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带状线、微带线?参考平面与传输线那些事儿

什么是带状线、微带线?参考平面与传输线那些事儿原文来自公众号 工程师看海关注公众号有更多内容一对导体就可以构成传输线 信号以电磁波的形式在这一对导体之间传播

大家好,欢迎来到IT知识分享网。

原文来自公众号:工程师看海

关注公众号有更多内容

一对导体就可以构成传输线,信号以电磁波的形式在这一对导体之间传播。这两个导体,一个被称为“信号路径”,另一部被称为“参考路径”或“回流路径”。传输线的形式由多种多样,比如PCB中的走线、同轴电缆等。

在我们传统的观念中,信号是从发射端产生,经过“信号路径”到达负载,再从负载沿着地线也就是沿着“参考路径”回到发射端,构成一个回路。

什么是带状线、微带线?参考平面与传输线那些事儿

但是在传输线的概念中,“参考路径”与是否接地无关,哪怕“参考路径”是浮空的金属导体,也可以构成传输线,有的PCB设计中是以电源平面作为参考平面。这有点像EMC问题中,用来屏蔽的金属外壳,金属外壳接地与否,会对屏蔽效果产生不同的影响。此外,在传输线的概念中,只要发射端刚产生信号,“参考路径”上就会同时产生伴随的返回电流,而不是传统观念中,信号经过负载后再通过地线回流,这一点后面会详细介绍。

信号在传输线传输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建立电磁场的过程,在信号变化时建立电磁场,在信号变化的前后信号是稳定状态,没有电磁场的建立。

什么是带状线、微带线?参考平面与传输线那些事儿

另一个重要的区别是,传统的信号传播模型,被看做是一个集总参数模型,这个模型认为传输电缆上各个位置的信号是相同的,即信号很快就从发射端传输到接收端。而在传输线中,信号的传播模型是分布式参数模型,即传输电缆上各个位置的信号是不同的,信号是逐步向前传输的,下面就是集总参数模式和分布式参数模型示意图。

什么是带状线、微带线?参考平面与传输线那些事儿

满足以上特点的一对导体就可以构成传输线,在PCB走线中,一般把一个完整的平面用于“参考路径”,我们习惯称之为参考平面,对信号要求高的场合下,信号会有上下两个参考平面,甚至左右也有伴随地孔。

这些参考平面构成良好的传输线模型,可以控制阻抗,避免反射,提高信号传输效率,同时也起到良好的屏蔽作用。

什么是带状线、微带线?参考平面与传输线那些事儿

我们常常听说微带线和带状线这两个概念,什么是微带线什么是带状线呢?

有人说表层走线是微带线,内存走线是带状线,其实这个回答有很大的问题,相当不准确。这个基于特定公司内部,约定俗成或习惯性走线方式来回答的。

微带线的概念是只有一个参考平面的传输线,带状线是有两个参考平面,而我们表层走线时只有第二层一个参考平面,满足微带线的概念;而内层走线,由于层叠结构特点,信号线可以有上下两个参考平面,满足带状线的概念。因此,大家才说,表层走线就是微带线,内层走线就是带状线,这在日常沟通时没有问题,但是面试或笔试答题时,要注意区分的清二者区别。

什么是带状线、微带线?参考平面与传输线那些事儿

 

感谢点赞、分享、在看,让知识变得更简单

限时免费扫码进群,交流更多行业技术

什么是带状线、微带线?参考平面与传输线那些事儿

推荐阅读▼

电池、电源

硬件文章精选

华为海思软硬件开发资料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其著作权各归其原作者或其出版社所有。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本文来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haidsoft.com/133627.html

(0)
上一篇 2025-07-21 15:10
下一篇 2025-07-21 15:20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