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欢迎来到IT知识分享网。
中国航空工业外贸战机型号不少,卖得比较火爆型号主要是老旧的歼-7及其改型,还有K-8、JF-17“枭龙”等战机。但在中国航空发展史上,还有一款综合性能比肩F-16A、单项雷达更强的外贸机,它就是昙花一现的歼-8IIM。这款外贸机在90年代中期推出,以当年被美国坑了一回的八二工程技术为基础,融合俄罗斯雷达航电及超视距导弹为一体。
这么一描述简直牛气冲天,实际性能提升确实很大,直接从一款二代半化身三代初期版本。如果以美国F-16A早期型来看,没有意外后来者居上在超视距环节大家半分秋色,只不过研制进度太迟耗时19年白白丢了三个大客户。

歼-8IIM战斗机(注意中距弹)

F-16战斗机早期型
八二工程,歼-8IIM外贸机技术来源之一
回到80年代,为了应对图-22M“逆火”超音速轰炸机,空军在手上相当有限的机型中琢磨了半天,最后发现居然没有一款战斗机能够进行有效拦截。不是追不上就是爬不高,更要命的是没有超视距作战能力,总不能让歼-7、歼-8对着图-22M用机炮拦截。残酷的现实摆在眼前,一方面向欧美各国考察采购可用战机或技术,另一方面发挥动手能力对国产战机进行改进升级,最后选定目标正是歼-8II战斗机。
1984年6月12日,歼-8II原型机首飞成功,和同期西方已经大量装备的三代机相比确实寒酸。利用西方先进技术进行升级成了必备选项,同年中美达成为50架歼-8II加装电子火控系统项目协议,这就是后来相当有名的“八二工程”。中方以5.01亿美元为这50架歼-8II,换装AN/APG-66雷达,升级惯性导航设备,平视显示器,大气数据计算机和一个新的数据总线等,性能相当于F-16/79低配版。

歼-8II战斗机

歼-8II01号机
最后两架全新歼-8II被拉到美国研究个精光,性能外泄是不争的事实,最后该项目被美国单方毁约。中方消耗了大量时间精力以及金钱,不过损失虽然不小但也有点收获,比如学会1553B数据总线标准也就是工业化中的标准体系。最后拿回到中国的产品包括:2架歼-8II改装样机,以及4套火控系统,交了学费总算拿到一些美国人认为并不高级的技术。

F-16A座舱

同期歼-8II座舱
八二工程被坑,歼-8IIM错过最佳时间
歼-8II在首飞后还有另一条发展路线,1985年开始,已经有挺多第三世界国家纷纷访问112厂,他们的目标不是歼-7而是最新的歼-8II。其中伊拉克空军曾4次派团现场考察,伊朗空军更加积极直接派飞行员现场进行了试飞,另外巴基斯坦空军代表团也进行了现场考察,了解更加详细包括对配套支持设备等细节。
两伊战争还在打得热火朝天,本来就向双方都出售过歼-7战斗机,更先进的歼-8自然也成了他们选择对象。国际市场旺盛的需求下,1992年中航技、112厂、601所等组建歼-8II出口联合体,联合投资研制出口型歼-8IIM战斗机。大家注意这个时间点,从1985年感兴趣的国家就一大堆,但实际研制外贸型歼-8IIM已经是90年代,其实这中间浪费掉的就是“八二工程”改装计划。

歼-8II战斗机

歼-8IIM战斗机风洞模型
由美国改装升级歼-8II没结果后,进行90年代基于中俄友好关系,这次改为向俄罗斯提出相关技术引进及合作。引进包括一台“甲虫”8II脉冲多普勒火控雷达,改装座舱显示系统,增加具备使用R-27及R-73空对空导弹能力。1993年,中航技和俄罗斯武器进出口公司就引进“甲虫”雷达进行了7次洽谈,同年12月双方终于签订了合同。
1996年3月31日,第一架歼-8IIM原型机成功进行了首飞,首飞后不久出了个小插曲。在当年10月24日,在前往珠海参加航展转场飞行途中,一架歼-8IIM左侧发动机空中停车,还好最后成功迫降在武昌机场。两天后改由另一架歼-8IIM前往珠海航展进行飞行表演,虽然一切从科学出发,但这段小插曲似乎预示了该机外销之路并不顺利。

歼-8IIM战斗机

歼-8IIM战斗机
经过俄式航电改进升级,歼-8IIM性能直线提高,配套的“甲虫”8II雷达由俄方专门配套供应。“甲虫”是一款相当高效的脉冲多普勒火控雷达,它成功应用在米格-29M战斗机上,具有多种工作模式以及下视能力。在制空作战中,探测距离80公里,可以同时跟踪搜索10个目标并对其中2个目标进行超视距攻击。在对地攻击状态,也能有效排除干扰杂波,对海面或地面活动目标进行有效跟踪,并制导中程空地/反舰导弹进行精确打击。
“甲虫”平板缝阵天线上还集成了敌我识别系统天线,可以在任何复杂气象条件下,雷达都能和敌我识别系统配合工作。另外换装563BG/GPS混合导航系统,新式任务计算机,雷达警告装置等,火控系统用已经学到手的1553B总线连接。有了新式火控雷达,歼-8IIM终于可以使用俄制R-27半主动制导中距弹,以及PBB-AE主动雷达制导中距弹(R-77出口型)。另外还能制导多种空地武器,经过这轮升级歼-8IIM性能大幅度提升,具备三代机标准的中距拦射以及精确打击能力。

歼-8IIM战斗机雷达

歼-8IIM战斗机
在控制成本增强市场竞争力的情况下,引进成熟的俄制雷达航电、武器系统进行改进升级,很快一款定位高空高速全天候战机现身。特别是“甲虫-8II“火控雷达的引进,使歼-8IIM具有和幻影-2000战斗机类似的雷达性能,已经领先于F-16A/B战斗机配套雷达。歼-8IIM的另一个大改进是换装发动机,以两台涡喷-13B取代,单台加力推力达68.67千牛,动力更足航程载弹量自然相应提高。
2000年到2001年,歼-8IIM进行了全状态飞行测试,总共进行了33次试飞,结果表明完全达到设计要求。2002年3月,完成R-27中距弹发射试验,进一步确认了该机超视距作战能力完全没问题。

歼-8IIM强大的载弹量

歼-8IIM战斗机

歼-8IIM战斗机三视图
三大意向客户,在耗时十九年后一架都没成交
2004年,珠海航展上最新型歼-8IIM再次现身,换装国产1491型脉冲多普勒雷达,同样具备发射主动雷达制导中程空空导弹以及反舰导弹能力。同时将机载电子设备、座舱设备进行升级,在经过一系列国产化改型后性能再次提升,在各式标准上已经基本接近西方战机。所有装备以国产化为主,可以配套PL-9近距格斗弹,PL-11中距弹,以及C801反舰导弹等。
歼-8IIM最大起飞重量17.8吨,最大飞行速度2.2马赫,最大升限20200米,最大航程2030公里,具有6个外挂点。从这组数据可见歼-8IIM高空高速性能没有减弱,超视距作战及多用途作战能力全面提升,原计划2000年推向市场。不过由于“甲虫”雷达装机后匹配及试验耗时过长,再加上此时已经不是80年代,虽然歼-8II性能接近三代机但F-22都已经现身,对比各种新式战机早就已经落伍。

歼-8IIM战斗机

歼-8IIM战斗机
回到前面提到的三大客户,两伊战争在80年代后期打完,错过这个时间点双方已经没有精力和金钱再采购。而巴基斯坦也有了更好的替代品,同样也是80年代开始研制的“佩刀/超七”,后来发展成为JF-17“枭龙”战斗机。从1985年三大客户兴趣十足开始计算,到了2004年最后一款歼-8IIM推出,时间过去19年黄花菜早就凉了。

歼-8IIM战斗机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其著作权各归其原作者或其出版社所有。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本文来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haidsoft.com/1853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