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执行保护讲解

数据执行保护讲解2 仅为基本 Windows 程序和服务启用 DEP 这种模式被称为 Option 它只对 Windows 系统组件和服务启用 DEP 保护 而对其他第三方应用程序则不启用

大家好,欢迎来到IT知识分享网。

        数据执行保护(Data Execution Prevention,简称DEP)操作系统中的一项安全功能,旨在防止恶意代码利用缓冲区溢出漏洞执行。它通过将内存的某些区域标记为不可执行,从而防止从这些区域执行代码。这适用于所有程序,包括第三方程序,而不仅仅是Windows系统组件和服务。。根据设置,DEP的保护范围和严格程度会有所不同。

1. 为所有程序和服务启用DEP:这种模式被称为“AlwaysOn”,它为所有程序和服务启用了DEP保护,不允许任何程序从受保护的内存区域执行代码。这种模式提供了最大程度的保护,但可能会影响一些旧版软件的兼容性。在64位操作系统上,默认情况下DEP就是以这种方式启用的。

2. 仅为基本Windows程序和服务启用DEP:这种模式被称为“Option”,它只对Windows系统组件和服务启用DEP保护,而对其他第三方应用程序则不启用。这样既可以保护系统关键组件不受恶意代码的侵害,又能避免影响大多数第三方应用程序的正常运行。这是DEP的默认设置,在一些旧的Windows版本中,可以通过系统属性中的“数据执行保护”选项卡进行配置。

  为所有程序和服务启用DEP与仅为基本Windows程序和服务启用DEP的主要区别在于保护范围和潜在的兼容性问题。当您选择“为所有程序和服务启用DEP”时,DEP将会对计算机上运行的所有程序进行监控,以确保它们安全地使用系统内存,从而提供更高级别的安全保护。然而,这也可能导致一些较旧的或不兼容的程序出现问题或无法运行。

相反,选择“仅为基本Windows程序和服务启用DEP”则仅对Windows系统组件和服务提供保护,这可以减少对第三方程序的干扰,但相应地降低了对某些潜在威胁的防护。这种模式通常足以满足大多数用户的需求,同时保持系统的稳定性和兼容性。

在“仅为基本Windows程序和服务启用DEP”的配置下,DEP仅对关键的Windows系统组件和服务提供保护,但这种模式可以被应用程序动态关闭。这意味着,如果第三方程序确定它们不会受到缓冲区溢出攻击的影响,或者它们需要执行某些特定的内存操作,它们可以选择关闭DEP。然而,这可能会使这些程序容易受到攻击,然后可能会传播到计算机上的其他程序和文件

数据执行保护开启步骤如下:

1. 打开系统属性:

   – 在Windows搜索栏中输入“系统”,然后打开它。

数据执行保护讲解

2. 进入高级系统设置:

   – 在系统属性窗口中,点击“高级”选项卡,然后点击“设置”按钮旁边的“性能”部分。

数据执行保护讲解

数据执行保护讲解

3. 打开数据执行保护选项:

   – 在性能选项窗口中,点击“数据执行保护”选项。

数据执行保护讲解

4. 选择DEP策略:

   – 在数据执行保护窗口中,可以选择以下选项之一:

     – 仅为基本Windows程序和服务启用DEP。

     – 为所有程序和服务启用DEP。

5. 应用更改:

   – 选择适当的选项后,点击“应用”按钮来保存更改。

数据执行保护讲解

6. 重启计算机:

   – 为了使更改生效,需要重启计算机。

7. 验证DEP状态:

   – 打开“命令提示符”(以管理员身份)。

   – 输入命令 `wmic OS Get DataExecutionPrevention_SupportPolicy` 并按回车键。

   – 系统将返回一个数字,代表DEP的当前状态:

     – 0:所有进程都禁用DEP。

     – 1:所有进程均启用DEP。

     – 2(默认):仅对Windows系统组件和服务启用DEP。

数据执行保护讲解

8. 验证DEP状态是否生效:

   运行包含故意制造缓冲区溢出的代码,例如使用不安全的gets函数。如果DEP生效,尝试运行该程序时,程序应该会因违反DEP规则而被操作系统终止

数据执行保护讲解

缓存区溢出代码示例:

#include <stdio.h> #include <stdlib.h> int main() { // 声明一个大小为256的字符数组 char buffer[256]; // 通过gets函数填充buffer,这是一个危险操作,因为它不检查边界 printf("请输入一些文本:"); gets(buffer); // 尝试执行buffer中的代码 // 如果DEP生效,此操作将导致程序被操作系统终止 ((void (*)())buffer)(); return 0; }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其著作权各归其原作者或其出版社所有。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本文来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haidsoft.com/119171.html

(0)
上一篇 2025-11-07 14:26
下一篇 2025-11-07 14:45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