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欢迎来到IT知识分享网。
Pythonic的方式使用map和filter
列表迭代在python中是非常pythonic的使用方式
def inc(x): return x+1 >>> list(map(inc,range(10))) [1, 2, 3, 4, 5, 6, 7, 8, 9, 10] # pythonic way >>> [inc(i) for i in range(10)] [1, 2, 3, 4, 5, 6, 7, 8, 9, 10]
def is_even(x): return x%2==0 >>> list(filter(is_even, range(10))) [0, 2, 4, 6, 8] # pythonic way >>> [i for i in range(10) if is_even(i)] [0, 2, 4, 6, 8]
列表迭代在python中针对迭代效率和性能是进行过定制化优化的使用方式,因此一般来说推荐这么写,不过在使用的过程中也难免踩到坑,本文希望一次性将使用注意事项讲清楚,避免采坑。
首先要明白在python中什么是值类型
在python中要想了解值类型,首先得明白以下两个:
- 什么是可变类型
- 什么是不可变类型
我们拿常见的几个类型来开场:
- string 是值类型吗?
是的,因为string是不可变类型。
- list 是值类型吗?
不是,因为list是可变类型。
- tuple是值类型吗?
是的,因为tuple是不可变类型
- iterator是值类型吗?
这个问题不好说,我拿代码来举例:
>>> a = iter((1,2,3)) >>> next(a) 1 >>> next(a) 2 >>> next(a) 3
从上述示例我们看到每次返回结果会发生变化,那么他是可变的,那么他不是值类型。
上述介绍只是一个引子,因为了解什么是可变的,什么是不可变的,什么是值类型对于资深pythoner是非常有意义的。
接下来我们从几个常见的问题来开始下面的课程。
问题1:map和filter返回的是iterator
>>> res = map(inc, range(10)) # let's check if it worked >>> list(res) [1, 2, 3, 4, 5, 6, 7, 8, 9, 10] # let's filter all even integers from res >>> list(filter(is_even, res)) []
如果您是一个有经验的pythonista,您可能知道哪里出错了,这是意料之中的。
以下是为什么这种是不符合预期的。如果我们使用列表推导式,就不会遇到这种情况。
>>> res=[inc(i) for i in range(10)] # let's check if it worked >>> res [1, 2, 3, 4, 5, 6, 7, 8, 9, 10] # let's filter all even integers from res >>> [i for i in res if is_even(i)] [2, 4, 6, 8, 10] # unless you directly mutate res # you can do more things with res.
我简化了一点,但是map和filter在调用list或tuple时返回一个迭代器。list (res)穷举迭代器,res变为空。
>>> res = map(inc, range(10)) # res returns an iterator here >>> list(res) [1, 2, 3, 4, 5, 6, 7, 8, 9, 10] # list(res) exhausts the iterator # so you're filtering an empty iterator here # so you get an empty list >>> list(filter(is_even, res)) []
你可以立即实现迭代器并存储结果到列表中。
res = list(map(inc, range(10))) >>> list(res) [1, 2, 3, 4, 5, 6, 7, 8, 9, 10] # works fine! >>> list(filter(is_even, res)) [2, 4, 6, 8, 10]
但是如果这么做,就会失去了map和filter的惰性加载的特性,不方便做list(map…)。
问题2:map and filter 的懒加载模式
>>> filter(is_even, [1,2,3])
这里,当你调用filter时,你是在创建一个filter对象,你不是在计算结果。你只在绝对需要的时候计算它,这是懒惰。这在函数式编程中很常见。这就是为什么这在python中是一个问题。
>>> a = [1,2,3,4] >>> res = filter(is_even, a) >>> a.append(10) >>> a.append(12)
你认为过滤的结果会是什么?如果你使用list(res),你会得到什么?需要你好好想想。
答案如下:
>>> list(res) [2, 4, 10, 12]
大多数人都能猜对答案,但这并不难。
>>> res = filter(is_even, a)
我肯定是指过滤a的值,它是[1,2,3,4]。这会导致难以追踪的bug,更重要的是,这会使你的代码难以推理。
大多数函数式语言都具有不可变性是有原因的。只有当可以保证表达式的参数每次都具有相同的含义时,才能延迟表达式的求值。
在本例中,filter(is_even, a)的结果取决于迭代器的实现时间。它取决于时间。
>>> a = [1,2,3,4] >>> res = filter(is_even,a) >>> a.append(10) >>> a.append(12) >>> a.append(14) >>> a.append(16) >>> list(res) [2, 4, 10, 12, 14, 16]
这是完全相同的代码行,但结果改变了。这是另一种思考方式。
你未来的行为会影响你过去行为的结果。我们实质上是在改变过去,这使得对代码进行推理变得极为困难。
我将快速向您展示一个clojure示例。(别担心,它看起来很像python)
user=> (def a [1,2,3,4]) ; equivalent to a = [1,2,3,4] #'user/a user=> (def res (filter even? a)) ; even? = is_even #'user/res user=> (def a (concat a [10])) ; concat is similar to append #'user/a user=> (def a (concat a [12])) #'user/a user=> res (2 4) ; isn't this what you expected? user=> a ; proof that a is something else (1 2 3 4 10 12)
Filter在clojure中是惰性的,但是你得到了正确的结果,即过滤[1,2,3,4]而不是[1,2,3,4,10,12]。
你无法改变过去。你可以看到为什么时间旅行可能是一个坏主意
只是为了提醒您,列表推导式解决了这些问题。
在用 map and filter的时候如何避免入坑
要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必须
返回一个值,而不是迭代器
消除惰性或确保可变性不会影响返回值。
修复第一个问题就像返回一个列表或元组一样简单。解决第二个问题更难。如果我们想要确保返回值不受可变性的影响,并试图有惰性,我们需要对输入可迭代对象做一个深度复制。
这是方法之一。
class filter: def __init__(self,fn, iterable): self.fn = fn self.iterable = deepcopy(iterable) self.res = None def __iter__(self): return [i for i in self.iterable if self.fn(i)]
但懒惰不仅拖延了计算,还只在需要的时候计算结果。
user=> (take 10 (map inc (range))) (1 2 3 4 5 6 7 8 9 10)
由于map是惰性的,它只计算前10个元素。
filter实现中的deepcopy意味着我的实现不是完全懒惰的。这种实现的唯一优点是当过滤函数很昂贵时。
使用即时计算
我认为最实用的解决方案是即时地计算map和filter。
def map(fn, *iterables): return [fn(*i) for i in zip(*iterables)] def filter(fn, iterable): return [i for i in iterable if fn(i)]
这样做的好处是,它可以作为python默认map和filter的替换项,如果iterable是可哈希的,那么我们甚至可以向这些函数添加lru_cache。但列表是最常用的容器,而且它们是不可哈希的,所以可能没有那么大的好处?
那么在什么场景使用呢?
可能在一些罕见的情况下,用户可能想要迭代一个无限序列或一个巨大的序列,而懒惰是必要的。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可以定义一个lazymap和lazyfilter。在我看来,让默认情况变得迫切,并强迫用户在需要时显式地使用惰性版本更好。这将减少新手使用map和filter时的意外。
我们能做得比python默认的惰性实现更好吗
实际上是可以的
class lazymap: def __init__(self,fn, *iterables): self.fn = fn self.iterables = iterables def __iter__(self): return (self.fn(*i) for i in zip(*self.iterables)) class lazyfilter: def __init__(self,fn, iterable): self.fn = fn self.iterable = iterable def __iter__(self): return (i for i in self.iterable if self.fn(i))
以下是为什么它更好。让我们来定义。
# taken from functionali def take(n: int, iterable: Iterable) -> Tuple: """Returns the first n number of elements in iterable. Returns an empty tuple if iterable is empty >>> take(3, [1,2,3,4,5]) (1, 2, 3) """ it = iter(iterable) accumulator = [] i = 1 while i <= n: try: accumulator.append(next(it)) i += 1 except StopIteration: break return tuple(accumulator)
现在让我们看一个带有默认python实现的示例。
>>> res = map(inc, range(100)) >>> take(5, res) (1, 2, 3, 4, 5) >>> take(5, res) (6, 7, 8, 9, 10)
你不会得到相同的结果,即使它看起来是计算相同的表达式。
lazymap也是一样的。
>>> res = lazymap(inc, range(100)) >>> take(5, res) (1, 2, 3, 4, 5) >>> take(5, res) (1, 2, 3, 4, 5) >>> take(5, res) (1, 2, 3, 4, 5)
您总是会得到相同的结果,就像在clojure或任何其他函数式编程语言中一样。
user=> (def res (map inc (range 100))) #'user/res user=> (take 5 res) (1 2 3 4 5) user=> (take 5 res) (1 2 3 4 5)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其著作权各归其原作者或其出版社所有。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本文来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haidsoft.com/1746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