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电费之容量和需量的选择

基本电费之容量和需量的选择2018 年以来 对于需要缴纳基本电费的两部制用户 国家规定了三种缴纳基本电费的方式 分别是按容量缴纳 按合同最大需量缴纳和按实际最大需量缴纳 用户根据自身用电特性 可按季度修改缴纳基本电费方式 每 3 个月可修改一次

大家好,欢迎来到IT知识分享网。

2018年以来,对于需要缴纳基本电费的两部制用户,国家规定了三种缴纳基本电费的方式,分别是按容量缴纳、按合同最大需量缴纳和按实际最大需量缴纳。

用户根据自身用电特性,可按季度修改缴纳基本电费方式(每3个月可修改一次)。若选择按合同最大需量缴纳基本电费,用户与供电单位签订的合同需量值需每月申报,当月未申报则继续沿用上月申报值。

基本电费之容量和需量的选择

一个3选1的过程,但在现实中,主动选择按合同最大需量的用户很少,在18年政策之前,并没有实际最大需量的缴纳方式。很多企业在将按容量缴纳更改为合同最大需量缴纳后,并没有结合18年的新政策,进一步优化自己的缴费选择。

所以大致上,市场上所谓的“容改需”,就是在按容量缴纳和按实际最大需量缴纳两种方式进行选择。至于合同最大需量缴纳的适用场景比较窄,今天暂不讨论。

基本电费之容量和需量的选择

基本电费的计算方式通常有两种:按变压器容量计费和按最大需量计费。选择哪种计费方式对于用户来说,主要取决于用户的用电特性、负荷曲线(即不同时段的用电需求波动情况)、以及预期的经济效益。

• 按变压器容量计费:这种方式下,不论用户实际使用多少电量,基本电费是按照变压器的铭牌额定容量来收取的,即使在某些时段内未满负荷运行,也要支付全额的基本电费。

• 按最大需量计费:这种方式则是根据用户在一定时期内的最大瞬时功率(或平均最大负荷)来收取费用。如果用户的负荷变化较大,且可以通过管理优化,在高峰时段减少负荷以降低最大需量,则可能在这种计费方式下节省基本电费支出。但如果实际最大需量超过合同约定值,超出部分可能会加倍收费。

基本电费之容量和需量的选择

因此,用户在选择时需要考虑以下因素:

1. 负荷稳定程度:若负荷较为稳定且接近变压器容量,容量计费可能较经济;若负荷波动大,通过有效管理可以降低峰值需量,则需量计费可能更划算。

2. 成本比较:对比两种计费标准下的费用差异,看哪种方式长期下来对企业更为有利。

3. 未来发展规划:预计未来的用电需求增长情况,确保所选方案能够适应潜在的增容需求。

4. 灵活性需求:需量计费方式允许用户根据实际情况申请变更合同最大需量,具有一定的灵活性。

今天我们着重讲一下成本比较里通过测算比对来做出选择的。

测算比对

今天我们主要比对一下按容量缴纳的容量基本电费和按实际最大需量缴纳的需量基本电费。容量基本上就是用户报装变压器容量的总和,实际最大需量可以查询计量表。而各省每个电压等级的容量和需量电价已随输配电价核定文件一道公布了。所以比选起来很简单,

容量×容量电价比对实际最大需量×需量电价

基本电费之容量和需量的选择

某安徽省10kV两部制用户,供电容量3300kVA,当地容量电价30元/kVA,容量基本电费=3300×30=99000元。

当月实际最大需量为2640kW,当地需量电价48元/kW,需量基本电费=2640×48=元。需量基本电费大于容量基本电费,故用户当前选择按容量缴纳基本电费方式正确。

基本电费之容量和需量的选择

需量阈值

对于仍采用容量方式缴纳基本电费的用户,结合当地的容量/需量电价,我们可以得到实际最大需量的阈值,即容量×容量电价/需量电价。该阈值的意义就是,当实际最大需量低于该阈值,则可以进行容改需的调整,否则便不能。

2023年6月国家发布的第三监管周期输配电价核定文件中规定,全部省份的容量/需量电价,按电压等级重新制定。同一电压等级的需量电价为容量电价的1.6倍,则实际最大需量阈值=容量/1.6,即容量*62.5%。

如果实际最大需量低于变压器容量的62.5%即可考虑进行“容改需”,此规则全国通用(深圳除外)。

基本电费之容量和需量的选择

经验判例

这里有一个不算很科学的方式供大家参考,就是通过容量基本电费在用户总体电费中的占比进行初判,大致的判据如下:

  • 若比例≤15%,小概率可进行调整。
  • 若15%< 比例 < 25%,中等概率可进行调整。
  • 若比例≥25%,大概率可进行调整。

但要明确的前提是,用户当前按容量缴纳基本电费。不过这只是临时的权宜之计,建议还是尽量去抄表进行量化判断;

基本电费之容量和需量的选择

案例一

比如这是天津某用户1年电费单所体现出的基本电费占比,可见多数月份都超过了25%,大概率可以做基本电费的“容改需”调整。

基本电费之容量和需量的选择

但这毕竟还是个“不怎么科学”的初筛方式,当然有它的局限性,虽然符合多数用户的判断,但也难免存在意外的打脸时刻。

基本电费之容量和需量的选择

案例二

比如一辽宁用户,变压器容量315kVA,目前按容量缴纳基本电费。辽宁省10kV两部制用户的基本电费中,容量电价为23元/kVA,需量电价为36.1元/kW。

这里的单位略微有点差异,是因为kVA是视在功率的单位,而kW是有功功率的单位,二者虽然叫法不同,但属于一个类别。查看用户几个月基本电费占比,发现都在20%左右,按照经验判断应该适合做“容改需”的调整。

基本电费之容量和需量的选择

备注:2023年1-5月份辽宁需量电价为22元/kVA,6月后调整为23元/kVA

基本电费之容量和需量的选择

但是真当看到用户的实际最大需量时,却让人大跌眼镜,因为实际最大需量已经超过变压器额定容量了,用户经常会满载甚至超载运行。下图为用户8、9月实际最大需量值,倍率系数为400,则8月最大需量 0.9113 × 400 =364.52、9月最大需量 0.8677 × 400 =347.08。

基本电费之容量和需量的选择

而之所以基本电费占比高,是因为用户用电比较集中,因此电量相对较小,故而基本电费占比高。而且在为数不多的用电时刻,实际运行功率还很大,辽宁315kVA变压器的最大需量阈值为201kW,现在运行功率都超过变压器额定容量315kVA了,那更不能适合做容改需了。

又比如一浙江用户,变压器容量1250KVA,浙江省10kV两部制用户的基本电费中,容量电价为30元/kVA,需量电价为48元/kW。用户采用容量方式缴纳基本电费,每月固定支出1250×30=37500元。某月总电费为.14元,基本电费占比仅为12.68%,不太适宜做“容改需”。

基本电费之容量和需量的选择

但用户用电负荷较平稳,生产行为较为连续,查询电表实际最大需量为0.3931,还原倍率2000后实际最大需量为786.2kW。

基本电费之容量和需量的选择

若按实际最大需量缴纳基本电费,则需要支出786.2×48=37737.6元,相比按容量缴纳的37500元要高。但一定不要忘记2023年5月第三监管周期输配电价核定文件中新增的关于需量基本电费折扣的新政。

若用户当月用电量/变压器容量≥260时,需量基本电费可以按90%缴纳。该用户当月用电量为度,变压器容量为1250kVA,相除可得结果为290.53,已大于260,故而需量基本电费可以打9折。

九折后的需量基本电费为

37737.6×0.9=33936.84 <37500

这样测算容改需就有了大概3500多元的节约,全年累计下来也会有近4万余元的节省。这是可以结合其他月份的情况,酌情进行容改需的判断。

基本电费之容量和需量的选择

在看不到电表实际最大需量的条件下,本文给出了上述初判公式,但不论是从电表,还是从电网公司APP上,我们还是有方法看到用户的功率曲线以及实际最大需量值,尤其是对于这些涉及到支出的判断,还是要慎重些,最好能够依据实际数值来进行量化。

刚才提及的第三监管周期输配电价核定文件中也重新公布了各省每个电压等级的容需量电价,在用户最为集中的10kV这一等级绝大部分省份的新电价相比上一监管周期,都有不同幅度的上调,其中需量电价上调的幅度要明显大于容量电价,于是在市场上,很多当初做了容改需的企业可能也要面临需改容。

基本电费之容量和需量的选择

首先,最大需量计费是基于用户在一定时段内的最大瞬时负荷进行收费,这种方式鼓励用户均衡用电,尽量减少高峰时段的负荷,以达到节约电费的目的,适用于负荷波动较大、能通过调整生产或使用时间达到削峰填谷效果的企业或单位。

其次,最大容量计费则是按照用户安装的变压器容量大小来收取基本电费,无论实际使用多少电量,都会按此标准计费,对于负荷相对稳定、无法通过调整使用时间有效降低峰值负荷的用户来说,可能会更为经济实惠。

因此,在实际应用中,企业或个人在选择基本电费计费方式时,应充分考虑自身的用电特性、负荷曲线、生产经营状况以及未来可能的用电发展趋势等多方面因素,科学合理地分析并做出最优决策,以实现经济效益与用电效率的最佳平衡。

基本电费之容量和需量的选择

(本文相关内容选择公众号:黄师傅说电;作者:黄师傅,有想了解详情的宝子们可以去看看哟!)

基本电费之容量和需量的选择

特别声明:辰睿盛今日头条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河北辰睿盛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以售电为主营业务的公司,我司以最专业的角度为用户提供购电服务、配电运维服务、电能质量服务、电费优化服务、能效管理服务以及智慧用电解决方案、用户侧储能解决方案、售电管理解决方案。

基本电费之容量和需量的选择

此时,一位一年后的亿万富翁点赞并关注了我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其著作权各归其原作者或其出版社所有。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本文来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haidsoft.com/123619.html

(0)
上一篇 2025-10-10 11:45
下一篇 2025-10-10 12:10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