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俗易懂声学基础

通俗易懂声学基础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 当物体振动时 会引起周围空气的波动 导致空气粒子间的距离发生疏密的变化 从而引发空气压强的变化 这种变化会传到人的耳膜 再传到人的大脑 人就听到声音了

大家好,欢迎来到IT知识分享网。

声学基础知识

1. 声波

2. 声速

3. 波长

4. 振幅

振动物体离开平衡位置的最大距离,用A表示。简谐振动的幅度不变,强迫振动的稳定阶段的振幅也是一个常数,阻尼振动的振幅越来越小。振幅是表示振动强弱的物理量。

5. 分贝

  • 前面系数10:针对振幅类物理量,如声压,电压,电流强度等
  • 前面系数20:针对平房项物理量,如电功率,声功率,声强等,要么先平方取系数10,要么直接系数20
  • 如果需要表示的量小于基准量(比值小于1),则dB数前加负号,如有的在-1到1之间,记得转换为分贝加负号

6. 声强级–声强级

声强是衡量声音强弱的物理量。声场中,垂直于声波传播方向上,单位时间 内通过 单位面积 的声能叫做声强,用I表示,单位w/m2
本质:声场中某点声波能量大小的度量。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LI:声强级;I1:声强;Ir:参考声强,一般取10^(-12)瓦/平方米。
该数值是人对1KHz声音刚能听到时的声强值。



7. 声功率–声功率级

8. 声压–声压级

9. 响度–响度级

10. 频率–基频–音高

11. 基音– 陪音– 谐波–分音–泛音

一个复合音是由多个不同频率和振幅的纯音组成的,每个纯音在物理学上叫“分音”,在电声学上叫“谐波”。其中,幅度最大,频率最低的分音,也就是第一谐波,就是“基波/基音”,它的振动频率叫做“基频”,其他的分音都比基音的振幅小,频率高(都为基频的整数倍),把这些音叫做“陪音”,也就是二次谐波,三次谐波…,在音乐学中也叫“泛音”。

12. 纯音–复合音

13. 音色

14. 乐音–噪音

15. 听阈–痛阈–等响度曲线

16. 频谱–离散谱、连续谱

17. 谱包络

18. 语谱图

19. 横杠

对于宽带语图,由于共鸣作用,语音在某些频率上能量较强,表现出很深的横杠,可以根据注音横杠的中心频率位置来分析它的音色特性。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20. 共振峰

语音在特定频率区域聚集大量声能的表现,叫做共振峰
语音产生过程中,不同声道形状有自己的共振频率,因此出现共振峰,一般选择元音的3–5个共振峰,来区别不同的元音。
下图中红点表示共振峰的中心频率。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浊辅音有类似于元音的共振峰,擦音和塞擦音等清辅音也会有类似于共振峰的强频区。



21. 乱纹

非周期性延续音,出现乱纹,虽没明显共振峰,但有能量集中区痕迹,它是擦音在语谱图上的典型特征。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22. 冲直条

附加内容

1.声场

(2)扩散场:
声能量均匀分布,并在各个传播方向作无规则传播的声场叫作扩散场,或混响场。声波在扩散场内呈全反射。
认为设计的混响场是典型的扩散场。无论声源处于混响室内任何位置,室内各处声压接近相等,声能密度处处均匀。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3)半扩散场
如果实验房间很大,以至于边界墙面和天花板的反射可以忽略,只剩下地面的反射,这种空间称为半扩散场,或半自由场。
精密的声学测量和分析要求在自由场或扩散场进行,一些工程要求的测试可以在半自由场进行。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近场&远场
在不足两倍机械尺寸或发声波频率最低的一个波长距离之内(两者取大),为近场,大于此距离为远场。
近场的质点速度与瞬时声压不同相,远场的质点速度与瞬时声压同相。
距离增加一倍,点声源声压级降6dB,线声源声压级降3dB。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其著作权各归其原作者或其出版社所有。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本文来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haidsoft.com/133645.html

(0)
上一篇 2025-07-21 13:20
下一篇 2025-07-21 13:26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关注微信