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件基础:差模和共模

硬件基础:差模和共模一直以来 都难以理解差模和共模这两个概念 什么差分信号 差模信号 共模信号 差模干扰 共模干扰 虽然看了一些资料 但貌似说法还挺多的 理解起来仍然是一头雾水

大家好,欢迎来到IT知识分享网。

一直以来,都难以理解差模和共模这两个概念,什么差分信号、差模信号、共模信号,差模干扰、共模干扰……虽然看了一些资料,但貌似说法还挺多的,理解起来仍然是一头雾水。所以,专门用一篇文章来好好研究下这个问题。

单端传输

单端传输就是只用一根线传输信号,外加一根参考线,也就是地线

硬件基础:差模和共模

信号线上传输的就是信号线和地线之间的电位差。

也就是说,传输的就是实在的电压值,因为电压也是以地为参考的。

单端传输的优点就是成本低。

不过缺点也很明显,那就是抗干扰能力较差,因为传输的是对地的电位差,即常规的电压值,只要输入端有一点干扰,输出端就会存在这种干扰。也就是说,单端信号对地电压会发生波动,这种波动会影响信号的幅度,从而信号质量会大大降低。

硬件基础:差模和共模

所以,一般单端传输用于近距离传输,并且适合于高幅度信号,不适合于低幅信号,因为小信号更容易受到干扰。

网上很多地方都把单端传输叫做单端信号,其实是不严谨的,单端传输是一种信号的传输方式,而不是指一种信号。以后看到别人有这种说法,注意不要被误导了。

其实我们常规计算电压的方式,就是一种单端传输,因为电压的定义是针对地而言的。

单端信号

单端传输中,传输线上传输的信号,可以叫做单端信号。

差分传输

差分传输就是用两根线来传输信号,加上地线,一共就是三条线。

差分传输的两条信号传输线会随着地端同时变化,如果有干扰,两条线一起干扰,相减就没了。因此差分传输的抗干扰能力比较强。

硬件基础:差模和共模

另外,两条传输线也会抑制电磁干扰(EMI),原理为:两根线靠得很近且信号幅值相等,这两根线与地线之间的耦合电磁场的幅值也相等,同时他们的信号极性相反,其电磁场将相互抵消。因此对外界的电磁干扰也小。

差分传输也有缺点:在PCB设计时,单端信号可以只有一根信号线,地线走地平面。然而差分信号一定要走两根等长、等宽、紧密靠近、且在同一层面的线,这样会发生走线密集的情况。

网上很多地方都把差分传输叫做差分信号,其实是不严谨的,差分传输是一种信号的传输方式,而不是指一种信号。以后看到别人有这种说法,注意不要被误导了。

差分信号

差分传输中,两条传输线上传输的信号之差,可以叫做差分信号,它不是指一对信号,而是指相减之后得到的信号。

单端信号其实可以看作是一种特殊的差分信号,因为单端信号本质上是信号线针对地线的差分信号。

还有重要的一点是:所有的信号,或者说电压本身,其实就是一种差分,因为电压是两个点的电位之差,是一个点减去另一个点得到的差值。

可以这么说:电压=差分信号

差模信号和共模信号

在差分传输中,有三条线,两条信号线,一条地线。

实际的应用就是在差分运算放大器中。

比如

硬件基础:差模和共模

差分运放中,两条输入信号线的差值,就是我们要的差分信号,这里的差分信号就叫做差模信号,差模信号就可以看作上面信号源VDM两端的电压值,大小相同,方向相反。

同时,两条信号线上各自相对地加了个电压值VCM,这一对电压值叫做共模信号。如果这个信号是由干扰而来比如受到空间中的电磁干扰影响,那就可以叫做共模干扰。

先不看加的VCM,当运放两条信号线上的电位相减时,正常来说,得到的就是我们想要的差模信号,即差分值,也就是两端电压;

假设上方电压值为V1,下方电压值为V2,则V1-V2=VDM=2V1,V1和V2方向相反,大小相同;

当加上VCM之后,因为两个VCM是一样的,所以就会在相减时将这对共模干扰给抵消掉,此时共模干扰就不会对后续电路产生进一步的影响。

假设上方电压值为V1,下方电压值为V2,则(V1 + VCM) -( V2 + VCM) =VDM;

但是,如果共模信号因为某些原因不相等,那么,就会导致相减时,共模信号抵消不掉,反而会因为共模信号之间存在差值,而将这种共模信号转变成了差模干扰,混在了真实的差模信号之中,这个干扰如果经过放大器,就会被放大,后续放大的级数越多,不断叠加,影响越大。

举个例子说明:

硬件基础:差模和共模

上图中,我们的目标信号是Vdm,也就是差模信号;

当两端都加上个VCM即共模信号;

VDM+VCM-VCM=VDM,只要共模干扰被抵消掉,就不会产生差模干扰。

再捋一捋

其实共模信号和差模信号就是人为定义的两种信号:

差模信号: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交流信号;双端输入时,两个信号的相位相差180度

共模信号:大小相等。方向相同。双端输入时,两个信号相同。

我们把满足上述条件的信号分别称为差模信号和共模信号。

我们的交流信号源本身就是一种差模信号,是我们需要的。

共模信号一般都是以共模干扰的形式存在。

差模信号中如果出现了满足差模定义的干扰,我们就称之为差模干扰。

差模干扰会混在真实的信号之中,所以对后续的输出影响较大。

差模干扰和共模干扰

对于一对信号线A、B:

差模干扰相当于在A与B之间加上一个干扰电压;

共模干扰一般是以共模干扰电流存在的形式出现的,一般情况下共模干扰电流产生的原因有三个方面:

1. 外界电磁场在电路走线中的所有导线上感应出来电压(这个电压相对于大地是等幅和同相的),由这个电压产生的电流。

2. 由于电路走线两端的器件所接的地电位不同,在这个地电位差的驱动下产生的电流。

3. 器件上的电路走线与大地之间有电位差,这样电路走线上会产生共模干扰电流。

器件如果在其电路走线上产生共模干扰电流,则电路走线会产生强烈的电磁辐射,对电子、电气产品元器件产生电磁干扰,影响产品的性能指标;另外,当电路不平衡时,共模干扰电流会转变为差模干扰电流,差模干扰电流对电路直接产生干扰影响。对于电子、电气产品电路中的信号线及其回路而言:差模干扰电流流过电路中的导线环路时,将引起差模干扰辐射,这种环路相当于小环天线,能向空间辐射磁场,或接收磁场。

硬件基础:差模和共模

共模干扰作为EMC干扰中最为常见且危害很大的干扰,抑制它的方法除了滤波外,还可以通过对信号线路进行屏蔽,在PCB 板上大面积铺地降低地线阻抗来减少共模信号强度等方法。

差模输入阻抗

差模输入阻抗可以用来描述电路对差模信号的接受能力,通常也就是对实际信号的接收能力。

有一些分析过程可以参考:

差分放大电路的工作原理及电路图讲解 – 应用电子电路 – 电子发烧友网

共模抑制比

上面说了,共模信号一般都是以共模干扰的形式来存在的,所以需要去掉这种干扰。

共模抑制比(CMRR) 是指差分放大器对同时加到两个输入端上的共模信号的抑制能力。

硬件基础:差模和共模

通常用对数来表示:

硬件基础:差模和共模

更多了解可参考:

理解运放电路的共模抑制比CMRR

更多补充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其著作权各归其原作者或其出版社所有。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本文来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haidsoft.com/127306.html

(0)
上一篇 2025-09-12 13:00
下一篇 2025-09-12 13:10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