尺度感”?3个小诀窍,为你的作品增加空间尺度感
那么,什么是空间尺度感呢?
对景观或者建筑设计师来说,相信对于“空间尺度感”这一词不会陌生。简单来说,就是整体或局部构件与人或人熟悉的物体之间的比例关系,及其这种关系给人的感受。

本来只想设计一个私密的小花园,为什么建成的面积能开万人演唱会了?

本来想做有意境的密密的木格栅, 为什么缝隙宽的都可以过人了?
空间的尺度感在摄影创作中,有什么用?同样的,我们先来看两幅图。

观众很难直观地体会到群山的规模与气势

有空间尺度感的作品,能让人一瞬间就体会到景物的规模
同样是拍摄群山的两幅风光作品,上图观众很难直观地体会到群山的规模与气势,如果只聚焦右下角,观者可能甚至无法分清这是一座山丘,还是一块形状特异的小石子的特写;而下图有空间尺度感的作品,能让人一瞬间就体会到景物的规模。
既然如此,到底如何为你的作品添加 “空间尺度感” 呢?
1、寻找作为标尺的环境元素
相信大家对于网购都不陌生,许多商家拍摄小景产品,会与手机、硬币等常见的物体同框,——照片里要加个比例尺。

在画面中加入半个手机,与产品进行大小对比。
比例尺,便是 “空间尺度感” 在科学研究中的表现。在画面中加入一个我们熟悉大小的物体进行对比,我们便可以直观地对景物的尺寸大小有一个了解。

比起空荡荡的海岸线和礁石,加入一个灯塔,瞬间就能让人对整个画面的规模产生直观的了解。
即使是不考虑空间尺度的问题,在稍显空旷的作品中加入一些区别于环境的元素,也相当于为整个画面添加了 “点睛之笔”,这种方法值得你尝试。
2、以小见大
你不一定需要找太大的环境元素充当标尺(如灯塔,房子),一些小东西其实也能起到相同的作用,只要你把它放在合适的位置上。

在前景处放置一个人们熟悉大小的路标,空间尺度感瞬间就出来了。
远处的树木,近处的花花草草,甚至是人也可以发挥出类似的作用——更重要的是,它们还很常见,到处都是,更便于你寻找、利用。
而人是关注度很高,同时人们也很熟悉大小的个体(哪怕是最高的和最矮的人,顶多也就差个一米),十分适合充当空间标尺。更重要的是,它们随叫随到,可控,可以出现在你画面中任何位置——只要地形没限制。

其实最合适的空间标尺就在你身边!没错,就是你——确切地说,是人。
TIPS:充当空间标尺的人不能离镜头太近,否则会占据过大的画面比例,关注度过高的话会 “喧宾夺主”,让你真正的主体——风光被夺去了风头,整张照片就会变成 “到此一游” 了。
3、足够显眼
你必须要让你的空间标尺足够显眼,足以 “第一时间让人注意到”。你可以让它的 “个头” 大一些,也可以让它的色彩鲜艳些,对比度高些,才能保证它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人的个头小,颜色与环境对比度不高,关注度低,没有发挥出空间标尺的作用

人的 “个头” 虽小,但与环境对比度高,发挥出了空间标尺的作用。
总结
下次拍“大风光”的时候,记得往里加个标尺,“以小见大”,效果会更棒~
摄影丨风光摄影创作中,如何使照片具有空间感?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其著作权各归其原作者或其出版社所有。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本文来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haidsoft.com/1699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