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科学家发现BMP信号通路在脑癌中的抑癌作用机制

我国科学家发现BMP信号通路在脑癌中的抑癌作用机制8 月 1 日 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郗乔然课题组和国家神经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国家神经疾病医学中心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张力伟课题组合作 在 自然 癌症 上在线发表了研究文 系统性地阐述了骨形态发育蛋白信号通路在 ACVR1 野生型 H

大家好,欢迎来到IT知识分享网。

来源:【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

8月1日,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郗乔然课题组和国家神经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国家神经疾病医学中心/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张力伟课题组合作,在《自然·癌症》上在线发表了研究文,系统性地阐述了骨形态发育蛋白(BMP)信号通路在ACVR1野生型,H3.3K27M突变型弥漫内生型脑桥胶质瘤中的抑癌作用。

我国科学家发现BMP信号通路在脑癌中的抑癌作用机制

弥漫内生型脑桥胶质瘤高发于儿童,两年生存率小于10%,对患儿家庭造成极大的心理伤害和经济负担。但该肿瘤的致病机制和诊疗研究一直未取得较大进展。约80%的弥漫内生型脑桥胶质瘤的驱动因素来自组蛋白H3.1K27M和H3.3K27M 突变,但BMP信号通路对占比60%的ACVR1野生型,H3.3K27M突变型 DIPG亚群的影响仍未知。

在此项研究中,研究人员首次系统性地研究了BMP信号通路在ACVR1野生型,H3.3K27M突变型弥漫内生型脑桥胶质瘤中的抑癌作用。首先,通过将生物信息学分析和实验验证相结合,发现了ACVR1野生型,H3.3K27M突变型弥漫内生型脑桥胶质瘤中高表达的BMP信号通路拮抗因子CHRDL1,是造成通路异常下调的原因。高表达CHRDL1不仅和病人的不良预后正相关,且实验证明CHRDL1是弥漫内生型脑桥胶质瘤的促癌因子。进一步,研究证实BMP信号通路在此DIPG亚群中发挥抑癌作用的分子机制:激活BMP信号通路驱使此亚群退出干细胞状态,促进细胞分化,引起细胞周期停滞和细胞凋亡。同时发现,BMP信号通路通过表观遗传调控下游靶基因CXXC5发挥抑癌作用。最后,通过药物筛选的方法,研究人员找到了可以激活此DIPG亚群中BMP信号通路并可能作为治疗弥漫内生型脑桥胶质瘤的小分子药物——Dacinostat。

该研究系统论述了BMP作为抑癌信号通路在弥漫内生型脑桥胶质瘤中的作用机制,并报道了弥漫内生型脑桥胶质瘤潜在的新型治疗药物靶点,是我国在世界范围内脑肿瘤研究领域的一项重要成果,为药物筛选、开发新型治疗手段等提供了新思路。

责编:陈龙飞

校对:朱晓娜

本文来自【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其著作权各归其原作者或其出版社所有。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本文来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haidsoft.com/170653.html

(0)
上一篇 2025-02-18 08:15
下一篇 2025-02-18 08:20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