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保定开始,波峰悄然而至

从保定开始,波峰悄然而至从 11 月 27 日开始 全国新增无症状数据从日增 3 6 万 减少到了日增 2 5 万 以北京 广州 重庆为代表 数据都在下降

大家好,欢迎来到IT知识分享网。

关注本小微公众号的朋友都知道,这段时间,我一直在关注北京和全国一些大城市的疫情数据和趋势,主要分析新增确诊、无症状和其中的社会面情况。

但这两天,我认为这些数据的价值已经不大了。

因为在政策风向改变之后,全国的数据是这样的:

从保定开始,波峰悄然而至

从11月27日开始,全国新增无症状数据从日增3.6万,减少到了日增2.5万,以北京、广州、重庆为代表,数据都在下降。

虽然新增确诊的数量还在小幅增长,但大家都知道,确诊新冠肺炎是需要做肺部CT的,新增确诊有很多是从之前的无症状感染者中转归的,排除了这些之后,新增确诊其实也在降。

形势似乎一片大好。

但我们也可以看到,这个下降的时间区间,与各大城市陆续实质性不全员核酸基本吻合,意味着什么,不言而喻。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最近大家都很关注河北省保定市的疫情,我想,保定就是全国疫情数据现状的一个缩影。

保定昨天的数据是这样的,0新增。

从保定开始,波峰悄然而至

而当地的实际情况,在微博等平台上能看到很多,已经冲上了微博热搜:

从保定开始,波峰悄然而至

网友的具体言论,我就不贴出来了,因为有些消息可能有夸大的成分,甚至是谣言,难以判别。

但通过翻阅网友的帖子、一些公众人物的观点,以及我向一些朋友了解的情况,一个基本判断是可以有的:

1.保定市出现了大量的发热症状,轻重不一,很多人都没有上报或是测核酸(可能是害怕确诊后带来的麻烦),选择在家测抗原,在得到阳性(也有阴性)的结果后,在家吃药,有的已经康复了。

2.当地的政策也已经转向,没有再开展大规模核酸检测,对于筛查阳性可能也缺乏积极性,这既是方向选择,也是能力所限。

3.大量人员发热对日常生活造成了一定影响,一些服务业、社区、医务工作者等患病后,造成人手短缺,加之暖气温度不足(据传是因为供暖公司工人发热了),引起了很多负面情绪。

4.前期出现了药品供应紧张,现在问题已经解决。

5.目前尚没有关于没有重症、危重症的言论或报道。

可以看到,并不是因为数据作假,而是因为以上的种种原因,保定的统计数据和真实情况出现了很大的背离,出现了“新增0例”和“满大街羊”的诡异画面。

所以我说,现在,不包含重症数、死亡数的统计数据基本失去了意义。

作为二三线城市的保定,已经事实上成为了“放开”的急先锋,从保定的情况,我们可以有一个基本的感知:当人们都在焦虑地猜测波峰会何时到来时,波峰在一些地方已经悄然而至!

至此之后,更多的保定会冒出来(事实上,现在已经有不少了),这些防疫能力有限的二三线城市,会迎来全国的第一波高峰。

紧接着,会是流动人口更大的省会城市,这是第二波。

政治意义很大的特大城市,会为了稳定而继续抵抗一段时间,在第三波破防。

政策保守的城市和农村,人口流动小的西部,会是第四波。

……

从保定开始,波峰悄然而至

现实就是这么残酷,最后说说怎么看吧。

第一,政府不能放任不管,而要提供更多保障。

虽然现在的方向是聚焦降低重症率、死亡率,但并不是说对无症状和轻症患者可以放任不管。希望有更科学的管理方式,让感染者能够自由选择居家或集中,从而放心上报自己的情况。

上报不是为了方便统计,而是便于政府提供更周到的保障,比如免费提供药品、抗原自测盒、消毒液等,提供更便捷的远程就诊方式,提供科学的用药指导,比起过去的三年,现在更是需要体现“人民至上”之时。

第二,应该把像保定这样的情况公布出来,媒体能够进行客观全面的报道

不管保定的情况是不好(感染人数大增,一定程度的医疗、服务挤兑),还是好(大多数人吃药自愈,没有重症、危重症),人们只想了解最真实情况,为自己迎接波峰做更充足的准备。

第三,全国一盘棋,把资源用在应对大流行上。

像保定这样的,是走在了最前面,但其实还有很多地方,仍然在封控中踌躇,这就造成了政策打架,全国一盘棋成了空话。

走太快的,要稳一稳,走太慢的,也得催一催,时代洪流之下,没有人能当桃花源中人,与其现在还拼命封控,不如早做应对大流行的打算,把宝贵的资源用在组织、医疗、物资、社会等各个方面的准备上。

第四,到底会不会有重复感染?

这是现在人们最关心的问题,也是网上吵得最厉害的地方。这几天,专家们说了很多话,偏偏对这一条很少提及,越不说,人们就越担心。希望之后能用数据说话,让人心里有个底。

第五,重症率、死亡率是接下来最重要的数据。

随着波峰的到来,重症、危重症、死亡肯定都会有,广州的数据我们知道了,十万分之2.5的重症,没有死亡,每十万人有10.6张ICU床位,很乐观。

但那是广州,全国来看,每十万人只有4.5张ICU床位,这样平均下来,落后省份的床位数更低。在医疗条件差的情况下,更多的人可能因为医治不及时而转为重症,对ICU床位的需求更大。

床位更少,需求更大,他们怎么办?

第六,对于春节,提前有个打算。

不管生活在哪个城市,疫情波峰在两、三个月内必然到来。特别是一个多月之后的春节,国家不可能再强行限制人口流动,到时候,每个人都要有个选择。

不管怎样,还是一句话:希望大家做好防范,尽可能避免在波峰到来时感染新冠,尽可能避免去面对那时的医疗、服务挤兑,我想,这就是对自己及家人健康的最大守护。

最后,借用一名博主的话作为结尾吧。

“抗疫三年,对于大部分普通人来说,疫情才刚刚开始。”

加油吧,共度时艰!

-END-

辩证看,务实办

欢迎关注原创公众号“岂曰分享社”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其著作权各归其原作者或其出版社所有。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本文来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haidsoft.com/181293.html

(0)
上一篇 2025-06-19 12:00
下一篇 2025-06-19 12:15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