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投之城”赢在“抄底”,胜在“筑底”,中科大系点亮时代

‌“风投之城”赢在“抄底”,胜在“筑底”,中科大系点亮时代让这座曾经名不见经传的城市 一举成为芯片 汽车 人工智能 高端制造 光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 1969 年的受国内外形势影响 中央决定将包括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等 13 所重点高校迁出首都 这是历史上规模罕见的 京校外迁

大家好,欢迎来到IT知识分享网。

被誉为“风投之城”的合肥,因A股市场的走火再次“火出圈”。

‌“风投之城”赢在“抄底”,胜在“筑底”,中科大系点亮时代

“抄底”欧菲光、京东方、蔚来……,让这座曾经名不见经传的城市,一举成为芯片、汽车、人工智能、高端制造、光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

“抄底”成了其在互联网浪潮中飞速崛起的“独门秘籍”,也成为这个城市的独有的“标签”。

然而,相对于在企业和产业层面的经典“抄底”,让这座古老的城市持续焕发出勃勃生机的却是45年前开启的“筑底”。

‌“风投之城”赢在“抄底”,胜在“筑底”,中科大系点亮时代

1969年的受国内外形势影响,中央决定将包括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等13所重点高校迁出首都,这是历史上规模罕见的“京校外迁”。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当时外迁的首选地是河南,其次是江西和湖北,但却被惨遭拒绝。

时任安徽省第一书记的李德生将军听闻后,十分着急。同时他也认识到,这将是一次改变安徽未来的千载难逢的好机会。

‌“风投之城”赢在“抄底”,胜在“筑底”,中科大系点亮时代

于是迅速行动,亲自出面协调,用特有的真诚把中科大争取到了安庆。

后发现安庆不具备安顿中科大条件后,立刻亲自指挥出腾出合肥师范学院和银行干校的校舍,作为中科大师生提供临时的住宿和教学楼,还专为中科大的师生们建了一条供暖专线。

‌“风投之城”赢在“抄底”,胜在“筑底”,中科大系点亮时代

自此,让合肥与中科大结下不解的情缘,在之后回迁中,这所国内顶尖的高校,毅然选择留在合肥。

中科大没有辜负老将军的良苦用心和合肥人民的厚望,在这片沃土的滋养下,学术上一路狂飙,成长为一所兼985、211、C9为一身的顶尖的高校。

但如果你认为中科大只盛产科学家,你就片面了,中科大还是企业家的摇篮。

合肥给了中科大一个“家”,中科大还给合肥一个“硅谷”。

截至当下,中科大已经走出了34家IPO,超级独角兽科大讯飞、芯片黑马寒武纪、AI四小龙之一商汤科技,还有从中科大实验室中孵化出的国仪量子,这一众来自“中科大系”的行业引领者,为合肥的“肥”和“飞”插上了科技的翅膀。

这位中科院的“长子”,带给合肥不止是科技赋能,还有让人艳羡的“朋友圈”。

只要在股票网站搜索“中科”二字,便会闪现出一个“集群”,虽不能说100%与中科大相关,但至少也有多半是“近亲友邻”。

‌“风投之城”赢在“抄底”,胜在“筑底”,中科大系点亮时代

让我们首先走进中科大的“亲儿子”——科大讯飞,探察这家超级独角兽与中科大深厚渊源。

科大讯飞作为亚太地区知名的智能语音和人工智能上市企业,专业从事智能语音及语音技术研究、软件及芯片产品开发、语音信息服务的软件企业。

自成立以来,一直从事智能语音、自然语言理解、计算机视觉等核心技术研究并保持了国际前沿技术水平;积极推动人工智能产品和行业应用落地,致力让机器“能听会说,能理解会思考”,用人工智能建设美好世界。

在1999成立之初,基于中科大王仁华老师的人机语音通信实验室,开启了最早的智能语音研究。在王老师的协助下,科大讯飞首次将语音合成技术做出雏形。

‌“风投之城”赢在“抄底”,胜在“筑底”,中科大系点亮时代

之后,科大讯飞始终与中科大保持着深度合作:

2011年,科大讯飞与中科大获批共建“语音及语言信息处理国家工程实验室”。

2017年科大讯飞联合中科大组建认知智能国家实验室,参与泛血管中心建设、高血压防控模式等科研方面的合作。实验室于2012年顺利通过国家发改委优化整合评估,成功纳入新序列,并转建为语音及语言信息处理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2020年,科大讯飞依托中科大承建“多语种智能语音语言技术及国产化平台”、与中科大共建语言科学交叉研究中心。

2021年与中科大工程科学院张世武教授团队合作,成立仿生机器人联合实验室。

除了技术支持,中科大独家出资的科大控股,在2001年参与了科大讯飞的B轮融资中,至今仍持有科大讯飞3.24%的股份。

‌“风投之城”赢在“抄底”,胜在“筑底”,中科大系点亮时代

这家肩负AI大模型研发时代使命的独角兽近年来一直在为了中国的未来在“烧钱”。

2022年和2023年研发投入分别为33.55亿元和38.4亿元,2024年前三季度研发投入总计 30.37亿元。

好在历经披肝沥胆、十年磨一剑之后,终于在今年见到了曙光。

2024年第三季度,科大讯飞实现营收55.25亿元,同比增长15.77%;实现毛利22.60亿元,同比增长16.68%;实现经营性现金流净额7.15亿元,同比增长100.09%。

在持续加大星火大模型研发投入的情况下,在第三季度实现归母净利润转正为0.57亿元,成为世界上首家实现盈利的AI大模型公司。

‌“风投之城”赢在“抄底”,胜在“筑底”,中科大系点亮时代

科大讯飞作为“长子”,与中科大共同参与从科大走出地另一家超级独角兽——国仪量子的创立。

2018年,国仪量子的A轮融资中,全部资金都来自中科大及科大系的“亲友团”,由科大讯飞、讯飞控股、科大控股以及另一家中科大系上市公司科大国创共同出资。

这个技术与资金都源于中科大的“亲儿子”,不负众望,从成立到成为独角兽仅用了5年时间。

今年6月份,《中国独角兽企业研究报告2024》显示,2023年中国独角兽企业共有375家,国仪量子进入榜单,排名303,估值达10.2亿美元(约合71.51亿元人民币),是中国为数不多的传感器独角兽企业之一。

‌“风投之城”赢在“抄底”,胜在“筑底”,中科大系点亮时代

国仪量子的创始人贺羽刚堪称从“创业天团”——中科大少年班走出的佼佼者,然而却只能算作“之一”,因为从这里走出的“创业家”还有很多。

这其中,寒武纪的创始人陈云霁和陈天石这一对“神童”绝对是可圈可点。

寒武纪的前身,是中科院计算所于2008年组建的“探索处理器架构与人工智能的交叉领域”10人学术团队。而这个团队是陈天石团队一部分‌,团队的研究工作得到了中科大计算所的鼎力相助,。

2016年,中科院“嫡系”的寒武纪公司设立,短短四年,5轮融资累计超45亿元,投资机构阵容堪称豪华,这其中不乏“科大系”的身影,科大讯飞和商汤科技都曾参与投资。

2020年在上交所科创板上市,被业界誉为“AI芯片第一股”。

自成立以来,一直专注于人工智能芯片产品的研发与技术创新,致力于打造人工智能领域的核心处理器芯片,让机器更好地理解和服务人类。

‌“风投之城”赢在“抄底”,胜在“筑底”,中科大系点亮时代

寒武纪团队在智能处理器领域斩获多项“第一”:

全球第一个深度学习处理器原型芯片;

全球第一个智能处理器专用指令集;

全球第一个多核人工智能手机芯片;

目前,采用公司终端智能处理器IP的终端设备已出货过亿台;云端智能芯片及加速卡也已应用到国内主流服务器厂商的产品中,并已实现量产出货;边缘智能芯片及加速卡的发布标志着公司已形成全面覆盖云端、边缘端和终端场景的系列化智能芯片产品布局。

‌“风投之城”赢在“抄底”,胜在“筑底”,中科大系点亮时代

寒武纪作为从中科大“开枝散叶”中走出去的“中科大系”,自然是始终与中科大在科研及人才培养方面保持着紧密的合作。

自2020年起,中国科大先研院创新“产学研用”多主体协同的育人机制,与寒武纪、长鑫存储、龙芯中科等行业领军者合作开展定制化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不仅提升学生实战能力,也完美地匹配了企业人才需求。

2021年初,安徽寒武纪公司与中科大先研院共建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实践基地,开展产学研用合作,启动联合培养专业学位研究生工作。

寒武纪的快速成长离不开中科大的技术和人才支持,同时也离不开“中科大系”的助力。

‌“风投之城”赢在“抄底”,胜在“筑底”,中科大系点亮时代

其中,商汤科技就是其AI芯片流片第一大客户。

商汤科技成立于2014年,由中国科大8509校友汤晓鸥创立,9600校友王晓刚、0006校友林达华为商汤科技联合创始人,妥妥的一个“科大创造”

公司以人脸识别应用起家,2019年估值达到75亿元,成为全球最贵AI初创企业。

商汤科技成立以来,其已获得 12 轮融资,总融资金额达 52 亿美元,包括 指软银、春华、银湖资本、IDG、国调基金、上海国际集团、赛领及鼎晖领投。

被业内称为“AI四小龙”之一的商汤科技在人工智能领域有着显著的技术创新和应用,特别是在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技术方面。

‌“风投之城”赢在“抄底”,胜在“筑底”,中科大系点亮时代

商汤科技通过SenseMARS平台支持AR导航服务,实现了从地下停车场到商场内所有品牌门店的全场景AR导航导览,提供了“厘米”级的精度导航体验‌。

商汤在深厚理论基础上,长期投入原创技术研究,不断增强行业领先的全栈式人工智能能力,涵盖感知智能、决策智能、智能内容生成和智能内容增强等关键技术领域,同时包含AI芯片、AI传感器及AI算力基础设施在内的关键能力。

最具前瞻性的是,致力于打造新型人工智能基础设施——SenseCore商汤AI大装置,打通算力、算法和平台。

‌“风投之城”赢在“抄底”,胜在“筑底”,中科大系点亮时代

推动“要素革命”,大幅降低人工智能生产要素价格,实现高效率、低成本、规模化的AI创新和落地,进而打通商业价值闭环,解决长尾应用问题,推动人工智能进入工业化发展阶段。

公司“以人工智能实现物理世界和数字世界的连接,促进社会生产力可持续发展,并为人们带来更好的虚实结合生活体验”美好愿景与人类社会的未来高度契合。

公司主打智慧商业、智慧城市、智慧生活、智能汽车四大板块产品和解决方案,已经走进并改变着人类的生活。

‌“风投之城”赢在“抄底”,胜在“筑底”,中科大系点亮时代

从中科大走出IPO们,虽术业有专攻,但都具备同一气质和风范,那就是时代的引领者。

从科大讯飞的AI大模型,到寒武纪的AI芯片、再打商汤科技的AI应用,无不在探掌控和主导时代和未来。

除了这些头部的独角兽,“科大系” 的版图中还有一众撑起未来的同行者。

其中周曦创办的云从科技,在中科大的技术支持下,在跨镜追踪、3D结构光人脸识别、双层异构深度神经网络等人工智能领域的先进技术都处于国际领先地位。

并受国际标准联盟ISO/IEC、国际电信联盟ITU、美国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标准协会IEEE-SA等组织邀请,参与制定了多项国际、国家、行业及团体标准制定。

‌“风投之城”赢在“抄底”,胜在“筑底”,中科大系点亮时代

还有从中科大少年班走出陈鲁,创办了高端半导体质量控制设备领域的领军者中科飞测

2015年,中科院国科控股直属VC机构国科嘉和成为中科飞测的天使投资人,中科院微电子在2017年也参与到其B轮融资中。后深创投、国投创业等VC机构也加入中科飞测的融资历程中。现如今中科飞测市值已经达到257亿元。

除了科技领域,1976年毕业与中科大李西廷,作为中国第一代医疗器械开发先驱,创办了在全球医疗器械企业中排名第23位的迈瑞医疗。

其以个人名义向母校中科大捐赠了中科大创校以来获得的金额最高的个人单笔捐赠1.068亿元人民币,成立了“李西廷基金”。将笔捐款用于物理学院建设、高端人才培养、引进以及高新技术创新研发等。

此外,李西廷还持续向母校捐赠近3000万元,用于设立奖教金以及校医院、附属第一医院采购医疗设备‌。

‌“风投之城”赢在“抄底”,胜在“筑底”,中科大系点亮时代

从中科大走出去的企业家们从来没有忘记母校,忘记母校根植的那片热土,纷纷投资合肥以及安徽各地,反哺成就他们的沃土。

科大讯飞入资的云至深、创谱仪器、瀚科迈博;

中科大资产经营有限公司参与投资的微纳感知、木源量子、问天量子;

“中科大系”也频繁与合肥产业基金联手开展战略投资,托生于中科大的国仪量子C轮融资中就有合肥产投集团的身影,中科微电子创新、中科久安亦有合肥产投集团、合肥高投的投资参与。

由合肥市政府和中科大联合成立的科大硅谷引导基金注册成立,总规模300亿元,首期注册规模15亿元,重点关注在科大硅谷创办的科技创新能力突出的中小微科技型企业。

此前半年的时间里,合肥市属国有平台公司和7家科大校友企业共同成立了科大硅谷服务平台,科大硅谷向社会面招聘的人才80%以上具有海外高校背景,或来自世界500强、上市公司等知名企业和机构。

中科大及“中科大系”与合肥的双向奔赴,为合肥的崛起“筑底”,点亮已来的未来!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其著作权各归其原作者或其出版社所有。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本文来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haidsoft.com/171693.html

(0)
上一篇 2025-02-26 11:10
下一篇 2025-02-26 11:15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