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欢迎来到IT知识分享网。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产品原型工具是产品经理的用来吃饭的家伙。不论是吃路边大排档,还是高端饭店,都不能没有餐具。最早先的时候,只知道在Word或PPT里画线框图, 也算是原始的产品原型设计图了。后来,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兴起,也开始使用起专业的产品原型设计工具。这里,分享一些这些年用过的产品原型设计工具的使用经验。
原型设计本与模板尺
第一个要说,其实不是软件工具,而是实体的原型设计本与模板尺。正是因为移动应用的设计相比PC端应用来说,可以有更统一的规范遵循,使得这种实体的设计工具得以出现。坦白讲,在那个年代里,会莫名地把这种实体设计稿看作一种更专业、更有逼格的行为。
这么多年过去了,虽然早就不再使用这样的原型设计本和模板尺,但是,仍然会不可避免地需要在纸面上画画草图。通常是在独自构思的时候,又或者是互相讨论的过程中。正是实体设计稿所固有的一些弊端,使得它终究只是一个辅助,比如,不利于长期保存、检索,还有远程交流等等。

Axure
就像之前聊其他一些工具领域一样,总会有一个绝对的扛把子存在。那么,Axure就是产品原型设计领域的扛把子。我总结TA的优缺点就是:
优点:
- 功能齐全
- 第三方元件库丰富
实际上,我认为Axure最大的优势就是形同行业标准般的存在。
缺点:
- 部分高级功能的操作略繁琐,不过这一点也只是对于初学者而言的,对于熟练工来说,那也不是个事;
- 页面流程图,相较其他一些后起之秀来说,就只能说是太过简单了,有点不相称;
- Axure自带的云端分享(先叫Axure Share,后来改叫Axure Cloud)对于国内用户来说,实在是太慢了。
针对Axure自带云端分享的这一劣势,早先则是通过自建文件服务器来解决。而后,国内的一些设计平台网站也抓住了这一点,提供Axure文件的云端服务。

摹客(mockplus)
摹客在2015年刚推出来的时候,还不叫这个名字。那时候,主要是拿TA来做高保真演示的。后来,有一段时间里,团队里都一直在用。选用TA,主要是看中了页面流程图不错,比Axure详尽多了;另外,操作也比较傻瓜化;费用成本也不算贵。

但是,蓝湖的出现——产品设计的另一个细分领域的优势,间接导致了摹客淡出了我们团队的视野,又重新回到Axure上面。
蓝湖(lanhuapp)
正如上面所说的,蓝湖的优势其实是UI设计图方面,这里就不具体展开了。而随着2020年蓝湖正式商业化运作之后,顺手也把产品原型设计的云端服务也一并抢了过来。但是,蓝湖本身并不是设计绘制工具,所以,我们只聊聊TA在产品原型设计的云端协作方面的优缺点。
优点:
- 支持常见格式文档上传,比如Axure、Word、PPT等等;
- 文档支持历史版本对比
- 团队评论
缺点:
- 只能搜索文档名与页面标题,不能搜索页面中的内容。这一点不足,也是随着文档的日积月累之后,逐渐显现出来的,很多产品细节其实是经常在日后需要检索与查阅的;仅仅只能搜索标题,很多时候是无法准确定位的。真心吐槽一把,也希望他们能改进这点。

立码(risma.cloud)
立码(https://risma.cloud)也是一个云端协作平台。刚开始是先使用TA家的云盘,后来再开始用上了产品原型设计的协作功能。在这方面,与蓝湖大体差不多,但TA最大的优点是,支持文档页面中的内容检索,这样就可以查找历史版本中的所有细节。逐步切换到这个平台,也正是基于这点考虑的,这对版本迭代频繁或者历史悠久的产品来说,确实是福音。
除此之外,也支持Word、PPT、Excel、PDF等文档格式,支持团队讨论,可以一键发起在线评审会议。可以跟产品组合与发行版本进行关联,系统自动更新对应需求,这点可以点个赞。

结束语
除了上述这些工具软件或者云端平台,也研究过Adobe XD,但没有大量使用,所以就不评述。
其实,不论是实体工具,还是软件工具,又或者是云端协作平台,它们终究只是工具,软实力才是产品经理的核心竞争力。还是祝愿每个产品经理,都能找到自己趁手的工具。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其著作权各归其原作者或其出版社所有。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本文来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haidsoft.com/1714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