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欢迎来到IT知识分享网。

金 甲骨文字形

金 金文字形
金,前一款甲骨文字形,后一款金文字形。
说文,五色金也。黄为之长。久薶不生衣,百炼不轻,从革不违。西方之行。生于土,从土;左右注,象金在土中形;今声。凡金之属皆从金。
段注,凡有五色,皆谓之金也。下文白金、靑金、赤金、黑金,合黄金为五色。黄为之长,故独得金名。久薶不生衣,百炼不轻。此二句言黄金之德。从革不违,谓顺人之意以变更成器,虽屡改易而无伤也,五金皆然。西方之行,以五行言之为西方之行。生于土,从土。□又注,象金在土中形。谓土旁二笔也。
汤可敬解释得比较清楚:金,白、青、赤、黑、黄五色金属的总称。黄金作它们的代表。久埋在地下,不产生朽败的外层,千锤百炼,不损耗变轻,顺从人意,变更成器,不违背其本性。是代表西方的一种物质。座生在土裹面,所以从土;土字左右两笔,象金属块状物在土中的样子;今表声。大凡金的部属都从金。

摄影 江备
李银,《战国古文》:西周金文作□。从土,从仌(象二铜料之形),会土生金(铜)之意,亼声。或作□,土旁已有变化。或作□,铜料分置土旁两侧。或作……铜料多寡、位置不拘。或作……省铜料。
金文的金字,本或从有为□,或从尘为□,或从壬为□,或从王为□,或从仌为冫、玉作□,所指看似不同,实际上所指的都是金属。加有指其利,加尘指其土性,加壬指其韧,加王本指刻刀,加冫、玉指其硬,都是为了进一步说明其为金属的特性。
马叙伦,以诸金文观之,直是从二土,象金散藏于土中。此从△从土,盖△为出地隆起之象,即今所调土堆;而其下则象地层;左右二注或三注或四注皆象金在地层中也。于六书为指事。
夏渌,(文首金文字形)火上熔炼金属,铸造器具表意。金文另一形义来源的金字,下为王即熔炼金属的旺火,旁为金属鉼块,饼状的金属原料,它是饼金的象形字,也是冰和饼的初文,以后分化为三个形声字——冰、鉼、饼。上部三角形,为铸造锻冶的箭镞、矛头、犁尖之类的尖状器。

摄影 杨银凤
金字到底有没有甲骨文?似乎还未有定论。刘钊新甲骨文编收录了几款金字。
夏渌,甲骨文有没有金字呢?商墓已有黄金箔出土,青铜器不计其数,怎么会没有金字呢?如果说从土的金是从开矿、淘金的采掘的角度造的字,从火的金就是从治炼、铸造的锻工的角度造的字。有了造字形义来源不限于一个的观念,据金文有从火炼金的另一形义来源,我们才可能发现从火从今的甲骨文金字。
唐汉,甲骨文的金字为上下结构:下边是一个火字,表示以火熔炼;上边是一个古文的今字,乃是用男子性行为中的射精,寓意铜液的流出,也隐约含有贵重之义。金文的金字有两款:一款仍承续甲骨文,下部从火;另一款的下部从土,表示金乃从土(意谓矿石)中治炼而出,旁边的两个小点表示铜锭。
金在古代,乃是铜的专名,其后,又成为金属类的统称,最后,才又是黄金的专名。
从造字的角度,亼扮演什么角色?是冶炼炉的盖子,或者干脆是坩埚?今声,是兼表声,或者只是单纯的注音符号?求教方家!
为您链接
汉字解象(240)好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其著作权各归其原作者或其出版社所有。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本文来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haidsoft.com/1861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