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欢迎来到IT知识分享网。
第一章 现代设计概述
一、什么是设计?
指的是把一种计划、规划、构思、设想、解决问题的方法,通过视觉的方式传达出来的活动过程。
核心内容包括:
1.计划、构思的形成;
2.视觉传达方式,即把计划、构思、设想、解决问题的方法利用视觉的方式传达出来;
3.计划通过传达之后的具体应用。
二、设计的步骤
1、计前准备阶段(设计提要,明确设计的目的;设计分析;调查研究;)
2、整理设计目的(解决存在问题的方案;设计方案提示方式;设计实施阶段;设计发展;设计测试;)
3、设计的后期阶段(把设计贯穿到整个过程中去,实施设计;把设计的结果进行评估和总结,包括正负两方面的意见的总结;)
4、再设计(在设计前、中、后,如果发现设计的目的性有偏差,设计的方式有潜在的问题,应该立即再设计。)
三、设计的产生原因
现代设计是因为工业化而产生的,设计在整个生产过程中是一个环节,因此它肯定和传统手工设计“精工出细活”的精雕细刻、依记忆来设计的方式不同,讲究步骤、方法、程序、市场定位的准确性,现代设计是工业化的产品,和生产、市场密切相关,因此设计的步骤性是保证实现设计目的的关键。
四、设计的原则和方法
五、设计的目的——满足需求
六、德国当代设计大师迪特·拉姆斯提出好的设计有十个原则:
好的设计是创新性的、好用的、好看的、容易看懂的、不显眼的、诚挚的、经久耐用的、精心关注细节的、保护自然环境的、尽量做到少设计。
七、工业设计:
是针对工业生产的消费产品,创造概念、发展概念,对产品的功能、价值、外形逐步优化的过程,目的是争取实现使用者和生产商的双赢局面。
记忆框架表
设计流派或组织 |
活动地区 |
活动时间 |
代表人物 |
代表作品 |
|
工艺美术运动 |
英国 |
1864-1896 |
拉斯金、莫里斯、阿什比、沃赛 |
红屋、壁毯图案(莫里斯) |
|
新艺术运动 |
欧洲各国 |
1895-1910 |
吉马德、高迪、霍塔、亨利·凡·德·威尔德 |
霍塔旅馆(霍塔)、米拉公寓(高迪)、圣家族教堂 |
|
德国青年风格 |
德国 |
1893-1933 |
贝伦斯 |
《青年》杂志、贝伦斯住宅 |
|
维也纳分离派 |
奥地利 |
1897-1933 |
奥托·瓦格纳、约瑟夫·霍夫曼 |
《现代建筑》(瓦格纳)、金属器皿(霍夫曼) |
|
“装饰艺术”运动 |
法国 |
1925-1933 |
鲁赫曼、德科、艾琳·格雷 |
家具设计、室内设计、陶瓷设计 |
|
德国工业同盟 |
德国 |
1907-1934 |
穆特休斯、彼得·贝伦斯 |
通用电气公司车间厂房(贝伦斯) |
|
荷兰风格派 |
荷兰 |
1918-1931 |
杜斯博格、里特维特、蒙德里安 |
红蓝椅(里特维特)、施罗德住宅 |
|
俄国构成主义 |
前苏联 |
1917-1928 |
马列维奇、塔特林 |
第三帝国纪念塔(塔特林)、海报设计 |
|
包豪斯 |
德国 |
1919-1933 |
格罗皮乌斯、汉斯·迈耶、密斯·凡·德罗、伊顿、纳吉 |
包豪斯校舍(格罗佩斯)、巴塞罗那椅(密斯)、瓦西里椅 |
流线型风格 |
美国 |
1935-1945 |
罗维、提格、德雷夫斯、盖迪斯 |
流线型火车头、灰狗汽车(罗维) |
斯坎迪亚维纳设计风格 |
斯堪的纳维亚 |
1930-1950 |
阿尔瓦·阿图、汉宁森 |
PH等(汉宁森) |
现代主义 |
欧美各国 |
1920-1950 |
密斯、柯布西耶、莱特、格罗皮乌斯 |
流水别墅(赖特)、朗香教堂(柯布西耶)、巴塞罗那馆 |
市场经济、商业主义 |
美国 |
1945-1960 |
厄尔 |
有计划的废止 |
有机现代主义 |
美国、意大利、斯堪迪亚维纳 |
1945-1960 |
阿尔瓦·阿图、沙里宁、尼佐里 |
胎式椅、郁金香椅(萨里宁)、帕伊米奥疗养院(阿图) |
国际主义风格 |
美国 |
1945-1980 |
密斯·凡·德·罗 |
西格莱姆大厦(密斯) |
高科技派 |
欧洲、日本 |
1960-1980 |
博塔、理查德·罗杰斯 |
蓬皮杜文化中心(罗杰斯) |
设计流派或组织 |
活动地区 |
活动时间 |
代表人物 |
代表作品 |
激进主义运动 |
意大利 |
1960-1970 |
艾托尔·索扎斯 |
卡尔顿书架(索扎斯) |
波普运动 |
英国 |
1960-1970 |
理查·汉密尔顿 |
集中表现于时装设计 |
后现代主义 |
欧美各国 |
1965- |
文丘里、詹科斯、格雷夫斯、约翰逊、盖利 |
文丘里住宅(文丘里)、波特兰公共服务大厦(格里夫斯) |
绿色主义 |
欧美各国 |
1970- |
帕帕纳克 |
《为真实的世界设计》 |
解构主义 |
欧美各国 |
1980- |
弗兰克·盖利、艾森曼 |
迪斯尼音乐中心 |
新现代主义 |
欧美各国 |
70年代- |
纽约五人、贝聿铭 |
水晶金字塔(贝聿铭) |
过度高科技风格 |
欧洲各国 |
阿拉德 |
“混泥土”音响组合 |
|
减少主义风格 |
1980- |
菲利普·斯塔克 |
“普拉发尔”椅子 |
时间 |
设计运动 |
定位 |
定性 |
知识要点 |
1760-1860 |
工业革命 |
现代设计产生背景前提 |
工业生产方式的变化 |
|
1851 |
水晶宫展览 |
工艺美术运动的导火索,引发社会对现代设计的关注 |
暴露了设计上的问题 |
①设计者(帕克斯顿)②水晶宫的历史意义③水晶宫的评价 |
19世纪中后期 |
工艺美术运动 |
现代设计的探索,理论为实践做准备 |
手工艺的回归 |
①约翰拉斯金及其观点、思想②真正实践者威廉·莫里斯及其观点、思想③工艺美术运动特点、意义(优点)及缺点④英美及斯堪迪纳维亚运动特点 |
19世纪末20世纪初 |
新艺术运动 |
现代设计在形式上的探索 |
新形式手工艺 |
①运动特点与意义②与工艺美术运动相似点及区别③德国青年风格及奥地利分离派④两个中心:巴黎与南斯设计特点⑤代表人物:比利时维尔德、西班牙高蒂⑥新艺术运动平面设计 |
时间 |
设计运动 |
定位 |
定性 |
知识要点 |
20世纪20-30年代 |
装饰艺术运动 |
外表、形式、风格上的现代设计 |
停留在外表装饰 |
①运动特点、影响与意义②与新艺术运动区别、与现代主义区别③法国、美国、英国装饰艺术运动 |
20世纪前30年代 |
现代主义的萌起 |
为现代主义做了基本理论准备和实践探索 |
现代主义的探索 |
①穆特休斯、贝伦斯②现代主义的思想基础(柯布西耶、密斯、赖特、阿图)③德国工业同盟、俄国构成主义、荷兰风格派 |
1919-1933 |
包豪斯 |
在教育与实践上产生了现代主义 |
教育、学校、实践 |
①三任校长及三个时期②教室成员与课程、教育体制③影响意义 |
20世纪20-40年代以后 |
现代主义 |
在建筑上的时间,波及到各个领域 |
现代主义设计 |
①芝加哥学派②密斯、赖特、柯布西耶③功能主义 |
时间 |
设计运动 |
定位 |
定性 |
知识要点 |
20世纪50-80年代 |
国际主义 |
现代主义通过美国在全球的传播与变化 |
现代主义设计 |
①人体工程学及西方设计发展趋势②美国(罗维、提格、德莱弗斯、盖迪斯,有计划的废止及流线型运动)③日本、斯坎迪亚维纳、意大利、德国、英国的设计特点 |
20世纪60年代以后 |
现代主义之后的设计 |
对现代主义的反对 |
文化、人文的回归 |
①后现代主义、波普设计、阿基米亚与孟菲斯②后现代主义产品设计(高科技、过渡高科技、后现代主义、减少主义)③解构主义、新现代主义、绿色设计 |
第二章 工业革命前的设计
一、在工业革命之前,设计优良的手工产品主要是供西方的权贵使用和鉴赏的。
二、德国的柏林皇家陶瓷厂出名的作品是1930年代设计的乌比诺瓷、阿卡迪亚瓷、乌拉尼亚瓷。
三、英国的韦其伍德陶瓷公司因为获得英国皇家工艺局订单生产皇家专用瓷器二名声大振,成为世界最著名的陶瓷品牌之一。其中骨瓷较为出名。
在工业革命之前,皇家的品味往往决定了整个社会上层的消费品味,贵族阶层总是追随皇室品味,而生产厂家也都往往朝皇家喜爱的方向发展。
四、工业革命前的欧洲陶瓷业:陶瓷源于中国,宋代陶瓷达到第一个高潮,涌现了汝窑、官窑、哥窑、钧窑、定窑五个窑口,习惯称“汝官哥钧定”。
五、古腾堡首次试验用铅锌锑合金制作活字,并发明了油性的印墨。
六、德国画家阿尔布雷特·丢勒为“启示录”绘制的16幅木刻组画,于1498年印刷出版,欧洲的平面设计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度。
七、18世纪下半叶和19世纪上半叶,法国的古典主义复兴,英国的新哥特主义复兴以及在美国和其他欧洲国家产生的折中古典主义复兴三个浪潮最具有代表性,设计史上称之为“新古典主义运动”。
八、浪漫主义建筑的兴盛和发展,正是与当时整个时代的文化思潮、价值观念的变革密切相关的,浪漫主义建筑所体现的正是新兴资产阶级的价值观和审美立场。
九、英国的新古典主义家具和设计,集中在乔治时期,因此也叫做“乔治风格”。
十、约翰·纳什的伦敦改造计划。
十一、拿破仑上任至1814年,这段时期的设计风格叫作“帝国风格”,是法国新古典主义最后一个风格时期。拿破仑帝国时期的大量建筑,代表了法国古典主义复兴运动的最高潮。
十二、约瑟夫·潘克星顿,曾经建造过深受维多利亚女皇称赞的查特沃斯温室。在“水晶宫”的设计中,他从温室的设计中获得启示,决定选用平板玻璃、钢铁等工业材料,并采用新的预制件拼装的建造方式。
十三、工业革命对于英国建筑的影响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正是工业材料、工业技术、工业加工方式的发展促成水晶宫这样新型建筑的出现,推动了现代建筑的发展;另一方面,工业时代引发的动荡,不仅影响到风格和品味,同时也造成社会结构、经济基础的剧烈变更,因而激起了强烈的回归过去的情绪—-历史成为守旧、害怕变革的人们的避风良港,而这也是维多利亚风格出现的重要原因之一。
第三章 “工艺美术”与 “新艺术”运动
一、1851年,在伦敦海德公园水晶宫内举办的世界博览会。
二、为纪念法国大革命一百周年,1889年的世界博览会在巴黎举行。
三、设计改革的思想基础——拉斯金提出设计革命
四、英国美术理论家、教育家约翰、拉斯金,是最早提出现代设计思想的人物之一。
五、1843年,拉斯金的第一部重要著作——《现代画家》的第一卷出版,引起了广泛的重视,他提出画家最根本的角色应该是忠实于自然。
六、1849年,拉斯金重要的建筑评论著作《建筑的七盏灯》出版,书的标题代表了作者认为对于所有建筑都是至关重要,且密不可分的七个道德标准:献身、诚实、力量、美丽、活力、记忆、忠实。拉斯金曾多次访问威尼斯。
七、拉斯金强调设计的重要性,强调设计与艺术虽然相关,却是性质不同的两个范畴,设计具有自已的特性,是美术不能取代的,因此,必须在社会中强调设计的重要性。
八、拉斯金强调设计的社会功能性,他认为设计应该为社会中占人口绝大多数的民众服务,而不是为少数权贵服务,他的理论体现了早期的社会主义思想在应用艺术中的影响。
九、拉斯金的设计主张包含着两个主要内容:一是强调设计形式与功能的关系;二是主张采用自然形式,即他称为的“回归自然”的理论。他的理论还包含了相当多混乱的内容,其中有乌托邦社会主义思想色彩,也有对大工业化的不安,一方面强调为大众,另一方面却主张从自然和哥特风格中找寻出路。
十、“工艺美术”运动概述:
“工艺美术”运动遵循拉斯金的理论,主张在设计上回溯到中世纪的传统,恢复手工艺行会传统,主张设计的真实、诚挚,形式与功能的统一,主张在设计装饰上要师法自然。建筑设计是英国“工艺美术”运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工艺美术”运动(1860-1910年间)催生了欧洲的另一场设计运动—-“新艺术”运动
十一、“工艺美术”运动最主要的代表人物是英国设计家、诗人和社会主义者威廉·莫里斯。
十二、莫里斯是一位重要的设计先驱,但严格而言,他并不是现代设计的奠基人。因为他的探索重点恰恰是要取消工业化造成的“恶果”,恰恰是要否定现代设计赖以依存的基础—-大工业化和批量化机械生产。他一方面否定机械化、工业化风;另一方面也否定装饰过度的维多利亚风格。他认为只有哥特式、中世纪的设计才是真正“诚挚”的设计。
十二、威廉·莫里斯与菲利普·韦伯合作设计自己的住宅被广泛称为“红屋”。
十三、威廉·莫里斯于1875年成立了“莫里斯设计公司”,这是世界上最早的有艺术家领导的设计事务所。
十四、“工艺美术”运动风格的特征,其特点如下:
①强调手工艺,明确反对机械化的生产。
②在装饰上反对矫揉造作的维多利亚风格、烦琐的巴洛克风格和其他古典、传统的复兴风格。
③提倡哥特风格和其他中世纪的风格,讲究简单、朴实无华、良好功能。
④主张设计的诚实、质朴,反对设计上的哗众取宠、华而不实的趋向,
⑤装饰上推崇自然主义、东方装饰和东方艺术的特点,特别是日本式的平面装饰特征,采用卷草、花卉、鸟类等为装饰构思。目前英国伦敦的维多利亚-阿尔伯特博物馆中的“威廉·莫里斯室”集中地展示了这种风格的设计。
十五、英国的“工艺美术”运动
“艺术家世纪行会”,由杰出的设计家亚瑟·马克穆多为首组成的,成立的时间是1882年。
“艺术工作者行会”,成立于1884年,创始人是威廉·列萨比等五位年轻建筑师。
“手工艺行会”,由杰出的设计家阿什比为首组成,成立于1888年。
其中查尔斯·沃赛是建筑师出身,长期从事室内与家具设计;查尔斯·罗伯特·阿什比也是英国“工艺美术”运动后期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
十六、英国的“工艺美术”运动建筑家和设计家,大都具有非常矛盾的特征:他们的设计,绝对是为资产阶级,特别是富裕的资产阶级服务的,他们自己大部分也都因自为设计而致富,在物质上具有非常彻底的资产阶级色彩;但是在精神上却具有高度的自由色彩,甚至受拉斯金影响,具有一定的社会主义色彩或者空想社会主义色彩。他们一方面希望为大多数人设计,而在具体设计时却往往为富裕的中产阶级服务;他们一方面强调民主,一方面却都很高傲。
十七、美国的“工艺美术”运动
经由英国“工艺美术”运动的重要出版物《工作室》,以及当时在北美大陆已经比较发达的平面媒体(报纸、杂志等)这些方式,让设计师们的理念和活动方式在美国广为传播。英国的“工艺美术”运动对于美国设计的影响,尤其反映在美国当时的建筑设计方面,芝加哥建筑学派的主要人物路易斯·沙利文和佛兰克·F·莱特等人,都深受影响。
美国的“工艺美术” 运动的主要代表人物,包括美国现代建筑设计的最重要的先驱人物佛兰克·莱特、加利福尼亚州的家具设计家古斯塔夫·斯提格利,以及洛杉矶地区的建筑与设计家格林兄弟等人。
十八、“新艺术”运动概述
《工作室》杂志上发表的奥伯利·比亚兹莱为舞台剧《莎乐美》绘制的黑白版画《我吻了你的嘴》被认为是“新艺术”运动早期的重大事件。
“新艺术”运动的产生原因:
“新艺术”运动继承了“工艺美术”运动对大自然的崇尚,强调从自然界汲取设计的灵感和动机,以大自然作为最基本的创作源泉。和“工艺美术”相似,“新艺术”运动在很大程度上也受到日本装饰风格,特别是日本江户时期的艺术与装饰风格,以及浮世绘的影响。“新艺术”运动的一个重大成果是将两种原本被人认为只能用作工业用途的材料—-铸铁和玻璃也赋予了美学价值,赫克特·吉马德和维克多·霍塔的设计就是很好的例子。
“新艺术”运动的特点:
“新艺术”运动强调一种新的美学观念:形式是由功能来决定的。
“新艺术”运动不仅为这种新的生活方式提供了一种相应的装饰风格,同时也对日常生活提出更高的美的要求。设计师们不仅要考虑传统手工艺生产方式的特点,更要考虑如何使工业化大批量生产的产品能达到更高的美学水平,毕竟时代已经不同了。威廉·莫里斯和“工艺美术”运动设计师们的设计成品,由于价格太高,只有富裕的上层社会才能享有。而到了“新艺术”运动时期,新兴的中产阶级已经在市场消费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十九、“新艺术”运动与“工艺美术”运动的异同
两者产生的背景有相似之处:
1、都旨在重新掀起对传统手工艺的重视和热衷;
2、都在装饰上反对矫揉造作的维多利亚风格和其他过分装饰的风格;
3、都放弃传统装饰风格的参照,而转向采用自然中的一些装饰动机,比如动物、植物为中心的装饰风格和图案的发展;
4、都受到日本装饰风格,特别是日本江户时期的艺术与装饰风格和浮世绘的影响。
5、都是对工业化风格的强烈反对。
6、从意识形态来看,都是知识分子中的部分精英在工业化来势汹汹和过分装饰的贵族风格泛滥的双重前提下得一次不成功的改革设计的企图。
两者不同的地方在于:
英国、美国的“工艺美术”运动比较重视中世纪的歌德风格,把歌德风格作为一个重要的参考与借鉴来源。而“新艺术”运动则完全放弃任何一种传统装饰风格,完全走向自然风格,强调自然中不存在直线,强调自然中没有完全的平面,装饰上突出表现曲线、有机形态,装饰的动机基本来源于自然形态
二十、“新艺术”运动在各地的发展
1、“新艺术”运动于1895年左右在法国开始兴起,这场运动在法文中被称为“Art Nouveau”,意为“新的艺术”;在西班牙卡塔兰语中被称为“Modernisme”,意为“现代主义”;在德文中被称为“Jugendistil”,意思是“青年风格派”,这个名称来自于积极推动这场运动的德文杂志《青年》。
2、巴黎的“新艺术”运动设计中心有三个:萨穆尔·宾的“新艺术之家”设计事务所、“现代之家”设计事务所和六人集团。
3、南锡市这个“新艺术”运动的另一个中心以家具设计和制造为主。
4、布鲁塞尔是欧洲“新艺术”运动的重要活动中心之一。
5、比利时在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最为杰出的设计家是亨利·凡·德·威尔德。
6、1906年,威尔德开设了一家以设计为主的学校—-魏玛工艺与实用美术学校,1907年,这个学校成为德国公立学校。与此同时,威尔德还参与了德国的现代设计运动,它是德国设计协会—-工作同盟的创始人之一。在德国期间,威尔德的设计思想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7、西班牙的“新艺术”运动的代表人物是安东尼·高蒂。
安东尼·高蒂的代表作品:米拉公寓;圣家族教堂;巴特罗公寓;居里公园;卡维特公寓;巴塞罗那圣家族教堂。
8、伦斯是一位非常有影响的现代主义先驱者,沃尔特·格罗皮乌斯、勒·柯布西耶和密斯,年轻时都曾在他的事务所工作过。他的设计思想和方法深刻地影响了这三位后来成为现代设计奠基人的年轻人。
9、“新艺术”运动从1890年代开始,席卷欧洲与美国,成为当时影响最大的一次设计运动,到1900年,在巴黎国际博览会期间达到高潮。
10、“新艺术”运动较少强调历史风格,但其历史的渊源,仍可追溯到中世纪自然主义风格的影响。“新艺术”运动是世纪之交的一次承上启下的设计运动,它继承了英国“工艺美术”运动的思想和设计探索,希望在矫揉造作的设计风气泛滥之时、在工业化风格浮现之际,重新以自然主义的风格引入新鲜气息。
第四章 “装饰艺术”运动
第五章 现代主义设计的萌起
第六章 工业设计的兴起
第七章 消费时代的设计
第八章 后现代主义设计运动
第九章 当代汽车设计
第十章 各国设计简史(之一)
第十一章各国设计简史(之二)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其著作权各归其原作者或其出版社所有。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本文来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haidsoft.com/1281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