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欢迎来到IT知识分享网。
采煤工作面是煤矿最为重要的位置,回采工作是煤矿的工作重心和核心,不同回采顺序影响着采煤效率,本文对后退式回采、前进式回采、往复式回采、旋转往复式回采、跳采式回采进行全面分析探讨。

一、后退式回采
- 定义:工作面由采区边界附近向采区运输上山方向推进。
- 优点
- 采掘干扰少。在回采之前,可以提前掘出巷道,这样能够提前探明煤层条件,有助于开采工作的规划和安全保障。
- 回采巷道随采随冒,不需要特别维护,节省了维护成本和人力。
- 缺点:回采巷道需提前掘出,所以维护时间较长。
- 应用案例:这种方式在我国得到了广泛应用,例如在很多地质条件相对稳定、煤层赋存情况较好的煤矿中,后退式回采能够高效地进行煤炭开采。
二、前进式回采

- 定义:采面由上山附近向采区边界方向回采,区段平巷沿空留巷。
- 优点:在一些特定的煤层和开采布局下,可以实现连续开采,减少设备搬迁等工作。
- 缺点
- 留巷支护困难,因为要保留巷道,对支护的技术和材料要求较高。
- 留巷会影响采面生产,占用一定的空间和资源。
- 采空区需防漏风,增加了安全管理的难度。
- 应用限制条件:在《煤矿安全规程》中规定,突出矿井、高瓦斯矿井、易自然采煤工作面不得采用前进式采煤方法。不过在一些低瓦斯、煤层稳定性较好且对采空区漏风控制有把握的小型煤矿中,在严格遵守安全措施的前提下可能会有少量应用。
三、往复式回采
- 定义:上采面前进式沿空留巷,下采面后退式沿空留巷。
- 优点: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煤炭回收率,并且在合适的地质条件下能够优化开采布局。
- 缺点
- 留巷困难,需要解决巷道支护、通风等多方面问题。
- 影响采面生产,例如留巷作业可能会干扰正常的采煤工序。
- 采空区需防漏风,保障通风安全是重要环节。
- 应用场景:在一些煤层厚度适中、地质构造不太复杂且对煤炭回收率有较高要求的煤矿中可能会考虑采用,但由于其缺点也需要谨慎对待。
四、旋转往复式回采

- 含义和操作方法:综采面旋转180度,进行往复回采,并沿空留巷。这意味着综采设备需要进行转向操作,在操作过程中,要精确控制设备的旋转角度、移动方向等,同时要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和采煤工作的连续性。设备旋转时,需要考虑设备的连接、液压系统、电气系统等的适应性,避免因旋转造成设备损坏。
- 优点:在特定的煤层赋存和开采布局下,可以实现对煤炭资源的充分开采,减少煤炭资源的浪费。
- 缺点
- 煤损大,由于旋转和往复开采过程中的复杂情况,可能导致部分煤炭无法有效开采。
- 技术复杂,涉及到设备的旋转操作、复杂的开采布局和通风管理等多方面的技术难题。
- 转折点难维护,在旋转的转折点处,巷道的稳定性、设备的运行等都面临挑战。
- 设备折损严重,设备的频繁转向和复杂操作会增加设备的磨损和故障概率。
- 影响采面生产,生产过程中的复杂操作会降低开采效率。
- 需防漏风,保障采空区的通风安全是重要任务。
- 应用情况:这种方式使用很少,一般只在特殊的煤层条件和开采要求下,经过充分论证和准备后才可能采用。
五、跳采式回采
- 定义:跳采式回采是指在采煤过程中,按照一定的规划跳过某些区域进行开采的方式。
- 特点:开采布局具有跳跃性,不是按照传统的顺序依次开采。
- 优点:可以避免在某些地质条件复杂或者存在安全隐患的区域过早开采,减少开采风险。同时,通过合理的跳采规划,可以优化开采顺序,提高煤炭开采的整体效率。
- 缺点:需要精确的前期规划和测量,否则容易造成煤炭资源的浪费或者开采布局的混乱。而且跳采后的区域在后续开采时可能面临新的技术难题,如巷道的重新布置和维护等。
- 适用场景:适用于煤层赋存不稳定、存在局部地质构造复杂区域(如断层、褶曲等)或者有特殊安全要求(如瓦斯富集区、地应力异常区等)的煤矿。
在实际应用中,需要综合考虑煤层条件(如煤层厚度、倾角、稳定性等)、矿井情况(如瓦斯含量、通风条件、矿井规模等)以及安全规程等因素来选择合适的回采顺序。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其著作权各归其原作者或其出版社所有。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本文来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haidsoft.com/1729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