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形机器人第一股”优必选,跑出来了吗?

“人形机器人第一股”优必选,跑出来了吗?优必选从创立至今仍未实现盈利 所以 2024 年极有可能 优必选需要大力推动一下商业化了 文 韩 湘 2023 年 12 月 29 日 被称为 人形机器人第一股 的优必选 全称为 深圳市优必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正式登陆资本市场 上市首日 优必选收报 90

大家好,欢迎来到IT知识分享网。

“人形机器人第一股”优必选,跑出来了吗?

优必选从创立至今仍未实现盈利,所以2024年极有可能,优必选需要大力推动一下商业化了。

文|韩 湘

2023年12月29日,被称为“人形机器人第一股”的优必选(全称为“深圳市优必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正式登陆资本市场。上市首日,优必选收报90.85港元/股,总市值约为380亿港元。

在现场,优必选产品熊猫机器人优悠递给优必选创始人、董事局主席周剑击锣锤,随后工业版人形机器人Walker S手持另一个击锣锤,和周剑一起敲响了开市锣。

在上市致辞中,周剑表示,“上市后,优必选将践行对创新和技术的承诺,继续完善和提升人形机器人全栈式技术能力,以创新科技服务于解决社会重大问题和满足社会重大需求,创造真正可持续发展的长期社会价值。”

说到优必选,可能很多人不太熟悉,但对于一款名为Alpha Ebot的悟空智能机器人,还是比较眼熟。「数智研究社」从某电商平台上发现,仅这一款机器人就有超过5000条的评论,好评占98%。

若从发展进程来看,优必选早在2012年就开始研发、设计机器人。到2014年,优必选就成功研发并生产出首款小型的人形机器人Alpha。2018年和2019年,优必选又先后发布第一代和第二代人形机器人Walker。2021年,优必选又发布新一代Walker机器人Walker X……发展至今,优必选已成为全球极少数具备人形机器人全栈式技术能力的公司之一,拥有全球领先的机器人技术、人工智能技术、机器人与人工智能融合技术,以及机器人操作系统应用框架,批量生产小扭矩到大扭矩伺服驱动器的公司之一。截至2023年底,优必选已经申请了超过3100项的全栈式技术专利,已经拥有的授权专利超过了1600项。

从某种技术能力上来讲,优必选拥有比全球知名品牌特斯拉更强的技术能力。要知道,特斯拉在2023年12月12日才发布出人形机器人Optimus—Gens(擎天柱第二代)的演示视频。

如今,人形机器人发展的路径逐渐清晰,已经到来的2024年极有可能是优必选们需要大力推动商业化的一年。毕竟,优必选从创立至今还未实现盈利,压力可想而知。

“钱”景广阔

「数智研究社」援引弗若斯特沙利文的报告显示,以销售收入计算,全球智能服务机器人及智能服务机器人解决方案市场,从2018年的114亿美元增至2022年的235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接近20%。单看国内的话,同期年复合增长率更是高达28%,整个2022年实现市场销售收入516亿元,预计2028年市场规模有望突破180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还将维持在23%以上的水平。

正是在这种热火朝天的蓝海中,优必选、特斯拉们纷纷大力布局,如今,小米公司也在开发人形机器人,想分得一杯羹。

“人形机器人第一股”优必选,跑出来了吗?

2022年8月11日,小米科技创始人雷军发布消息称,小米首款“全尺寸人形仿生机器人”正式面世,名为CyberOne(中文名为铁大),但首次亮相,就被群嘲了。

在1024小鹏汽车科技日上,小鹏也发布了名为PX5的首款人形机器人。整体来看,小鹏的PX5人形机器人项目还处于早期。对于小鹏来说,希望人形机器人在未来能够被用于工厂生产环节和销售场景等,并不直接面向C端的消费者市场。

11月,由北京小米机器人技术有限公司、北京优必选智能机器人有限公司和北京亦庄机器人科技产业发展有限公司等联合持股组建北京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为优必选CTO熊友军。据悉,这家公司是全国首家省级的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

优必选压力不小

优必选至今,仍未实现盈利。

「数智研究社」发现,从2020年至2023年上半年,优必选分别实现营收7.4亿元、8.17亿元、10.08亿元和2.61亿元,净亏损分别为7.07亿元、9.18亿元、9.87亿元和5.48亿元。如此来看,优必选的亏损在持续扩大, 而营业收入则出现了明显的迟滞。

从细分业务来看,优必选的人形机器人产品分别面向教育智能、物流智能、消费智能和其他行业定制等四大业务方向。其中,来自教育智能的人形机器人产品贡献的收入出现持续下滑。从数据表现来看,2020年,教育智能人形机器人贡献收入的82.7%,这一数据到2023年上半年大降至29.0%。当然,这一产品的毛利率也出现了大幅下滑,从2020年的50.6%降至2023年上半年的35.2%。作为曾经教育智能机器人及解决方案第一大供应商,优必选的位子可能不保了。

在教育智能机器人及智能机器人解决方案领域,是中国第一大供应商(按收入计),市场份额为22.5%。

“人形机器人第一股”优必选,跑出来了吗?

教育智能人形机器人丢掉的份额是被物流业务和消费者业务瓜分了去。数据上看,物流智能机器人贡献的收入占比从2020年的1.7%大增至2023年上半年的29.4%。值得一提的是,物流智能机器人带来的收入毛利率比较低,2020年还有14.9%,2023年上半年降到12.4%了。当然,还有进一步下降的空间存在。

物流智能机器人业务之外,消费智能机器人贡献的收入也迎来了大涨。2020年这一占比为8.4%,2023年上半年直接干到32.6%,成为收入占比最高的业务。当然,消费智能机器人产品的毛利率也呈现出降低态势,2020年这一指标为30.9%,2023年上半年直接跌到16.3%,降幅十分明显。

总的来讲,从2020年至2023年上半年,优必选的产品整体毛利率都在下降,数据分别为44.7%、31.3%、29.2%和20.2%。那么问题来了,优必选的钱都花到哪里去了呢?

「数智研究社」发现,作为一家机器人科技公司,研发是公司的大头。从2020年至2023年上半年,优必选研发分别支出4.29亿元、5.17亿元、4.28亿元和2.24亿元,占同期营收比例的57.9%、63.3%、42.3%和85.8%。可能大家也发现,2022年占营收比例同比出现了下降趋势,「数智研究社」发现,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降本增效”,员工人数减少也导致研发项目数从2021年的136个大幅下降到65个。

2023年全年的数据尚未公布,照此情形看,估计也好不到哪里去。研发收入不支,也许也是优必选谋求上市融资为数不多的选择了吧。

行业很美好,优必选也已经成功上市,似乎就要看到胜利的曙光了。

本文由数智研究社原创出品,未经许可,任何渠道、平台请勿转载。违者必究。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其著作权各归其原作者或其出版社所有。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本文来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haidsoft.com/108967.html

(0)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