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欢迎来到IT知识分享网。
序
平常我们用到的 sqrt 函数求一个数的算术平方根,以前一直好奇究竟是如何计算的。
这篇文章我们就一起来探究一下。
二分法
以前我想到的一种方式是二分法;
假设求根号2的平方根;
假设最开始 min = 1.0,max = 2.0;
则它们的中间值 val = (min+max)/2.0;
然后判断 num = val*val 的结果,
如果 num > 2;则 max = val;
如果 num < 2;则 min = val;
如果 num = 2;则 算术平方根是 val,返回。
当然有人会问,一直不等于能,当然我们可以设置计算次数;
比如执行超过 20 次后就返回,这样可以避免无线循环下去。
然而这种方法的收敛速度实在太慢,导致要计算很多次才能达到比较高的精度。
牛顿的方法
网上看到一个说是牛顿的计算方法,假设 f(x) = x^2-2;
在 x^2-2 的曲线上面,先找一个点A(X0,Y0),
过点A做曲线的切线交x轴于B(X1,0);
找到当前点B对应曲线上的点C(X1,Y1);
过点C做曲线的切线交x轴于D(X2,0);
找到当前点D对应曲线上的点E(X2,Y2);
过点E做曲线的切线交x轴于F(X3,0);
………
按照这个过程一直下去,B D F….将会离曲线与x轴的交点越来越近,即逼近原理。

数学方法
那上面的坐标如何求取呢,对于点A,可以带入一个方便的坐标(1,-1);
由于CD是切线,点C为切点,则有如下关系:
斜率 y’ = BC/BD
而:BD 可以看成是点B的x轴坐标减去点D的x轴坐标,即 BD = X1-X2;
BC 就是C点的y值,即Y1;
上面关系就变成:y’ = Y1/(X1-X2)
转换一下:X1-X2 = Y1/y’
X2 = X1-Y1/y’
转换成标准的写法,则有: Xn = Xn-1 – f(Xn-1) / f ‘(Xn-1)
对于曲线 x^2-2 任意一点的切线可以根据多项式导数方式获取,即 f ‘(Xn-1) = 2x;
则有 Xn = Xn-1 – f(Xn-1) / 2x;
将A点(X0,Y0) 由曲线上的点(1,-1)带入时,
X1 = 1 – (-1/2*1) = 1.5; 此时 Y1 = 1.5^2-2 = 2.25-2 = 0.25;
X2 = 1.5 – 0.25/2*1.5 = 1….667; 此时 Y1 = 0.00…
以此类推
X6 = 1.03772…….
对比网上查找到的根号2前100为如下:
1.0038850….
可以看到X6写出来的,仅仅是最后两位开始不一样。可见运算次数仅仅6次,精度已经如此高了。
代码实现
由于C/C++没找到比较稳定的高精度计算数据类,在此用Python代替了。
实现代码如下:
from decimal import Decimal from decimal import getcontext work_context = getcontext() work_context.prec = 1000 // 有兴趣的可以试试更高精度 num = Decimal(2) // 需要开方的数,可以试试3,5,7,11 。。。 def Xn(x, y): x -= y/(x*Decimal(2)) y = x*x-num return (x,y) x = Decimal(1) y = x*x-num for i in range(0,20): // 计算20次精度已经非常高了 x, y = Xn(x, y) print(x) 第20次结果:(好像精度已经达到1000位了) 1.0 0 0 0 0
是不是感到震惊,代码竟然如此短!?
是的,没有看错,就这么一点点。
有兴趣的小伙伴可以试试
https://tool.lu/coderunner/ 的在线编译器;
左上角选择 Python 然后复制上面的代码,运行看看结果。(如下图)
按照同样的方式,大家是不是可以扩展出3次,5次…..等等的开方计算方式了?

总结
有时候思路正确了,所要做的反而就很少了!
我在心里十分佩服前人的智慧与伟大!
一起努力,加油!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其著作权各归其原作者或其出版社所有。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本文来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haidsoft.com/1821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