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朝献太清宫赋

杜甫•朝献太清宫赋冬十有一月 天子既纳处士之议 承汉继周 革弊用古 勒崇扬休 明年孟陬 将摅大礼以相籍 越彝伦而莫俦

大家好,欢迎来到IT知识分享网。

冬十有一月,天子既纳处士之议,承汉继周,革弊用古,勒崇扬休。明年孟陬,将摅大礼以相籍,越彝伦而莫俦。历良辰而戒吉,分祀事而孔修;营室主夫宗庙,乘舆备乎冕裘。甲子王以昧爽,春寒薄而清浮。虚阊阖,逗蚩尤;张猛马,出腾虬。捎荧惑,堕旄头;风伯扶道,雷公挟辀。通天台之双阙,警溟涨之十洲。浩劫磊砢,万山飕飗;欻臻于长乐之舍,嵬入乎昆仑之邱。太一奉引,庖牺左右;尧步舜趋,禹驰汤骤。郁閟宫之嵂崒,坼元气以经构;断紫云而竦墙,抚流沙而承霤。纷隳珠而陷碧,㸌波锦而浪绣;森青冥而欲雨,赩光炯而初昼。

于是翠蕤俄的,藻藉舒就;祝融掷火以焚香,溪女捧盘而盥漱。群有司之望幸,辨名物之难究;琼浆自间于粢盛,羽客先来于介胄。烁圣主之储祉,敬云孙而及此;诏轩辕使合符,敕王乔以视履。积昭感于嗣续,匪正辞于祝史;若肸蚃之有凭,肃风飙而乍起。扬流苏于浮柱,金英霏而披靡;拟杂佩于曾巅,孔盖欹以飒纚。中漎漎以回复,外萧萧而未已。

上穆然注道为身,觉天倾耳;陈僭号于五代,复战国于千祀。曰,呜呼!昔苍生缠孟德之祸,为仲达所愚;凿齿其俗,窫窳其孤。赤乌高飞,不肯止其屋;黄龙哮吼,不肯负其图。伊神器臬兀,而小人呴喻。历纪大破,疮痍未苏;尚攫弩于吴蜀,又颠踬于羯胡。纵群雄之发愤,谁一统于亨衢?在拓跋与宇文,岂风尘之不殊?比聪廆及坚特,浑貔豹而齐驱。愁阴鬼啸,落日枭呼。各拥兵甲,俱称国都;且耕且战,何有何无?惟累圣之徽典,恭淑慎以允缉;兹火土之相生,非符谶之备及。炀帝终暴,叔宝初袭;编简尚新,义旗爰入。既清国难,方睹家给。窃以为数子自诬,敢正乎五行攸执。而观者潜晤,或喜至于泣。矧鳞介以之鸣簴,昆蚑以之振蛰。感而遂通,罔不具集;仡神光而谽閜,罗诡异以戢孴。地轴倾而融曳,洞宫俨以嶷岌;九天之云下垂,四海之水皆立。凤鸟威迟而不去,鲸鱼屈矫以相吸;扫太始之含灵,卷殊形而可挹。”

则有虹霓为钩带者,入自于东。揭莽苍,履崆峒;素发漠漠,至精浓浓。条弛张于巨细,觊披写于心胸。盖修竿无隙,而仄席已容;裂手中之黑簿,睨堂下之金钟。得非拟斯人于寿域,明返朴于玄踪?忽翳日而翻万象,却浮云而留六龙;咸詟跖而壮兹应,终苍黄而昧所从。上犹色若不足,处之弥恭。

天师张道陵等洎左玄君者,前千二百官吏,谒而进曰,今王巨唐,帝之苗裔,坤之纪纲。土配君服,宫尊臣商;起数得统,特立中央。且大乐在悬,黄钟冠八音之首;太昊斯启,青陆献千春之祥。旷哉勤力耳目,宜乎大带斧裳。故风后孔甲充其佐,山稽岐伯翼其傍。至于易制取法,足以朝登五帝,夕宿三皇。信周武之多幸,存汉祖之自强;且近朝之滥吹,仍改卜乎祠堂。初降素车,终勤恤其后;有客白马,固漂沦不忘。伊庶人得议,寔邦家之光。臣道陵等试本之于青简,探之于缥囊。列圣有差,夫子闻斯于老氏;好问自久,宰我同科于季康。敢拨乱返正,乃此其所长。万神开,八骏迥;旗掩月,车奋雷;骞七曜,烛九垓。能事颖胶,清光大来。或曰今太平之人,莫不优游以自得。况是蹴魏踏晋、批周抉隋之后,与夫更始者哉。

冬十有一月,天子采纳隐士之议,因袭古制,承汉继周,兴利除弊,举先王之政;金石契刻,赞美天休。来年正月,降生孟陬,将布大礼以相借用,超越常理所训,而无与伦比。舜耕历山,历良辰而戒吉;燔柴郊祀,分祀事而孔修;经之营之,营室主夫宗庙;驾鹤登仙,乘舆备乎冕裘。天刚拂晓,甲子王以昧爽;金木相克,春寒薄而清浮。于是开启天门,虚阊阖;嘲笑牧主,逗蚩尤;天马行空,张猛马;飞龙在天,出腾虬。妖言惑众,捎荧惑;白旄以麾,堕旄头;飞廉洒尘,风伯扶道;丰隆开路,雷公挟辀。登阙观海,通天台之双阙;海鱼大鹏,警溟涨之十洲。三危积石,浩劫磊砢;寒气袭人,万山飕飗。白驹过隙,忽至于长乐之舍;帝之下都,高入于昆侖之丘。鱼肠之祭,太一奉引;八卦变易,伏羲左右;唐虞盛世,尧步舜趋;夏商替代,禹驰汤骤。赫赫姜嫄,郁閟宫之耸峙;人文端始,裂元气以营造。紫气东来,断紫云而耸墙;有若散石,抚流沙而承霤。碧水东流,纷隳珠而陷碧;闪烁其光,耀波浪而锦绣。生死之境,森青冥而欲雨;寅宾出日,赩光炯而初昼。

于是俄而照耀,萃羽的烁;熊经鸟申,藻藉舒就。烽火之台,祝融掷火以焚香;世外桃源,溪女捧盘而盥漱。天降鸿恩,群有司之望幸;咳而名之,辨名物之难究。华酌既陈,琼浆自间于粢盛;玄鸟致诒,羽客先来于武士。天监厥德,烁圣主之福祉;用集大命,敬云孙而及此。君之所履,诏轩辕使合符;小人所视,敕王乔以视履。昭示恩德,积昭感于嗣续;斐然成章,匪正辞于祝史。布道知声,若肸蚃之有凭;众香发越,肃风飙而乍起。八柱何当,扬流苏于天柱;舜英飞扬,金英霏而披靡。增城九重,拟杂佩于曾巅;长袖善舞,华盖倾以飒纚。昼夜交替,中漎漎以回复;马鸣萧萧,外萧萧而未已。

神人以和,上帝穆然驻道为身;天然自觉,倾听德音。僭越嗣位,陈僭号于五代;征伐诛杀,复战国于千祀。上帝嘆息,呜呼哀哉。眚掩大德,昔苍生缠孟德之祸;欺虐孤寡,为仲达所愚;雕题黑齿,凿齿其俗;鱼妇母蛟,窫窳其孤。金鸡报晓,赤乌高飞;日中踆乌,不肯止其屋;龙飞凤舞,黄龙哮吼;天马涉河,不肯负其图。栗栗危惧,伊神器臬兀;万物群生,而小人化育。顺天承运,历纪大破;天命中易,疮痍未苏;引弓射鹄,尚执弩于吴蜀;中道坠亡,又颠踬于羯胡。战国七雄,纵群雄之发愤;何天之衢,谁一统于亨衢?狼跋其胡,在拓跋与宇文;本出一门,岂风尘之不殊。东宫鬼哭,比聪廆及坚挺;父子同载,浑貔豹而齐驱。牛父逐日,愁阴鬼啸;卒於隅谷,落日枭呼。神人嗣位,各拥兵甲;大猎帝苑,俱称国都。历山牧野,且耕且战;一有一亡,何有何无。先王美业,惟累圣之徽典;恩惠延绵,恭淑慎以允缉。阴阳五行,兹火土之相生;相生相克,非符谶之备及。一世英雄,炀帝终暴;拾得宝龟,叔宝初袭;唐虞以来,史册尚新;兴师讨伐,义旗爰入。平定四方,既清国难;国泰民安,方睹家给。追数吾过,窃以为数子自诬;神道宗教,敢正乎五行所执。潜移默化,而借鉴者可以觉悟;乐极生悲,或喜至于泣。水物为神,何况鳞介用之鸣钟;龙蛇藏身,昆蚑用之振蛰。咸有一德,感而遂通;海隅苍生,罔不具集。山石险峻,仡神光而闪烁;百神降临,罗诡异以聚集。天枢地轴,地轴倾而摇曳;五岳巍峨,洞宫俨以高耸。九妃九嫔,九天之云下垂;滴水之恩,四海之水皆立。素车徐行,凤鸟威迟而不去;吞舟之鱼,鲸鱼拗曲以相吸。人文之始,扫太始之含灵;维北有斗,卷殊形而可挹。

于是就有母子连缀,虹霓为钩带者;有敦瓜苦,入自于东。原野莽莽,揭莽苍;天子广成,履崆峒;鹤发童颜,素发漠漠;血浓于水,至精浓浓。长鲸细石,条弛张于巨细;垂条柔枝,翼抒发于心胸。以钓于淇,盖修竿无隙;陋室虽小,而仄席已容;冥府签到,裂手中之黑簿;瓦釜雷鸣,睨堂下之金钟。那父已去,岂得斯人於寿域;归於真宅,明返朴于冥府。气象万千,忽翳日而翻万象;浮云蔽日,却浮云而留六龙。龙腾象舞,咸惊跃而壮兹应;陸讋水栗,终仓惶而违所从。不足为怪,上犹色若不足;上帝居歆,处之弥恭。

自灌祭而往,张天师道陵之辈左黑帝颛顼者,前朝官吏千二百人。谒见天子进言曰,今圣王大唐,奉天承运;一脉相承,先帝苗裔;皇天后土,土配君服;尊卑有序,宫尊臣商;五音和谐,起数得统;土伯黄帝,特立中央。鼓钟将将,且大乐在悬;金声和鸣,黄钟冠八音之首;八卦始作,太昊斯启;大陆既作,青陆献千春之祥。广开视听,旷哉勤力耳目;黼黻文章,宜乎大带斧裳。风后陪乘,故风后孔甲充其佐;贤臣御医,山稽岐伯翼其傍。交易变易,至于易制取法;改朝换代,足以朝登五帝,夕宿三皇。止戈为武,信周武之多幸;七十二子,存高祖之自强;滥竽充数,且近朝之滥吹;因循守旧,仍改卜乎祠堂。天下缟素,初降素车;白马素车,终勤恤其后;有客有客,有客白马;马载德音,固漂沦不忘。周爰咨谋,伊庶人得议;惟命是从,实邦家之光。臣张天师道陵之辈,其草本取之于竹简,寻之于书囊。论资排辈,列圣有差;不吝赐教,夫子闻斯于老氏;学而不厌,好问在久;不耻下问,宰我与季康同类。知过则改,敢拨乱返正,乃此其所长。创立神道,万神开;天高地远;八骏迥;旌旗猎猎,旗掩月;雷车隆隆,车奋雷;七日来复,举七曜;庭燎之光,烛九天。异亩同颖,能事颖和;日月之交,清光大来。有人说,今大唐太平之人,自以为是,莫不优游以自得。何况是一蹴而就,碾压魏晋;批周抉隋之后;除旧布新,予以改元更始者。

注释:

1太清宫,天宫,天道宫。一说,道教圣地,神仙宫。

2天子,圣王,圣帝。一说,君权神授,历代圣王圣帝。

《乐府诗集·木兰诗》:“归来见天子,天子见明堂。”

3处士,隐士。一说,隐居不仕者。

4勒崇,金石契刻。一说,金石勒名。

《扬雄·河东赋》:“因兹以勒崇垂鴻,發祥隤祉。”

《冯武·书法正传》:“画之祖,勒法也。状如运算元,便不是书。其法初落笔锋向左,急勒回向右,横过至末,复驻锋折回,其势首尾俱低,中高拱如覆舟样,故曰勒常患平。”

5扬休,赞美,扬善。一说,生养万物。

《礼记·玉藻》:“立容辨,卑毋谄,头颈必中,山立时行,盛气颠实,扬休玉色。”

6 孟陬,正月。一说,正立天子,隅谷降臨。陬,魯邑。一说,隅谷。

《屈原·离骚》:“摄提貞於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

《史記·孔子世家》:“孔子生鲁昌平鄉陬邑。其先宋人也,曰孔防叔。防叔生伯夏,伯夏生叔梁紇。紇与颜氏女野合而生孔子,禱於尼丘得孔子。”

7大礼,祭祀大礼,隆重典礼。一说,祭祀祈福,祈天降生。

《礼记·乐记》:“大乐与天地同和,大礼与天地同节。”

《朱彝尊·謁大禹陵》:“茫茫怀旧迹,肃肃礼荒祠。”

8彝伦,彝伦攸叙,宗廟彝器所述。一说,常理,道理。

《尚书·洪范》:“鲧則殛死,禹乃嗣興,天乃錫禹洪范九疇,彝倫攸叙。

9昧爽,黎明,拂晓。一说,明暗。

《尚书·牧誓》:“時甲子昧爽,王朝至于商郊牧野,乃誓。”

10清浮,漂浮於太清。一说,青浮,生浮。

《尚书·舜典》:“夙夜惟寅,直哉惟清。”

11阊阖,天门。一说,阊阂,西极天门。

《屈原·离骚》:“吾令帝阍开关兮,倚阊阖而望予。”

《淮南子·坠形训》:“西方曰西极之山,曰阊阖之门。”

12蚩尤,九黎牧主。一说,牛首人面,与炎帝同神格。

《尚书·呂命》:“若古有训,蚩尤惟始作乱。”

《山海经·大荒东经》:“应龙处南极,杀蚩尤与夸父,不得复上,故下数旱。”

13猛马,天马,天驷。一说,猛犸,猛犸象。

14腾虬,飞虬。一说,飞龙。

《曹毗 ·马射赋》:“奔电无以迫其踪,逸羽不能企其足,状如腾虬而登紫霄。”

15荧惑,炫惑,迷惑。一说,火星。

《史记·张仪列传》:“苏秦荧惑诸侯,以是为非,以非为是,欲反齐国,而自令车裂於市。”

16旄头,旄首,牧旗。一说,昴星。

《王维·为羽林军祭武大将军文》:“羽林孤儿,旄头突骑。罔不毕劝,为之元帅。帝在紫微,与君为卫。”

17风伯,飞廉。一说,风神。

《屈原·离骚》:“前望舒使先驱兮,後飞廉使奔属。

18扶道。辅道。一说,护道。

19雷公,雷神。一说,雷师,丰隆。

《屈原·离骚》:“鸾皇为余前戒兮,雷师告余以未具。”

《山海经·海内东经》:“雷泽中有雷神,龙身人头,鼓其腹。”

20天台,天台山。一說,帝台,灵台,共工之台。

《淮南子·天文訓》:“昔者共工与颛顼争为帝,怒而触不周之山。天柱折,地维绝。天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

《山海经·大荒南经》:“大荒之中,有山名曰天台高山,海水入焉。”

《山海经·大荒北经》:“有共工之台,射者不敢北乡。”

《墙头马上第二折》:“又不是瀛州方丈接蓬莱,远上天台。”

21溟涨,北溟南溟。一说,大海大水。

《谢灵运·游赤石进黄海》:“溟涨无端倪,虚舟有超越。”

22十州,中州。一说,中原。

《列子·汤问》:“从中州以东四十万里得僬侥国。人长一尺五寸。”

23浩劫,大难。一说,大台阶。

《杜甫·玉台观》:“浩劫因王造,平台访古游。”

24欻臻,歘至。一说,忽至,疾至。

《张衡·思玄赋》:“欻神化而蝉蜕兮,朋精粹而为徒。”

25长乐之舍,先王休舍。一说,先王寿宫。

26昆侖之丘,昆侖之虛。一说,帝之下都。

《山海经·西山经》:“西南四百里,曰昆仑之丘,是实惟帝之下都。”

27太一,昊天上帝。一说,太乙,鱼肠之祭。

28庖牺,伏羲。一说,太昊氏,伏戏。

29閟宫,秘宫,闭宫。一说,姜羱寓居。

《魯颂·宮》:“閟宫有侐,实实枚枚。赫赫姜嫄,其德不回。”

30嵂崒,耸峙。一说,高耸。

31元气,太清,太初,太始,天地造人之始,天地万物之始。一说,原气,精气。

《鶡冠子·泰彔》:“天地成于元气,万物成于天地。”

《论衡卷二十三·言毒》:“万物之生,皆禀元气,元气之中,有毒螫乎。”

32紫云,紫色云霞。一说,紫气。

《陆机·前缓歌声》:“献酬既已周,轻举乘紫霞。”

33承霤,屋檐水槽。一说,承溜。

《礼记·檀弓上》:“池视重霤。”

34青冥,苍天,苍青深远。一说,玄冥,生死之境。

《屈原·九章·悲回风》:“据青冥而摅虹兮,遂倏忽而扪天。”

35初昼,始昼。一说,盘古白日。

《张衡·西京赋》:“衞尉八屯,警夜巡昼。植铩悬瞂,用戒不虞。”

36翠蕤,旌旗。一说,羽饰。

《司马相如·子虚赋》:“下摩兰蕙,上拂羽盖。错翡翠之威蕤,缪绕玉绥。”

37俄的,俄顷明见。一说,俄而的烁。

《司马相如·上林赋》:“明月珠子,的皪江靡。”

《傅毅·舞赋》:““珠翠的皪而炤燿兮,华袿飞髾而杂纤罗。”

《小雅·宾之初筵》:“射夫既同,献尔发功。发彼有的,以祈尔爵。”

38藻藉,文饰。一说,藻垫。

39祝融,祝融峰火正。一说,南岳火神。

《左传·昭公二十九年》:“火正曰祝融。”

《国语·郑语》:“夫黎为高辛氏火正,以淳耀敦大,天明地德,光照四海,故命之曰祝融,其功大矣。”

40溪女,桃花源女。一说,浣女。

《陶渊明·桃花源记》:“缘溪行,忘路之遠近

41名物,所生之物,所成之物。一说,记名之物。

《周礼·地官·大司徒》:“以土宜之灋,辨十有二土之名物,以相民宅,而知其利害,以阜人民。”

《禮記·内則》:“ 父執子之右手,咳而名之。妻對曰,記有成。”

42自间,自容。一说,掺杂。

43羽客,羽民。一说,仙人,神人,人而鸟翼。

《山海经·海外南经》:“羽民国在其东南,其为人长,身生羽。一曰在比翼鸟东南,其为人长颊。”

44介胄,被甲戴盔。一说,武士。

《史记·绛侯周勃世家》:“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

45圣主,君后。一说,圣母。

46储祉,积福祉。一说,积福禄。

《小雅·六月》:“吉甫燕喜,既多受祉。来归自镐,我行永久。”

47云孙,天孙。一说,远孙。

48轩辕,皇舆,天子车乘。一说,轩辕氏,轩辕之丘,帝妃之舍。

《屈原·远游》:“轩辕不可攀援兮,吾将從王喬而娱戏。”

49合符,受符。一说,合信符。

《史記·呂不韋列传》:“安国君许之,乃与夫人刻玉符,約以为适嗣。”

《帝王世紀·上》:“西王母遣道人以符授之,黄帝乃立請祈之坛,亲自受符。”

50昭感,昭示恩德,感天动地。一说,太庙乐章。

51嗣续,后嗣。一说,子孙繁衍,传宗接代。

《国语·晋语四》:“嗣续其祖,如谷之滋。”

52祝史,巫祝巫史。一说,司祭祀官。

53正辞,端正言辞。一说,无欺诳之辞。

《左传·桓公六年》:“上思利民,忠也。祝史正辞,信也。”

54肸蚃,布写。一说,响布,知声虫。

《司马相如·上林赋》:“众香发越,肸蚃布写。”

《左思·吴都赋》:“郁兮莌茂,晔兮菲菲。光色炫晃,芬馥肸蚃。”

55流苏,垂饰。一说,车马垂饰。

《张衡·东京赋》:“驸承华之蒲梢,飞流苏之骚杀。”

56浮柱,天柱,八柱。一说,悬柱,悬楹,梁上柱。

《屈原·天问》:“八柱何当,东南何亏。”

《莊子·人间世》:“散木也,以為舟则沈,以为棺椁则速腐,以为器则速毁,以为门户则液樠,以为柱则蠹。”

57曾巅,增城之颠。一说,层巅。

《屈原·天问》:“昆仑悬圃,其尻安在增城九重,其高几里?”

《淮南子·本经训》:“大厦曾加,拟于昆侖。”

58漎漎,水声。一说,疾迅貌。

《扬雄·甘泉赋》:“风傱傱而扶辖兮,鸾凤纷其衔蕤。”

《潘岳·苦雨赋》:“旦漎漎以达暮,夜淋淋以极明。”

59注道,驻道,聚道。一说,灌道。

60僭号,僭越称帝。一说,僭越封号。

61五代,五子代政。一说,五代十国。

62千祀,千年。一说,千年之祭。

《左传·成公十三年》:“国之大事,在祀与戎,祀有执膰,戎有受脤,神之大节也。”

63孟德之祸,始德之祸,大德之祸。一说,曹孟德之祸。

《左传·僖公三十三年》:“不替孟明,孤之过也。大夫何罪?且吾不以一眚掩大德。”

《晋书·石勒传》:“大丈夫行事当礌礌落落,如日月皎然,终不能如曹孟德、司马仲达父子,欺他孤儿寡妇,狐媚以取天下也。”

64仲达,司马懿。一说,曹魏大臣。

65凿齿,凶神,与黑齿同神格。一说,象齿。

《屈原·招魂》:“雕题黑齿,得人肉以祀,以其骨为醢些。”

《淮南子·本经训》:“尧乃使羿誅凿齿於畴华之野,杀九婴于凶水之上,繳大风于青丘之泽,上射十日而下殺猰貐。”

66窫窳,黄龙白螭,母蛟,鱼妇。一说,猰貐。

《山海经·海内南经》:“窫窳龙首,居弱水中,在兕兕知人名之西,其状如龙首,食人。”

《山海经·海内西经》:“贰负之臣曰危,危与贰负杀窫窳。”

67赤乌,金乌,踆乌,阳鸟,太阳。一说,孙吴帝王年号。

《淮南子·精神训》:“日中有踆乌,月中有蟾蜍。”

68黄龙,黄神,黄帝龙身,窫窳,龙马。一说,帝王年号。

53伊神,始神,元神。一说,伊尹,阿衡。

《屈原·天問》:“初湯臣挚,后兹承輔。何卒官汤,尊食宗绪?”

69臬兀,高耸之圭臬。一说,动摇不安。

《杜甫·大历三年春白帝城放船四十韵》:“生涯临臬兀,死地脱斯须。不有平川决,焉知众壑趋。”

70呴喻,呴俞,呴谕。一说,化育,和悦。

《淮南子·原道训》:“呴谕覆育,万物群生,润于草木,浸于金石。”

71历纪,历数纲纪。一说,经历世纪,经历世代。

《史岑·出师颂》:“歷纪十二,天命中易。”

72颠踬,倾覆。一说,坠亡。

《抱朴子·百里》:“冒昧苟得,暗於自量者,虑中道之颠踬,不以驽薾服鸾衡。”

73羯胡,戎羯,公羊屠何。一说,匈奴别部。

《晋书·石勒传》:“其先匈奴别部,分散居于上党武乡羯室,因号羯胡。”

《沈約·齊故安陸昭王碑文》:“加以戎羯窺窬,伺我邊隙。”

74亨衢,天衢。一说,八达之衢,何天之衢。

《周易·大畜·上九》:“何天之衢,亨。”

75拓跋,拓跋魏,宗室姓。一说,拓拔,狼跋。

《豳风·狼跋》:“狼跋其胡,载疐其尾。公孙硕肤,赤舄几几。”

76宇文,边文,羽文。一说,拓跋魏姓,匈奴姓。

77貔豹,貔貅,豹子,左贤王豹。一说,貔子,黄鼬,白狐,白罴,君子豹变。

《礼记·曲礼上》:“前有挚兽,则载貔貅。”

《晋书·载记第一章》:“於扶罗死, 弟呼厨泉立,以於扶罗子豹为左贤王,即元海之父也。”

《晋书·载记第一章》:“ 豹妻呼延氏,魏嘉平中祈子于龙门,俄而有一大鱼,顶有二角,轩鬐跃鳞而至 祭所,久之乃去。”

78聪廆,察廆。一说,刘聪,慕容廆,

《晋书·载记第二章》:“刘聪,字玄明,一名载,元海第四子也。母曰张夫人。初,聪之在孕也,张氏 梦日入怀,寤而以告。”

《晋书·载记第八章》:“ 慕容廆,字弈洛瑰,昌黎棘城鲜卑人也。其先有熊氏之苗裔,世居北夷,邑于 紫蒙之野,号曰东胡。”

79累圣,历代圣王。一说,历代神君。

《王安石·本朝百年无事札子》:“盖累圣相继,仰畏天,俯畏人,宽人恭俭,忠恕诚悫,此其所以获天助也。”

80徽典,名典,盛典。一说,美典。

《潘尼 ·释奠颂》:“穆穆焉,邕邕焉,真先王之徽典,不刊之美业,允不可替已。”

81淑慎,贤淑谨慎,和善谨慎。一说,淑思。

《邶风·燕燕》:“终温且惠,淑慎其身。”

82符谶,符兆,预言。一说,隐语。

83备及,具备。一说,完备,周至。

84炀帝,神君隋炀帝。一说,杨广,杨英。

85终暴,猝死。一说,缢弑。

86叔宝,唐名将,秦琼,秦叔宝,胡国公,翼国公。一说,拾宝,拾宝龟。

87编简,简书。一说,史册。

《韩愈·上兵部李侍郎书》:“凡自 唐 虞 已来,编简所存,大之为河海,高之为山岳。”

88义旗,正义之旗。一说,兴师讨伐之旗。

《骆宾王·代李敬业以武后临朝移诸郡县檄》:“爰举义旗,以清妖孽。”

89数子,责子。一说,数说天子,追数天子。

《列子·周穆王》:“予一人不盈於德而諧於乐,后世其追数吾过乎。”

90鳞介,水物。一说,龟龙之属。

《蔡邕 ·郭有道碑序》:“犹百川之归巨海,鳞介之宗龟龙也。”

91鸣簴,鸣钟。一说,鸣䴗,伯劳鸣叫,天将寒。

92昆蚑,昆虫。一说,爬虫。

《张协·七命》:“于时昆蚑感惠,无思不扰。”

93谽閜,山石险峻。一说,闪烁。

94戢孴,众多。一说,聚集。

《王延寿·鲁灵光殿赋》:“芝栭欑罗以戢孴,枝牚杈枒而斜据。”

95地轴,地心。一说,车轴,神龟。

《张华·博物志卷一》:“地有三千六百轴,犬牙相举。”

《黄滔·融结为河岳赋》:“星辰昼夜以明灭,乌兔东西而往复。则有龟负龙擎,文籍其阳九阴六。共触愚移,倾缺其天枢地轴。”

96融曳,和曳,摇曳。一说,融洩。

《左传·隐公元年》:“公入而赋:“大隧之中,其乐也融融。姜出而赋,大隧之外,其乐也洩洩。遂为母子如初。”

97嶷岌,高峻。一说,高耸。

《屈原·離騷》:“高余冠之岌岌兮,長余佩之陸離。”

《孟子·萬章上》:“於斯時也,天下殆哉,岌岌乎。”

98凤鸟,凤凰,凤皇,神鸟。一说,朋鸟。

《周易·坤》:“西南得朋,東北丧朋。安貞吉。”

《左传·昭公十七年》:“我高祖少皞挚之立也,凤鸟适至,故紀于鸟,为鸟师而鸟名。”

99威迟,敬畏徐行。一说,曲折绵延。

《颜延之·北洛行》:“隐悯徒御悲,威迟良马烦。”

《王维·祭兵部房郎中文》:“玉关之下,素车威迟。”

100鲸鱼,大鱼,海鱼。一说,吞舟之鱼。

《李白·游泰山六首其四》:“银台出倒景,白浪翻长鲸。”

101屈矫,拗曲。一说,壮捷貌。

102鈎带,连缀。一说,带钩。

《阮籍·咏怀》:“昔闻东陵瓜。近在青门外。连畛距阡陌。子母相钩带。五色曜朝日。嘉宾四面会。”

《王勃·慈竹赋》:“如母子之钩带,似闺门之悌友。”

103莽苍,原野。一说,郊野,大野。

《庄子·逍遥游》:“适莽苍者,三飡而返,腹犹果然。”

104崆峒,北戴斗极。一说,空同,空桐,大辰之虚。

《庄子·在宥》:“黄帝立为天子十九年,令行天下,闻广成子在于空同之上,故往见。”

《史記·五帝本紀》:“東于海,登丸山,及岱宗。西至于空桐,登鸡头。”

105黑簿,地狱薄册。一说,牢狱薄册。

106金钟,舜乐。一说,黄钟,垂钟。

《屈原·卜居》:“黄钟毁弃,瓦釜雷鸣;谗人高张,贤士无名。”

107玄踪,幽冥踪迹,杳冥踪迹。一说,冥府,故迹。

108万象,万物,各种气象。一说,萬象,蜂虿大象。

《谢灵运 ·从游京口北固应诏》:“皇心美阳泽,万象咸光昭。”

109六龙,天子御驾。一说,皇舆、龙马。

《周易·乾·彖》:“大明终始,六位时成,时乘六龙以御天。

《刘向·九叹·远游》:“驰六龙于三危兮,朝西灵于九滨。

110詟跖,震慑而踏。一说,惊惧跳跃。

《班固·東都賦》:“自孝武之所不征,孝宣之所未臣,莫不陸讋水栗,奔走而来宾。”

而壮兹应

111苍黄,青黄,天地,海隅苍生,黄裳元吉。一说,仓皇。

《温庭筠·湖阴曲》:“苍黄追骑尘外归,森索妖星阵前死。”

112天师,父师少师。一说,传教者。

《尚书·微子》:“微子若曰,父師少师,殷其弗或乱正四方。”

《水经注·沔水一》:“水西山上有 张天师堂,于今民事之。”

113玄君,黑帝颛顼。一说,玄帝,玄冥。

汪莘·方壶自咏》:“残腊天垂老,新春日始孩。玄君归浑沌,青帝出胚胎。”

114巨唐,大唐。一说,盛唐。唐,盛世。一说,庙中路,帝墟。

《莊子·田子方》:“彼已尽矣,而女求之以为有,是求马於唐肆也。”

115宫尊臣商,五音谐和有序。一说,宫为君,商为臣。

《礼记·乐记》:“宫为君,商为臣,角为民,征为事,羽为物。五者不乱,则无怗懘之音矣。”

116大乐,舜乐,顺天承运,及时行乐。一说,大乐之野。

《屈原·九歌·少司命》:“悲莫悲兮生别离,乐莫乐兮新相知。”

《吕氏春秋·慎行论·察传》:“舜曰,夫乐,天地之精也,得失之节也。故唯圣人为能和,樂之本也。”

《山海经·海外西经》:“大乐之野,夏后启于此儛九代,乘两龙,云盖三层。”

117黄钟,舜乐。一说,乐钟。

《屈原·卜居》:“黄钟毁弃,瓦釜雷鸣;谗人高张,贤士无名。”

118太昊,太皞,伏羲氏。一说,少昊氏父。

《礼记·月令》:“其日甲乙,其帝大皞,其神句芒。”

119青陆,东道,东方青道。一说,大陆,生陆。

《李隆基·赐新罗王》:“缅怀阻青陆,岁月勤黄图。”

《豳风·九罭》:“鸿飞遵陸,公归不復,於女信宿。”

120大带,绅带。一说,垂带。

《小雅·都人士》:“彼都人士,垂带而厉⒂。彼君子女,卷发如虿。”

121斧裳,冕服。一说,黻黻。

《贾谊·治安策》:“美者黼绣,是古天子之服。”

《柳宗元·乞巧文》:“黼黻帝躬,以临下民。”

122风后,风神,飞廉。一说,风氏,黄帝臣。

《史记·孝武本纪》:“黄帝时虽封泰山,然风后、封钜、岐伯令黄帝封东泰山,禅凡山合符,然后不死焉。”

《张衡·东京赋》:“大丙弭节,风后陪乘。摄提运衡,徐至于射宫。”

123孔甲,姒孔甲,有夏孔甲。一说,太甲,祖甲,上甲微。

《左传·昭公二十九年》:“故帝舜氏世有畜龙。及有夏孔甲,扰於有帝,帝賜之乘龙,河汉各二,各有雌雄,孔甲不能食,而未获豢龙氏。”

124山稽,黄帝臣。一说,大山稽。

《淮南子·览冥训》:“昔者黄帝治天下,而力牧、太山稽辅之,以治日月之行律,治阴阳之气,节四时之度。”

125岐伯,黄帝臣。一说,黄帝御医。

126五帝,五行圣帝。一说,尧、舜、黄帝、颛顼,喾。

127三皇,三王,尧舜禹。一说,天皇,地皇,人皇。

128周武,周武王,武子。一说,姬发。

《屈原·天问》:“武发杀殷,何所悒。载尸集战,何所急。”

129改卜,改卜问吉凶。一说,修改卜辞。

《左传·襄公十三年》;“不习,则增修德而改卜。”

《左传·哀公十七年》:“他日,改卜子國而使為令尹。”

130素车,丧车。一说,以白土垩车。

《禮記·檀弓下》:“奠以素器,以生者有哀素之心也。”

《禮記·效特牲》:“素服,以送終也。”

131试本,草本,草稿。一说,初本。

132青简,青史。一说,竹简。

133缥囊,书囊。一说,书卷。

134夫子,孔子。一说,孔夫子。

135老氏,老子。一说,老聃。

136宰我,孔门弟子。一说,宰予,子我。

137季康,孔门弟子。一说,季康子,季孙肥。

138八骏,驺虞,天驷,龙马。一说,八色骏马。

139七曜,周历,七曜日,日月水火金木土。一说,七政。

《尚书·舜典》:“正月上日,受终于文祖。在璇玑玉衡,以齐七政。”

《李白·大猎赋》:“文章森乎七曜兮,制作参乎两仪,括众妙而为师。”

140九垓,九天。一说,九重天。

《淮南子·俶真训》:“道出一原,通九门,散六衢,设于无垓坫之宇,寂寞以虚无。”

《郭璞·游仙詩十九首》:“姮娥扬妙音,洪崖颔其颐。升降随长烟,飘飖戏九垓。”

141颖胶,颖和。一说,神人名。

《尚书·微子之命》:“唐叔得禾,异亩同颖,献诸天子。”

142清光,日月之光。一说,天光。

《尚書·舜典》:“夙夜惟寅,直哉惟清。”

《淮南子·說山訓》:“清之為明,杯水見眸子;濁之為暗,河水不見太山。”

(知识产权所有,部分章句转载请注明出处)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其著作权各归其原作者或其出版社所有。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本文来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haidsoft.com/124068.html

(0)
上一篇 2025-10-09 16:10
下一篇 2025-10-09 16:20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