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小学数学教育是否已经偏离了正确的方向

我们的小学数学教育是否已经偏离了正确的方向今天看到马立平写的一篇文章 小学数学教材中的严重问题 我深有感触 马立平这篇文章着重写了乘法的问题 而我感触的是除法问题

大家好,欢迎来到IT知识分享网。

今天看到马立平写的一篇文章《小学数学教材中的严重问题》,我深有感触。马立平这篇文章着重写了乘法的问题,而我感触的是除法问题。

先谈谈马立平揭露的问题。如果把小学数学的算理体系比作大厦,那么大厦的承重墙就是乘法概念。乘法概念表述式:被乘数×乘数=积。因为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分数又以整数为基础,所以整数乘法算理还支撑着整数除法运算、分数乘法运算、分数除法运算、以及各种混合运算。如果整数乘法算理不清晰,那么其它运算将无以为托。

我们的小学数学教育是否已经偏离了正确的方向

但是2001年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对乘法运算做出新规定:

关于乘法,3个5,可以写作3×5,也可以写作5×3。3和5都是乘数(也可以叫因数)。

我们的小学数学教育是否已经偏离了正确的方向

这个规定取消了“被乘数”“乘数”两个专业数学术语。这两个术语最早出现十六世纪后叶,十七世纪在欧洲再版过百次的《科克算术》明确写着乘法三要素:被乘数、乘数、积。大数学家欧拉也是以此三要素为俄国中学生讲授乘法。可见乘法三要素在算理中的地位。

二十世纪初,中国小学《算术》课本正式使用被加数、加数、被减数、减数、被乘数、乘数、被除数、除数等术语。我国小学课本一直是“被乘数×乘数=积”来表述乘法概念,这是国际通用标准,但是到2001年被废除了。

废除乘法国际通用标准表述是为了“减轻教师和学生不必要的负担”,是一些老师家长认为国际通用标准表述乘法太麻烦太啰嗦,于是教育部顺应民意重新表述乘法运算。

我们的小学数学教育是否已经偏离了正确的方向

这样造成的后果很严重。三个五相加既可以写成3×5也可以写成5×3,对小学生来说造成逻辑混乱。很多数学教育者认识到了这种逻辑混乱造成的后果,并发文批评这种改动。马立平也总结了这种混乱造成了十大伤害,有兴趣的网友可以去看看。而我感触的是去年看了一个小学除法计算视频。

不知当时拍视频者用意何在?视频内容是两个小学生上黑板计算6÷1/4=?。一个代表中国,一个代表美国。代表中国的小孩直接把它变成6×4,并且很快得出答案。代表美国的小孩在黑板上画了六个方块,每个方块分割成四份,然后得出答案。

我们的小学数学教育是否已经偏离了正确的方向

很显然代表中国小孩算得快。但是我隐隐觉得我们中国算法有点问题。于是我就发帖说“美国算法重视原理,而中国算法看重结果”。结果这个评论遭受到了众多网友的嘲讽。其中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一位自称是硕士的网友。他起初也是嘲讽我的,不过过了一会儿他又回帖说他突然恍悟了,“除以”这个词在英文的原意是“分割”的意思,很明显,美国的做法更符合“除法”原意。

我们的小学数学已经偏离数学原理了,所有的教学目的是为了快速计算,我们太注重结果是否正确了,而过程是否合理已经不重要了。这样会造成什么后果?

我们的小学数学教育是否已经偏离了正确的方向

三十多年以来,我国数学国际奥赛已经获得金牌174块,但是数学的最高荣誉菲尔兹奖却为0人。我不知道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什么?我怀疑是我们的教育方式出了问题,我们的小学、初中、高中都是以考试结果来论英雄,不论你是否已经理解某些数学原理,只要你能解题,你就是英雄。

我希望不是我们教育出了问题!我希望只是我们的时间还不够!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其著作权各归其原作者或其出版社所有。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本文来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haidsoft.com/123827.html

(0)
上一篇 2025-10-10 07:16
下一篇 2025-10-10 07:27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